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問題是學任何一種外語都會遇到的阻力,著手學習的時間越晚、阻力越大。之前鯨寶分享過一個由華盛頓大學大腦與學習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Patricia Kuhl做的TED演講——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嬰兒的天才語言能力》。
裡面講到過1歲之前的孩子可以區分世界上所有語言,如果孩子長期處在單一的母語環境,他們的大腦會發生改變,慢慢失去對一部分長期用不到的發音的辨別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將來他們學習第二語言時的發音。
從這一角度來說,儘早開始英語啟蒙是解決發音問題最省力的方法,但不管啟蒙時間早晚,要練出地道的發音都沒那麼容易,今天鯨寶要分享的這三個方面缺一不可。
練習單個音素的音準
[th]和[s]的發音很多孩子讀出來都是一樣的,尤其是啟蒙比較晚的孩子,在漢語中「th」這個發音不存在,孩子很容易辨別不出來,用相近的「s」來替代。越是這樣相似的讀音家長越應該拿出來讓孩子對比著仔細分辨。
如果單挑出音素孩子可以分清,放到單詞裡又發出一樣的音,家長不妨找出一些讀音相似、字母構成也相似的單詞出來。
比如:
Think——sink
Thick——sick
Thumb——sum
Thaw——saw
每對單詞裡只有一個音素髮音不同,並且這個音素又是很容易讀音出現不準確的,反覆對比練習,更容易糾正孩子的發音錯誤。
掌握句子的整體表達技巧
句子的整體表達技巧包括連讀、略讀、語調升降等等,在音準的基礎上掌握了這些技巧才能掌握一口地道英語。
連讀
連讀主要發音規則主要有:
輔音+元音
一句話中相鄰的兩個單詞,前一個單詞以輔音結尾,後一個單詞以元音開始,拼讀成「輔音+元音」。
練習:in~an~hour,三個單詞中間的音都和後面的單詞連讀。
元音+元音
一句話中相鄰的兩個單詞,前一個單詞以元音結尾,後一個單詞以元音開始,則在兩個元音之間加上一個輕微的 [j] 或 [w] 的音,拼讀成「元音+ [j] 或 [w] +元音」。
練習:be able→be [j] able
do it→do [w] it
省略【h】的連讀
在連音規則中,以「h」開頭的單詞 [h] 音近乎省略。
練習:Does~he know?
略讀
略讀規則中涉及到爆破音[p] [b] [t] [d] [k] [g],相關規則在這裡不細講,只拿其中一條規則舉例:爆破音+爆破音=失去爆破。
active這個單詞裡「c」發[k],「t」發[t],讀單詞時省略掉「c」的音,發成a(c)tive。
Stop talking!這個句子中[p]和[t]的音相撞,省略前者音,發Sto(p)-talking!
語調升降
語調的升降根據句子的語境來判斷,多聽一些音頻就能掌握什麼時候該升什麼時候要降。一般來說,升調會用在一般疑問句中,降調會用在特殊疑問句裡。
讀這兩句話感受一下:
Do you mind if I sit here?↗
What has happened to him?↘
在選擇疑問句中or之前的用升調,or之後的用降調:
Do you want to drink↗ or eat?↘
發音器官的配合
大家應該都聽過為了練好普通話、練好地道英語嘴裡含著石子兒練習的故事,之前鯨寶分享王洛勇老師朗讀英文版《出師表》時也介紹過他為了登上百老匯的舞臺,咬木塞、含石子兒練英語發音,就是因為有老師告訴他:「你們亞洲人說英語後槽牙開合的程度不夠」。
我們講漢語時發音器官是口腔靠前位置,而英美的發音位置在口腔中後部,在練習時有意識地打開口腔後部,會更接近英文的發音方式。
要想練出標準的英語發音,這三點每樣都不能偷懶,難度遞增,但練習不分先後順序,Practice and all is 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