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體拆改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空間的改造和再利用。在改造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些牆體拆改的原則和避免一些拆改的誤區,尤其要注意不要拆了不該拆的牆。
一、四招學會分辨承重牆體
1.看戶型圖資料
在房屋戶型圖中,工程圖上標註為黑色的牆體都是承重牆,標註為白色部分的牆體為非承重牆,這類牆體可以改造拆除,對房屋建築不會有影響。
看房屋的結構
一般地講,磚混結構的房屋所有牆體都是承重牆。框架結構的房屋外牆為承重牆,內部的牆體一般都不是承重牆。
2.看房屋的檔次
一般低矮的住宅樓、平房和別墅都是磚混結構的,基本面面都是承重牆。而高層電梯樓、洋樓都是框架結構的多。
3.看牆體的厚度
非承重牆都比較薄,一般在10釐米厚左右。用手拍一拍,有清脆的大回聲的,是輕體牆,而承重牆一般厚度在240MM以上,翹起來應該沒什麼太多的聲音。
4.牆體改造
二、哪些牆不能拆
1配重牆:陽臺與房間相連的牆面,叫配重牆。這面牆上的門或者窗都可以拆改,但是注意窗以下的牆體是不能拆的,它是最主要的部分,好像是槓桿一樣挑起陽臺的作用,拆改這部分會使陽臺承重力下降,從而導致陽臺細微的下墜。
2承重牆:承重牆是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牆體,儘可能不要拆改,一旦拆改會影響到整個樓層結構,發生安全問題。就算是在承重牆上開門開窗也是不可以的,一樣會破壞到牆體承重。
3室內梁柱:這也是支撐上層樓層重量的,拆改後可能會發生上層樓板的掉落問題。
4牆體中的鋼筋:牆體中的鋼筋是整個支架,如果被破壞了,牆體承重也會受到影響,如發生地震,很容易造成坍塌。
5並非不是承重牆就一定能拆除。牆體有支撐作用,也有抗震作用。在非承重牆或在牆上打個洞沒有太大問題,但每家每戶拆除非承重牆體將大大降低樓體的抗震力。
橫梁下面的輕體牆就不可以拆,不承擔重量的牆體則可拆除。因為橫梁下面的輕體牆也承擔著房屋的部分重量,拆了會破壞房屋結構。而完全作為隔牆的輕體牆、空心板可拆。
三、房屋牆體拆改注意事項
1.注意只能拆改非承重牆
裝修拆改前,一定要明白哪些牆體是能拆的,哪些是不能拆的,否則後果不堪想像。可以拆的牆,只有非承重牆,非承重牆一般比較薄,大致10釐米厚,一般在戶型圖上都會表明這些牆體。
2.注意考慮改造電路管線
在拆之前,也要對電路的改造方向詳細考慮。一般牆體中都帶有電路管線,要注意不要野蠻施工,弄斷電路。
3.添加新牆根據情況選擇材料
高層樓房一般都採用框架結構,即外牆承重,內牆一般是輕體結構牆,內牆只充當隔斷作用,對承重作支撐用甚小。大家添加新牆時一般採用與原來相同的水泥板牆或石膏板等輕體牆,也可根據自身情況要求選擇隔音性更好或性價比高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