對於紫蘇,人們並不陌生,不論是烹飪還是製作飲品,許多人常常喜歡用紫蘇調味或點綴。可以說,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很是常見。
明代李時珍曾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滷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
人們用紫蘇烹製各種菜餚,拌著魚蟹食用,又或是在泡菜的罈子裡放入紫蘇葉子,可以防止泡菜腐化,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
中醫又認為,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解鬱止嘔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
紫蘇與螃蟹的趣聞,你聽說過嗎?
傳說,東漢的一個重陽節,一家客棧舉辦了吃螃蟹大賽,幾個年輕人使勁吃,只為爭個輸贏,華佗一心想阻止他們,豈料沒有一個聽勸,還將華佗罵了一頓,認為他是多管閒事。
螃蟹越吃越多,沒過多久,幾個猛吃螃蟹的年輕人開始腹痛起來,痛得是滿地打滾,他們質問客棧老闆是否在螃蟹裡下毒。
老闆著急了,趕緊喊人去找大夫,這時,華佗才亮明身份,他聯想起白天時看到一隻誤食毒魚的水瀨吃了一種紫色的草葉之後,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於是,華佗認為,這種草葉也能解蟹毒。
就這樣,華佗先是讓年輕人意識到自己先前的莽撞,再安排人採來一大把紫色的草葉,吩咐老闆煮水讓他們喝下。
喝完草藥水,幾個年輕人的腹痛果然消失了,眾人紛紛誇獎華佗是神醫。
由於這種草藥沒有名字,為了方便記憶,華佗給它取名為「紫舒」,紫是草藥的顏色,」舒「的意思是服用之後能使人舒服。後來,「紫舒」演變成「紫蘇」。
《金匱要略》上記載了紫蘇能治腹痛的作用:「紫蘇煮汁飲之」,魚蟹屬涼性,而紫蘇性溫,因而能解其毒。再加上紫蘇氣味芬芳,人們在煮魚蟹時也喜歡取其去除腥味。
紫蘇除了能治腹痛,還有不少功效,在生活中可以用於養生。
紫蘇的3個功效,你知道哪個?
治療風寒感冒。中醫理論上,認為紫蘇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和胃的功效。
古代人常用紫蘇葉治療風寒感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等病症,效果非常可觀。若是不小心得了風寒感冒,可以取些紫蘇葉煮水飲用。
緩解海鮮過敏的不適症狀。由於海鮮含有高蛋白,一些人食用之後會出現過敏反應,常見的就是腹痛、腹瀉等。此時,可以用紫蘇和生薑一起煮水,能夠使過敏症狀得到緩解。
緩解妊娠嘔吐。紫蘇帶有一種很好聞的清香味道,將其與陳皮、砂仁等藥材一起搭配,能夠有效緩解妊娠期間的嘔吐、胸悶等症狀,還可以對胎動起到一定的安撫作用。所以,孕婦若有嘔吐或胸悶等不適,可以喝點紫蘇水,症狀將有所緩解。
紫蘇雖好,但這件事要注意
有些人認為,既然紫蘇這麼好,如果堅持每天都喝點紫蘇水,是不是就能「有病治病,沒病防身」呢?
這種方法萬萬不可取。由於紫蘇含有大量的草酸,如果長期過量服用,會對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帶來影響。
《本草通玄》中就有記載:「久服會洩人真氣」。因而千萬不要過量服用紫蘇,尤其是氣虛體質的人群,本來身體就比較虛弱,如果過量服用紫蘇,元氣虧損得越來越多,身體狀況只會越來越差。
所以,平時偶爾用紫蘇來烹飪海鮮,或是用來製作飲品,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千萬不要想著長期服用紫蘇能夠「有病治病,沒病防身」,否則只會給身體帶來負面影響。
就像其他中草藥一樣,紫蘇這種草藥,只有用得對,才能發揮出它的神奇功效。
參考資料:[1] 《小小紫蘇營養高,一片葉子勝良藥!這6大好處可惜很多人不知道》.查悅保障.2018-07-11[2] 《紫蘇葉雖然有防衰老、養胃解毒功效,但是氣虛、陰虛、出汗者慎用》.文華蘋果.2018-09-21[3] 《除溼清熱,扶正祛邪的紫蘇,治療痛風的必備良藥》.健康知識刊.2020-03-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