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哆啦 A 夢:大雄的新恐龍」開始在大陸地區上映。這是「哆啦A夢」漫畫連載 50 周年紀念作品,也是系列電影的第 40 部。
大雄還是膽小怕死,哆啦 A 夢還是那個隨時掏出未來道具的貓咪。
最近,日本網友「蟲真綠野」以防止助長偷窺女性洗澡為由,要求朝日電視臺和「哆啦A夢」製作公司刪除大雄誤入靜香浴室的情節,並得到了超過千人的聯名請願。另一派覺得小題大做的聲音也開始出現,「看海賊王就會去做海盜嗎」。
今年 8 月,「禾野男孩」發布了同人漫畫「哆啦 AV 夢」,因為內容太汙太黃,作者被舉報禁言。但「小夫,我要進來了」這樣的臺詞,早就流傳開來。
黑化童年記憶成了風頭,但在「哆啦 A 夢:大雄的新恐龍」的豆瓣短評裡,90% 的還是在回憶青春。
日本朝日電視臺,之前有過一個排行榜,統計了日本人最想要的哆啦A夢道具 TOP 30。排在前三的是任意門、時光機、竹蜻蜓,非常大眾的答案。
有趣的發現是,在前 30 名裡,未來食物佔據了好幾個位置。記憶麵包、翻譯蒟蒻、桃太郎丸子、美食桌布、聲音糖果…
未來的人會吃什麼,哆啦 A 夢肯定是靈感來源。
和動物餅乾那集一樣,大雄猶豫著要不要吃的東西,最後被媽媽吃掉了。比如這塊「宿敵牛排」,只要吃完就會產生極其充沛的好勝心。
這是 2012 年,水田版哆啦 A 夢的一個原創短篇動畫,「媽媽之間的戰爭」。
哆啦 A 夢的動畫,從 1973 年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出。之後因為日本電視臺動畫倒閉,動畫開始轉移到朝日電視臺播出。會根據聲優、畫風的不同分為大山羨代版、水田山葵版。
這看起來就是普通湯勺的道具,如果真能存在,感覺可以解決未來糧食的一部分問題。只要對著食物的照片使用勺子,就能吃到。非常不會選擇焦慮。
而在今年,日本明治大學發明了一支味覺凝膠棒,頂部電極接觸舌頭後,即形成一條貫穿人體的電路。透過一種稱為電泳(Electrophoresis)的技術,模擬甜、鹹、酸、苦、鮮的味道。很多人說,這就是研發品嘗湯匙的第一步。
有種觀點必須得承認,懶惰是生產力之一,且地位正在逐年攀升。我們指望能有一切方便的工具來解決麻煩,且不勞神費力。比如「提前、延後慄子」。
很字面意思,這是一個可以把預定的事情提前或延後發生的機器,外形很像慄子。但事情仍然會發生而無法避免,且每件事限指定一次,不能一直追加。
這就是不二雄的厲害之處,好像為大雄這樣貪婪懶惰的人找了出路,但基本走幾步還得回頭。
其實,每個國家都很愛玩諧音梗的,日本尤其,看多了會覺得油膩。比如日語裡的冒險是「アドベンチャー」,而在這集裡把最後一個音節換成了差不多發音的「茶」。
而這種茶好喝,但只要飲用就會被迫去進行一次冒險。很像酒局上的大冒險遊戲。
這是一款比較新的道具,是 2014 年播出的水田山葵版動畫裡的原創道具。和迴轉壽司很像,但傳送的是人。只要對著傳聲器喊出想見的人的名字,ta 就會像壽司一樣轉出來。
但,它只能使用 11 次。而且有一個非常大的 bug,就是世界上同名同姓的人真的有點太多了。
哆啦 A 夢裡有很多工具都是糖做的,吃下就能變歌手的糖果、吃了就想送錢的糖、報恩糖、水中氧氣糖...
這個「怨恨糖果」非常的大雄,小肚雞腸的那種背地裡使陰招。吃下這個睡覺,靈魂就會出竅,可以試圖去嚇人。
效率提升錠,又叫做高效率藥丸,只要吃下去就能提升人的體力、智力和反應速度。最開始出現在短篇「百丈島原尺寸模型」中,但他們只是拿它來組裝模型...
非常不二雄式的諷刺了。而在大山版的動畫裡,它從藥丸變成了糖。
在哆啦 A 夢裡,友情是一個永恆的標籤,這也是作者埋的一個價值觀的梗。所以從漫畫到動畫,反覆出現都不會膩。
漫畫發表於 1972 年,一共 10 頁 79 格。大山版動畫,在 1979 年播出,名為友情感應器,2005 年播出重製版本,名字叫「哆啦A夢是小夫的?」。2010 年,又播出了水田版動畫。百試不爽。
這也是友情題材,只要把巧克力掰成兩瓣兒,給自己和對方吃,就能跟任何生物成為好朋友,且一個小時以內都能複製對方的性格和能力。
但如果你認真看這一集,大雄給小夫送巧克力的時候,就會立馬聯想到「哆啦 AV 夢」,童年還是毀掉的了。
文_德克斯特|圖_網絡
在評論區說說
你最想擁有的哆啦 A 夢道具
熱評前三送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