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單位職工加班之後怎麼計算加班工資有自己內部的規定,怎麼支付加班費、加班費的標準有企業內部的規定。
甚至有些單位職工加班之後從來不給加班費,也就是說,可能社會上每一個企業對於職工加班如何發加班費都有自己的一些規定。
我們看一下國家 的規定,我們國家《勞動法》裡加班工資是怎麼規定的?我們可以比較一下我們公司的做法是不是合法?
如果我們公司的做法跟勞動法的規定不一致,或者說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實際上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薪酬制度規定
《勞動法》第44條規定,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是工資300%的報酬。
在勞動法裡面對於加班工資是有明確和工資標準要求的,比如說150%、200%、300%、是有明確規定的。5月剛剛過去的3天就是五.一勞動節,實際上就涉及到加班工資的問題。
在勞動法44條的規定裡邊,我們注意到有一個休息日和一個法定休假日兩個概念,休息日主要指著休假日,指的周六、周日正常的休息日。
按照規定「安排在休息日工作的,又不能安排補休的」需要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工資。比如說平時我們要求職工在周六、周日上班,如果事後沒有安排調休的話,那麼需要按照日工資200%的標準,就是至少不低於200%,是我們俗稱的要發雙倍的工資。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邊有一個條件,就是「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補休的」是這樣發加班工資的。換句話說如果公司安排職工在周六、日工作了,但是接著在下周一、周二調休,這種情況勞動法沒有規定要發加班工資。但是如果沒有安排補休,應該要發不低於兩倍的工資。
對於勞動法第44條規定最後一句話「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300%的工資報酬」。說到了法定的休假日,就是在周六、周日以外,按照法律規定的那個休假日。
我們需要注意,它和剛才的表述是不一樣的。現在的表述是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300%的工資報酬。我們要注意不僅僅是200%變成300%,不僅僅是三倍的工資薪金,而且規定的是法定休假日工作就要給三倍工資,不管事後有沒有安排補休。所以這一點和公休假日是不一樣的。
那麼這裡邊說到了法定休假日,那麼我們國家到底是哪些假日是法定休假日也是有規定的。
這個是我們國家頒布的法規。法定休假日的規定,我們知道這是有法可依的。
加班工資計算案例
日工資=月標準工資/21.75
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日工資*加班天數*300%
公休假日加班工資=日工資*加班天數*200%
我們可以先看下面這兩個公式,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是用日工資乘以加班天數乘以300%來計算的,這是最低水平,也可以高於300%。
公休假日(周6、周日)加班,加班後沒有調休,這種情況下要發加班工資,這個加班工資是用日工資乘以加班天數再乘以200%。
有一個關鍵問題,日工資怎麼算?
第1個計算公式,用21.75算出日工資。月標準工資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標準,每個公司、每個員工一個月的工資標準都有規定的。現在關鍵的問題是21.75是怎麼來的?這個21.75也是要有計算依據的,將來給職工發放工資,日工資怎麼算要有依據。
這個依據我們國家也頒布了專門的法規作了規定,我們看另外一個文件
這裡邊就有日工資的算法,這個月計薪天數是用365天減去104天再除以12,這樣算出來的就是21.75。
為什麼要減104?104指的是一年有52周,每一周有兩天,就是周六日有兩天休息日,所以全年下來公休假日就是周六日總共有104個。
所以我們從365裡邊減掉這104,然後除以12個月,算出來每個月實際上平均的那個計薪天數是21.75天。
對於這個規定可以做一下分析,沒有減法定節假日,這樣的話也就意味著按照我們國家的規定,法定節假日也是給發工資的。周六日職工休息企業也不給發工資。
比如說一個月給你6000塊錢的工資,為什麼給你6000塊錢工資,因為你每周一到周五在公司工作,所以我要給你6000塊錢的工資。
那麼在周一周五如果遇到法定節假日按照規定可以休息,但是我也要給你工資,21.75在計算的時候,其實包含了這樣一層意思。
我們理解了這層意思之後就知道為什麼周六日加班給兩倍工資;而法定節假日加班要給三倍的工資,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法定節假日不用工作也要發工資,現在讓她工作了,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加兩倍,也就是三倍。
周六日本來不工作單位也不給發工資,現在讓你工作了就給你兩倍工資。所以說我們用月標準工資除以21.75,這樣算出每一天日工資是多少,然後再算加班就可以了。
我們看一下今年的情況,今年的5月1號勞動節是法定節假日,所以說在5月1號不管在節後有沒有安排補休?這1天加班都要按300%來計算加班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