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龍果的正確認識——有時,植物學博士也未必是對的

2021-03-05 旅行公豬

如果想了解一樣物種,通常我會搜索果殼的【餐桌物種日曆】,裡面有不少博士寫的科普文章,或條理分明、或有聲有色,讀之受益匪淺;而評論區裡,也不乏行尊大神,亦辯亦補,讓人醍醐灌頂。

然而,人無完人,知識總在變化,縱算是博士寫的文章,有時也未必就顛撲不破。

【餐桌物種日曆】,不少插圖精美絕倫

因為想了解火龍果,我搜索【餐桌物種日曆】,看到2016年11月27日的「量天尺」,當然,我也看了評論。不過,這一篇植物學博士顧有容先生寫的文章,除了評論裡的爭辯,還有些少地方,需要斟酌,例如文章提及「公元1645年,量天尺被引入中國」——這個時間點是有爭議的,一是我沒看到任何史實文字支持,量天尺特徵這麼明顯,文人不可能搞錯;二是外國完全沒有17世紀量天尺傳播到中國的記錄。

這個時間點應該是引自《中國植物志》,但如果認同量天尺來自中美洲,那麼,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國應幾無可能!首先是1644年滿清剛入關,戰事頻繁,外國人甚少踏上中土,縱算海事清寧,禁策又頒布;其次,新大陸正在陸續探索,且不說火龍果是否已發現,這個時間點,東南亞尚沒量天尺,突然就傳到中國,顯然難以想像。

火龍果用處,圖彙編

接下來,我參考眾多學術文獻,但願以更準確的描述來介紹火龍果。

一、什麼是火龍果

首先,火龍果是一種熱帶水果,當然,它也可以種植在亞熱帶。

之所以叫火龍果,自然是因為它的苞葉酷似龍鱗,這也是它最大的特徵!火龍果還有很多俗稱,例如根據果肉不同顏色,又有紅龍果、麒麟果等叫法;英文也叫Dragon fruit,正名Pitaya或Pitahaya,在原產地中美洲,pitaya其實是指新綠柱屬/Stenocereus與蛇鞭柱屬/Selenicereus的果實,pitahaya則是指三角柱屬/Hylocereus的果實,dragon fruit本來也只指三角柱屬,但在日常交流中,人們顯然不會這麼嚴謹,慢慢地便習慣用dragon fruit或pitaya來代指所有火龍果。

Hylocereus還有量天尺屬的翻譯,Stenocereus有時也叫狹花柱屬。

苞葉即綠色三角葉狀體,圖彙編

火龍果是仙人掌果實的通稱,但並非所有仙人掌果實都叫火龍果,它主要是指三角柱屬以及三角柱屬與蛇鞭柱屬的雜交種,品種就更多了,所以不可能有對應學名。不過,由於三角柱屬最為常見,學界認可的就有15(the PlantList)或16種(GBIF),其中一種——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更是全球種植,自然也就成為代表品種。

雖然火龍果品種不少,但一般會分作三類:

紅皮白肉:Hylocereus undatus(也叫Pitaya blanca)

紅皮紅肉:Hylocereus costaricensis(也叫Pitaya roja, 又稱Hylocereus polyrhizus)

黃皮白肉:Hylocereus megalanthus(Pitaya amarilla, 又稱Selenicereus megalanthus)

火龍果在仙人掌家族裡的形態區分,圖彙編

市場上,紅皮白肉火龍果最為常見,品種也最多,有白色、灰白等。

相較而言,一般認為紅皮紅肉更甜更好吃,肉色有深紅、紫紅、大紅等,價格通常也比較貴;由於最先發現於哥斯大黎加,所以,代表品種Hylocereus costaricensis學名便帶有Costa Rican字根。

另外,火龍果還有少見的黃皮白肉,這種火龍果其實是三角柱屬與蛇鞭柱屬的雜交品種,一般認為是Hylocereus costaricensis與Selenicereus inermis這兩種;由於產量低等原因,各國包括中國市場都鮮少見到;至於口感,有人說這種火龍果最甜,也有人說吃後容易拉肚子。

黃肉火龍果也叫麒麟果,花也最大,圖自維基

其次,深度認識火龍果,還要認識它的莖。

與127屬1750種仙人掌一樣,量天尺原先也生長於沙漠或半沙漠等乾燥少雨環境,主要依靠莖的維管束來存儲汲取水分,葉已變得不重要,甚至變成了刺,以減少水分流失,並保護自己;而莖的皮層也演變成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量天尺莖是一種三角柱體,這種結構可能是祖先為便於乾旱時收縮,雨季時膨脹以使有更多空間儲存水,據說成熟的仙人掌Carnegiea gigantea便能在暴雨期間吸收高達760升的水。

量天尺的根與莖,圖彙編

最後,認識它的花。

說到火龍果的花,那就難免要對比老媽經常用來煲湯的霸王花。

根據《中國植物志》描述,量天尺又稱「霸王鞭」,「花可作蔬菜,漿果可食,商品名火龍果」,無疑,霸王花便是量天尺的花;實際觀察中,兩者也幾乎是一模一樣,都在傍晚或夜間開放,授粉完畢即凋謝,短則數小時,長則到天明。

量天尺花以至大多數仙人掌花都有「黑夜女王」之稱,圖彙編

那為什麼霸王花不會結果呢?

這也是【餐桌物種日曆】「量天尺」篇評論激烈的原因,顧有容先生認為是授粉有障礙。

顯然,七星巖沒有中美洲那種夜間授粉的蝙蝠,但那裡的霸王花已不會在白天完全凋敝,就算是傍晚開花,蜜蜂也不至於休息,就算蜜蜂休息,不是還可以人工授粉嗎!何以上百年都沒有結果?實情是,七星巖的霸王花自交不親和!已有很多例證顯示,最先的量天尺不少是自交不親和,不幸逸生於七星巖的量天尺正是其中之一。至於現在大部分火龍果能自交授粉,完全是因為人工選擇的結果。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仙人掌花——「曇花」,名字顯然是來源於成語「曇花一現」,但成語中的曇花原本是指優曇缽花(無花果樹),與仙人掌無關。曇花與火龍果花區別不大,不過,莖構造差異卻很明顯,雖然一樣多分枝,但量天尺莖為三角柱,而曇花莖狀側扁。

火龍果花、霸王花、曇花的區別

量天尺生命周期很長,

通常超過100年,果實收穫卻可能只有幾十年。繁殖方式主要是播種、扦插,不過,商業生產上,一般不會採用播種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的種子往往是雜交的,大概率會產生變異;扦插則容易生根,品質也穩定,還能縮短成長期,一年就可長高7-8釐米。網購火龍果苗,便是扦插模式,定植後一般第二年即可結果。

種子種植容易產生變異,但不一定就是壞事,篩選得當,通過優良的種子,也能培育出更好的品種。

量天尺的生命周期與破土而發,圖彙編

不同火龍果品種,花期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在5-11月盛開,花開後,30天左右即能坐果,再過30天左右成熟,大部分地區採果期是在7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一年大約可採收12批。

中國種植火龍果的地方,主要是在廣西、廣東、貴州,其中廣西生產規模最大,基本是商業化供應基地;海南、雲南、福建、臺灣也有種植,但產量較低,大致上是個體戶、小果園。從全球來看,則東南亞是最主要的火龍果種植地,特別是最大的火龍果出口國——越南。

火龍果開花期與坐果期,圖彙編

二、火龍果的原產地與傳播

眾所周知,仙人掌原生於美洲,火龍果既然是仙人掌果實,顯然也應該來自新大陸;但由於中美洲以及南美洲不少地方都發現有野生種類,又沒化石存在,因此,火龍果具體起源於哪裡,至今尚無定論。

有關火龍果的傳播,最早的文字記錄可追溯至1535年Oviedo親自出版的《General and Natural History of the Indies》,至於16世紀時西班牙人引入菲律賓、1645年荷蘭人引入臺灣(也就是《中國植物志》所提及的),都沒有信史可參,不足為據;就算真的有,這些地方出現的量天尺,包括歐洲,其實也與大多數仙人掌一樣,只是作為觀賞植物!而果實的重要價值,可能是自交不結果或太酸沒重視,也可能是沒發現,以至於到1963年,才開始出現dragon fruit一詞,甚至是1990年前,除了原產地與部分成功種植的地方,全世界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有火龍果。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火龍果是一種好吃的水果,其實得多謝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越南,越南自從100多年前(約1860年),法國人把火龍果帶到越南,並成功種出果實,在經歷各種變革、戰亂(生命力超強且能結果的量天尺一度是越南人的救命食物),尤其是越戰後,開始大量栽培,逐漸引起鄰國注意,開始在東南亞傳播,以至引起世界注意。

火龍果原生地,圖自網絡

雖然火龍果的原產地莫衷一是,但不少歷史學者認為,量天尺屬應原產於中美洲,特別是墨西哥的墨西哥谷,墨西哥谷本身就是很多美洲農作物的原產地,而且也是很多美洲古文明的發源地、大本營,例如阿茲特克文明。如果沒有古文明的刻意培育,原生火龍果是很酸的,這從野生火龍果身上不難看出;繼而通過古文明的探索或者徵戰,甚至是鳥類傳播,該種作物才得以在中美洲以至南美洲出現,這也有點道理。

墨西哥以及中美洲的古文明,圖改譯自網絡

三、火龍果的利用與價值

火龍果雖然可以入藥、做菜,但主要價值還是作為一種水果,除此以外,作為盆栽,也是一種不錯的用途。

1、飲食

像各種水果一樣,火龍果既可鮮食,亦可製作果汁,特別是紅肉火龍果,做成的果汁別具風味,外觀如粉紅佳人,煞是可愛!但紅龍果由於富含甜菜紅素,吃多容易造成紅便,如果不明底蘊,上完大號一望,可能會大吃一驚。

另外,你可能不敢相信,但火龍果莖確實也可以吃,例如打碎製作冷飲。

火龍果的飲食,圖彙編

2、盆栽

雖然火龍果種植一次,可以收穫至少20年,但那是果農的事,一般人可沒有那個時間與功夫。

火龍果種子很容易發芽,幾乎是零失敗的盆栽對象!這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首先,藉助勺子、網袋等工具,把果實種子篩出來,然後選取合適或有創意的種植盆,填以各種土壤介質,撒上種子,想加快速度的話可以覆膜,大概一周後便有1釐米高的芽,兩周後至2釐米!種子最好撒多點,這樣才會營造出滿盆綠色,欣欣向榮。四個月後,植株開始出現小刺,半年,呈現仙人掌模樣。

最容易爆盆的植物,圖彙編

後記

有時工作累了,望到綠色植物,而且是自己種的植物,心情無疑更清靜舒適。雖然網上也有懶人盆栽,甚至2元就可以交易,但那些盆栽很小,款式也一致,倒不如某天吃完火龍果,用一個可樂瓶種一盆仙人掌,籍慰平生。

參考文獻:

【餐桌物種日曆】11月27日 量天尺

【仙人掌圖鑑聖經】

【菜市場水果圖鑑】

田新民、李洪立、何雲、洪青梅、胡文斌、李瓊《火龍果研究現狀》

彭淑貞:仙人掌花(2)–換個角度賞紅龍果花

Invasive Species Compendium:Hylocereus undatus

Buah Naga, Komoditas yang Semakin Menarik

CASAS A,BARBERA G.Mesoamerican domestication and diffusion

http://www.theplantlist.org/tpl1.1/search?q=Hylocereus

https://www.cabi.org/isc/datasheet/27317#tosummaryOfInvasiveness

https://animals.sandiegozoo.org/animals/dragonfruit-pitahaya-pitaya

https://www.gbif.org/zh/species/search?rank=SPECIES&highertaxon_key=8169297&status=ACCEPTED

High Temperature Suppresses Fruit/Seed Set and Weight, and Cladode Regreening in Red-fleshed 『Da Hong』 Pitaya (Hylocereus polyrhizus)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相關焦點

  • 自然筆記|知識篇:認識植物的「器官」,Get植物學常識
    自然筆記|知識篇:認識植物的「器官」,Get植物學常識 2020-04-28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蔬菜的植物學丨第1課:認識蔬菜第一步,切開它
    行走課堂線上課程「蔬菜的植物學」開課啦!從今天起,行走課堂將用近1個月的時間,帶領孩子們探究有關蔬菜的奧秘和相關的植物學知識,在專家的陪同下,讓孩子們「足不出戶親近自然」!第1課:認識蔬菜第一步,切開它學習方式:線上推文學習+線下家庭探究+小組群互動及專家指導 參加方式:關注行走課堂公眾號,閱讀課程推文;根據每次課後提示開展家庭自主探究;添加行走小助手微信進群(參考文末提示),反饋自主探究結果,得到老師和專家點評
  • 《嗑:做一隻會吃的松鼠》:植物學家教你如何文藝吃堅果
    植物學博士、果殼閱讀圖書策劃人史軍對話植物學科普達人、本書作者陳婷瑩(亦稱「布瓜」),並與在場媒體和堅果控們一起暢談,從嗑瓜子的俚俗小事到巴拉那松子令人擔憂的瀕危命運,分享了殼果裡的秘密和私底下嗑果的故事。現場還有豐富的堅果零食,讓在場的人邊嗑邊聊,濃色殼果給了漸臨的冬日帶來了陽光的滋味。
  • 【中國科學報】史軍:舌尖上的植物學
    對於植物學博士史軍而言,自己熱愛的這門學問中的研究對象雖然不能直接食用,但卻可以幫你「吃出生活的真滋味」。  來中科院植物所攻讀博士學位之前,史軍曾在雲南昆明讀書多年,常出野外,走遍西南。那裡是中國植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有著各種內地不常見的植物品種。他吃過的植物,恐怕比我們見到過的種類還多。
  • 植物學博士化身「段子手」,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爆笑生物課」
    ……7月29日,位於上海靜安寺的鐘書閣店內笑聲不斷,知名民間科普機構科學松鼠會成員之一,植物學博士史軍帶著他主編的新書《少年輕科普》叢書,來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爆笑生物課」。史軍的幽默講解和臺下小朋友們的童稚回答,使得這個長達一個小時的講座從頭到尾全是「段子」,所有聽眾都笑得停不下來。「我們今天反覆在說一個詞:科學。什麼是科學?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
  • 比grammarly更好用的免費寫作工具-火龍果寫作
    對比了一下火龍果和grammarly的糾錯結果。我一共測試了七個句子,火龍果給了7個修改建議,grammarly給了1個提示。感覺火龍果糾錯效果更好。上對比圖,給大家參考。測試例句1:I haven't an English name.
  • 饒毅:頂尖大學未必適合中國學生
    1 事實未必有看起來那麼光鮮 一般而言,無論海內外的華人父母,大都簡單地認為上頂尖大學的研究生院只會對子女有好處。這當然是有可能性的,有時也的確會發生。
  • 要沒有這門「死語言」,植物學可能就玩不轉了……
    粗略地講,就是每個物種只能有一個正確的科學名稱(也即學名),該學名必須由兩個拉丁文或者拉丁化的詞語構成,其中第一個詞為該物種所在屬的屬名,第二個詞為種加詞(或者叫種小名),是拉丁化的人名或地名,也可以是一個描述該種特徵的說明詞等等,比如可食用的(edulis)、中國的(sinensis或chinensis)。
  • 這才是火龍果正確切法,好看好吃不髒手,方法非常簡單
    今天分享三種且火龍果不髒手的技巧。方法一首先把火龍果表皮綠梗去掉。全部切完後在火龍果中間切以前v字形。接著講。時候就注意一定要找到火龍果的中心。牽手以後把火龍果掰開。然後把它的果皮搬一下。看一下是不是非常的漂亮。方案。切掉火龍果的頭尾,在表皮豎著劃三刀,把火龍果兩片果皮接下來再把兩邊的果皮往外扒,這樣容易很多,這樣一個完整的果肉就出來了,然後用刀切成小塊。
  • 正確認識自己
    人人都想變得更好,但首先你得能正確而全面地認識自己。
  • 談談植物學的崛起:科研其實就是窮人的遊戲
    事實上,大家公認的種種「科研是貴族活動」的思想是不正確的。現在的科研其實就是窮人的遊戲。古代貴族都是自己掏腰包,現代科研通過「項目」驅動,窮人科學家也可以「遊山玩水」(野外科考),探討哲學(做學問)了。
  • 想買火龍果卻不知怎麼挑?教你正確的挑法,保證個個香甜多汁
    想買火龍果卻不知怎麼挑?教你正確的挑法,保證個個香甜多汁。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也非常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質,尤其是在吃東西的時候比較注重營養搭配,除了我們日常的主食之外,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水果當中火龍果也是非常受歡迎的。
  • 火龍果怎麼吃 四種美味的火龍果吃法
    火龍果是一種常見的水果,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龍果不僅美味,而且它也是一種熱量低的健康食物,而且營養價值豐富,是非常適合女性吃的美容果。那麼,火龍果怎麼吃?火龍果怎麼做好吃?火龍果的營養價值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火龍果怎麼吃雖然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火龍果,但是經常不知道該怎麼吃,不會吃的人通常都覺得吃火龍果比較麻煩,或者都直接切開用勺子吃。
  • 火龍果的秘密?進食的正確打開方式,很多人只知道吃果肉
    火龍果「秘密」真不少,果肉甘甜取籽能種盆栽,「花」還能煲湯大家都知道火龍果嗎?就是一種外形很奇特,紅色的外皮,造型也神似一個「火焰」的水果。肉質特別清甜,果肉一般有紅色和白色兩種,還會有一粒一粒很小的籽,有點像黑芝麻一樣點綴在果肉中。
  • 吃紅心火龍果小便變紅怎麼回事 火龍果的功效
    相信大家都有吃過火龍果,火龍果的心是白色的和紅色的,白色的大家可能都吃過,但紅色的吃的就相對較少了,那麼吃紅心火龍果小便變紅怎麼回事呢?紅心火龍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吃紅心火龍果小便變紅怎麼回事因為紅心火龍果裡面。
  • 同是「火龍果」,憑什麼麒麟果能賣到30元一個,火龍果才賣5元?
    (圖源:Marija Tiurina)說到火龍果,大家應該還有聽過麒麟果吧?原來它也是火龍果的一種。但是,既然同是「火龍果」憑什麼它就能賣到30元一個,而火龍果身價才5元?咱一起來嘮一嘮!火龍果英文是dragon fruit、pitaya,原生於墨西哥和中美洲,是一種熱帶水果。
  • 過去十年,植物學領域國自然基金的學校和個人排名!
    經過檢索,我們發現總共有1559項生命科學領域的項目經費大於100萬,佔所有生命科學領域項目的3.2%左右;在1559項生命科學院領域的項目中有大約四分之一是植物學相關領域。通過統計各學校的項目總額,中科院系統的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表現最為出色,而非中科院系統,中國農大表現的更為突出,超過了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一半左右,成為植物學領域中獲得國家自然基金最多的學校,可見中國農大是植物學的研究最好機構之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農業大學超過了西北農林大學、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等排在北京大學後面,第十一名,說明山東農大正在穩步的上升。
  • 顏華火龍果丨關於寶寶吃火龍果那些事,媽媽必看
    所以這幾年火龍果很受媽媽們歡迎,大多數都是買來給寶寶做輔食。關於寶寶吃火龍果那些事,你知道多少?媽媽們請看過來。 1、寶寶多大可以吃火龍果通常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少量食用火龍果。在給寶寶食用火龍果時,要注意把籽磨碎後才能餵給寶寶食用,每次餵食要注意量,避免引起過敏。除了可以給寶寶餵食火龍果,蘋果和香蕉也是非常好的輔食,因為這兩種水果不太引起過敏。
  • 火龍果的功效 推薦三種火龍果的健康吃法
    火龍果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水果,它的外形很特別,果肉很鮮美,深受大家的喜愛。那麼你知道火龍果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嗎?吃火龍果有什麼好處呢?火龍果除了生吃還有哪些健康吃法?今天小編就帶你來了解一下關於火龍果的知識。
  • 保衛蘿蔔3火龍果怎麼樣 火龍果解析
    今天小編就為玩家們帶來保衛蘿蔔3火龍果的技能屬性分析。1.比賽分數加成:最大14.3%,初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