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就能上大學?專業人士點破「高招騙局」
2008年07月29日 14:37 來源:大連日報
發表評論
高校招生工作目前正在進行,與此同時,一些打著「花錢就能上大學」、「能拿到內部指標」等幌子的高招騙局也屢屢出現。由於缺乏對高校和招生政策的基本了解,部分考生和家長很容易受騙上當,有的受騙者不僅蒙受經濟上的損失,還耽誤了正常錄取。
如何識破當下「流行」的各類高招騙局?昨日,記者採訪了我市多家高校招生部門的人士,請他們來點破四類高招騙局。
騙局一:
「花錢就能上大學」
考生小賈今年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所報高校的錄取分數線,騙子就利用他急於上學的心理,聲稱「只要交幾萬塊錢就能保證直接錄取」。小賈交了錢,入學後卻發現進的竟然是該校的成人教育學院。
據介紹,我省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體制,省招辦嚴格執行國家和省下達的招生計劃,任何個人手中都不可能有招生計劃和名額。現在高考錄取工作全部實行異地遠程網上錄取,通過網絡傳輸信息,按志願和分數由計算機來排序投檔,任何人為因素都不能影響錄取結果。
此外,考生和家長要提防騙子混淆不同教育形式來騙錢。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形式有多種,比如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有些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雖然也屬於高等教育,但多數均為「計劃外招生」——即「計劃外招生」的入學門檻較低,有的甚至不需高考即可入學。
騙局二:
「自主招生」就是「自由招生」
在社會上,一些騙子謊稱有某高校的自主招生權,可以花錢辦理,畢業後可以拿到文憑和學位。我市某高校招生部門人士指出,「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除了教育部門規定並公布的有關高校可自主招生外,其他院校一律不能自主招生。我市高校只有大連理工大學和大連海事大學具有自主招生資格,這兩所高校的自主招生程序非常規範和嚴格,所有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是高考前通過學校組織的測試;二是經學校測試合格後還要參加高考,高考成績必須達到學校的相應要求。
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規定,全國現有68所高等學校具有自主招生資格,考生和家長可以到教育部官方網站查詢。各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要根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按照程序進行招生,並將合格名單面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騙局三:
通過關係可辦「特長生」錄取
「特長生真的可以用錢買嗎?」一位考生家長向記者反映說,她曾遇見有人聲稱可以通過關係來辦理「特長生加分」,還能拿到「定向招生計劃」。我市相關招生部門提醒,高校的保送生、自主招生、小語種招生、藝術和體育特長生等特殊類型的招生條件選拔辦法、錄取原則以及最終錄取名單全部面向社會公布,並接受社會監督,不可能「通過關係辦理」。此外,教育部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向考生收取「定向」費用,請考生和家長不要上當。
騙局四:
通過正規招生可「預先錄取」
有些騙子通過偽造身份證明、介紹信,租用辦公地點,假借一些正規學校招生部門的名義進行「搶學苗」或「預選錄取」;有的謊稱是某高校聯合辦學單位,或是駐外地的委託辦學機構,甚至還與家長籤訂偽造的「預先錄取協議書」。我市高校招生部門介紹說,這些看似「正規」招生的手段每年都會矇騙不少求校心切的考生和家長。
據教育部規定,任何高校不得委託中介機構或個人進行錄取工作,不得向學生收取國家規定的收費項目外的任何費用,不得違規降低標準錄取考生。高校招生所有錄取手續要全部在網上辦理,招生院校錄取人員不得出現在招生現場。(寧卉 丁雷)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