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市赴臺參加「地震防災大三角」國際研討會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2日綿陽消息 日前,四川綿陽市防震減災局、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組團赴臺參訪防震減災工作,參加了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發起主辦的「地震防災大三角」國際研討會。

  「地震防災大三角」國際研討會在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和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舉行,來自大陸及日本、美國、印尼等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參會,分別發表了地震災害預防、海嘯、地質科學及地震災害防災減災教育、風險管理等的主旨演講。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與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籤署了《合作意向書》。

  參訪團還實地參訪921地震教育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新北市和高雄市的災害應變中心、101大樓,感受到臺灣在防震減災方面,遺址保護好,場館展示手段多樣,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災害應變體系比較健全,應急設備設施先進,給參訪團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中國臺灣網、綿陽市臺辦聯合報導)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開幕 國內外專家共商防災減災對策
    央廣網成都5月12日消息(記者賈宜超)5月12日,由應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地震局共同主辦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在成都開幕。來自4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1200多名代表和專家參加會議,交流最新成果,共商防災減災救災對策。
  • 四川防災減災教育館讓人體驗「地震逃生」
    新華社成都10月13日專電(記者童方)以「5·12」汶川地震為切入點,讓觀眾身臨其境體驗「地震逃生」的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13日開館,讓人體驗「地震逃生」。    館內整體建築以「5·12」汶川地震為切入點,展覽以「防災·減災」為展示主題,分設感受災害區、認識災害區、防救災害區、兒童體驗區、臨展區,採用「120度大型環幕、高清工程投影機、六自由度動感平臺」等高科技設備和多媒體結合聲光電的現代展示手段,將災害現場的逼真效果呈現,使觀眾能身臨其境地認知災害帶來的巨大破壞力,在「觀影」與「演練」中掌握自救互救本領,增強安全防範意識。
  • 山東地震學會科技交流團赴臺參訪取得圓滿成功
    (山東省通訊員 魯震科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9日濟南消息 應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的邀請,以山東地震學會常務理事、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劉希強研究員為團長的地震預測預警與綜合防禦交流考察團一行13人,日前赴臺進行了地震監測、預警和工程抗震等方面的科技交流與考察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 四川綿陽市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北川連續兩日內發生第二次地震成都...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10月22日11時03分,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3度,東經104.18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這是北川連續兩日內發生第二次地震,中國地震臺網表示,震中位置幾乎一致。
  • 防災減災意識在四川地震災區已經深入人心
    「老師經常給我們講這些知識,學校廣播、黑板報上都介紹過,全校還組織過幾次地震避險演練呢。」    這是記者最近在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四川省青川縣大院回族鄉民族學校,與八年級一班學生馬俊的一段對話。一個小學生對防災知識的熟悉程度,讓記者驚嘆。    「新學校是浙江諸暨的叔叔們援建的,能抗8級地震呢。」
  • 四川綿陽市平武縣發生3.2級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
    中國地震臺網微信消息,正式測定:12月5日22時58分在四川綿陽市平武縣發生3.2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2.27度,東經104.96度。歷史地震:根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裡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20次,最大地震是2017年8月8日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的7.0級地震(距離本次震中149公裡),按震級大小前50次歷史地震分布如圖。
  • 連續兩天四川地震!四川綿陽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2020四川地震最新...
    連續兩天,四川北川發生兩次地震,且震心接近。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正式測定:10月22日11時03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3度,東經104.18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造成當地震感強烈,本次地震和昨天的4.6級幾乎同一位置。此次震中距北川縣城14公裡,距綿陽市62公裡,距成都市132公裡。
  • 地震應急防災手冊_四川汶川發生8級地震_新聞中心_騰訊網
    [新聞背景]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
  • 去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體驗地震、山洪爆發、火災
    動感影院模仿地震、山洪爆發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鍾帆)10月13日,在第27個國際減災日來臨之際,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正式開館,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據館長吳勇徵介紹,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後,根據國務院《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為了增強大眾防災減災意識而設,在國內科普類場館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自2015年5月12日起,該館開始試運行,主要面向機關、社區、企事業單位和大中小幼學校團隊開放。截至目前,該館已接待參觀團隊310多個,共計40000餘人次;先後承辦重要視察參觀活動10餘場。
  • 四川防災減災教育館開館 免費參觀體驗(圖)
    四川防災減災館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武陽大道二段260號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劉星)10月13日是第27個國際減災日,省防災減災教育館於當日正式開館。10月13日至21日期間,該館圍繞「增強減災意識,減少人員傷亡」主題開展國際減災日活動周,開展包括「爭當減災小能手-情景繪畫表演秀」、「防災減災從心開始-知識遊園競猜」、「保護生命安全-自救互救技能課堂」、「全面了解災害-青少年安全觀秋日行」等一系列活動,傳授災害風險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
  • 四川省地震局組織召開四川地震(GNSS)臺站規劃與應用研討會
    近日,四川省地震局在成都組織召開四川地震(GNSS)臺站規劃與應用研討會,研究部署四川GNSS站點規劃、建設、應用及學科發展等相關工作。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皇甫崗出席會議並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久主持會議。
  • 地震為什麼總發生在四川?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長寧地震有感範圍圖這次地震屬於中強地震,地震有感範圍大,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都感到這次地震。
  • 山東地震監測預測與應急技術交流團赴臺交流成果豐碩
    (圖片來源:山東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濟南訊 應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邀請,以山東地震學會理事長、山東省地震局局長晁洪太研究員為團長的山東省地震監測預測與應急技術交流團一行15人,於11月中旬赴臺灣地區進行以地震監測預測、地震應急、防災減災管理與防災科普宣教為主要內容的科技交流活動。
  • 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正式開館向公眾普及防災減災意識
    活動現場同時還啟動了以「增強減災意識,減少人員傷亡」為主題的國際減災日活動周。  據了解,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是根據《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自2009年9月開始建設的「省級綜合減災科普教育基地」項目,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作為四川省委、省政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戰略部署
  • 成都高新減災所攜手小米發布地震預警階段性進展
    5月12日,中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聯合小米公司,共同呼籲大眾重視防災減災,提升防護意識,並一起努力推動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應用到防災減災中。同時兩家聯手發布了地震預警系統階段性進展,地震預警系統正式上線運行至今175天,通過手機、電視雙平臺共預警4級以上地震9次,下發預警2760400次。此前,國務院應急管理部宣布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地震防災減災措施您知道多少?
    2019年5月12日是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既表達對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難者的紀念,同時也是為增強全民憂患意識,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地震」距離惠州有多遠?
  • 臺灣地震 赴臺遊未受大影響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臺灣南部6日凌晨發生6.7級地震,全臺都有震感,其中臺南市多處建築震後傾斜、甚至倒塌,造成數百人傷亡,上百戶人家有家難回。在為臺灣同胞祈願與祝福的同時,不少大陸民眾也擔憂,此次地震是否對在臺的陸客產生影響,短時間內是否會影響赴臺遊?
  • 做好安全教育 未來防災體驗館活動成都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供圖 共青團成都市委)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劉垚):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國別主任戴文德,成都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吳凱,商務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張翼,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等共150餘位嘉賓參加了啟動會議。
  • 全國防災減災日:壹基金青少年與未來防災體驗館在成都揭幕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日,也是我國第十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值此之際,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日本國際協力機構、新華網、北京師範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主辦的成都-壹基金青少年與未來防災體驗館(以下簡稱防災館)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風險治理創新項目成都基地啟動會議在成都舉行。
  • 綿陽市組團赴臺考察交流社會社區養老
    綿陽市組團赴臺考察交流社會社區養老 2016年06月15日 16:3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15日綿陽訊  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