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戶上門,卻把客戶遠遠拒之門外。《金證券》記者了解到,考慮到炒作期貨的風險對身體的傷害,目前南京部分期貨公司已經婉拒60歲以上老人開戶。南京地區大部分券商也要求,針對60歲以上的老人,只開通炒股帳戶,對融資融券業務及期貨業務等不予開通或者不建議開通。
期貨公司曾遇「碰瓷人」
近日,66歲的老人武先生到一家外地駐寧的期貨公司開戶,卻被櫃面的工作人員告知「因年齡太大無法開通」。武先生很鬱悶,他表示,法律上沒有規定超過60歲的老人無法開戶炒期貨,為什麼會遭到拒絕?
一家期貨公司的負責人在接受《金證券》記者採訪時無奈表示,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從風險的角度考慮,且證券公司對於60歲以上人士炒作期貨帶來的虧損而導致身體方面的傷害無法給予補償,因此只有直接給予拒絕。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期貨公司還真遇到過「碰瓷」的事。
此前,該期貨公司的外地營業部曾有位60歲以上的老人開戶,操作比較「犀利」,很快十多萬元資金就血本無歸。虧損後,老人家裡人就來鬧騰,表示銀行都禁止向60歲以上老人推銷保險(放心保)(放心保),為何期貨公司不這麼做。之後,本來身體就不好的老人天天來期貨公司,最後還鬧上了法庭,最終期貨公司補償老人部分損失。
「從手法上來看,很有可能是家裡的子女藉助老人的帳戶進行操作,但期貨公司無法證明這一點。」該人士說,期貨公司也是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有了前車之鑑,該期貨公司要求全國範圍內的營業部不再給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開設期貨帳戶。《金證券》記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地區至少有兩家期貨公司這麼做。
券商關閉老人高風險業務
因為炒期貨、炒股的風險性,也有券商關閉了超過60歲以上老人的部分業務。
南京太平南路上一家證券公司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針對6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建議開設單純的炒股帳戶,不建議開設融資融券業務及期貨業務。
南京中山南路上一家大型證券公司人士則告訴記者,針對65歲以上老年人,他們會在開戶時,向老年人充分揭示風險提示,之後,還會讓老年人籤訂一份類似責任書的文書。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針對證券及期貨開戶,目前監管部門要求開戶之前,券商及期貨公司對開戶人進行風險測評,採取打分制,如果年齡超過了60歲,即分數很低,按照正常情況,根本無法開設期貨帳戶。但也有客戶情況比較特殊,其他分數很高,且在做自我風險測評時,等級為「進取型」,如此可拉高總分。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