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衝繩縣,琉球王國故都「首裡城」,慘遭火災,許多重要的文化遺產遭到焚毀。
不過,琉球王國的外交檔案,卻保存在臺灣的世界記憶國家名錄中。你沒看錯,可不是保存在日本國,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琉球曾是臺灣東北方海域的小王國,被日本併吞才改稱衝繩。
那琉球是怎麼被吞併的呢?這就得從中國與日本,爭奪東亞大哥的亂局說起。
我們先來看看14世紀時東亞的格局:中國這時是大明哥當家,他們剛剛把大元哥趕回北方大漠。
大明哥便派人向周邊小國通告:中原大哥換人了,並要他們加入群組,好聯絡感情。
這時,四方的小國們,有隔壁的朝鮮,是大明哥最聽話的小弟;在過去有整天幫派火拼的日本;還有位於東南方的海洋小國——琉球王國。
於是,大家都加入了大明哥的群組,還玩起了交換禮物的遊戲。這個遊戲,就是大明哥,會用昂貴的禮物,換取大家便宜的地方特產,為的只是滿足大明哥的虛榮心。
不過這個遊戲很賺錢,底下的小朋友們都玩得不亦樂乎。琉球不但加入了群組,大明哥還在福建設置了俗稱「琉球館」的接待處,專門接待琉球派遣的特使,專門處理交換禮物事宜。
大明哥聽到琉球文化水平不高,甚至還派了號稱「閩人36姓」移民琉球當幫手,將福建特色的中華文化帶過去。
這也是為什麼臺灣人去衝繩那霸觀光時,會對媽祖廟、划龍舟、東坡肉、滷豬腳有種既視感。
琉球認了大明哥當乾爹後,趁大明哥、朝鮮與日本,都在鎖國自閉時,靠著絕佳的地理位置,大搞貿易發大財。
發大財具體的方式如下:小琉先從東南亞那裡購買便宜的東西,再與大明哥交換昂貴的禮物,接著把昂貴的禮物賣去日本,徹徹底底的薅了大明哥與日本一把。
並以當時東亞通用的漢文,詳細記錄自1424年起的外交文件,直到1868年才被迫中斷。
這批長達444年的文件,彙編著琉球王國貿易與外交檔案,俗稱「歷代寶案」。寶案的意思,就是珍寶般的檔案文書。
後來日本幫主由豐臣秀吉,換成了江戶的德川,這時日本底下有幾百個堂口,最靠近琉球的堂口,就是島津主持的薩摩藩。
由於大明哥受不了,日本海盜整天在家門口搗蛋,加上前幫主豐臣秀吉曾在朝鮮家裡,跟大明哥大打出手,大明哥索性就把日本踢出群組,不跟他交換禮物了。
因此,島津就跟德川提議,薩摩堂口海景第一排的鄰居琉球,欠債不還,還經常跟有錢的大明哥,每兩年交換一次禮物。
如果德川同意島津,出去調教下琉球,教導他它敦親睦鄰的道理,那麼日本就能瞞著大明哥,玩起暗黑版的交換禮物遊戲。
德川在取代豐臣秀吉之後,曾經領教過島津的強悍,加上十分希望重新加入交換禮物的遊戲群組中,於是中日琉三國的外交關係,就如同迷片般展開。
島津先是強行進出琉球地盤開party,並威脅琉球島津為乾哥。同時警告琉球,既然生米煮成熟飯,玩交換禮物的遊戲,就不可以太小氣,應該兩岸三地一家親,才能發大財。
而且為了保護琉球不要被其他國家染指,島津還十分認真地告訴琉球,以後有他這個乾哥哥罩著,別擔心!
只要大明哥送的禮物來抵保護費就可以了。於是,不準說不要的琉球,只能接受島津哥,暗黑版交換禮物的潛規則。
儘管乾爹大明哥,後來知道琉球遭薩摩島津欺負的消息,但大明哥先前跟豐臣比拳頭時,已經敗了不少家產,此時得了內傷,還沒滿血復活。
不願意跟德川及薩摩島津動刀動槍,只是淡淡的安慰,琉球好好重建家園,別再沉淪交換禮物了,既然乾爹給太多禮物,會遭鄰居眼紅,不如改成10年換一次禮物就夠了,小琉從此一蹶不振。
後來,島津擔心琉球在家開party的事情會曝光,琉球也會被大明哥踢出群組,為了讓暗黑版的交換禮物,能繼續下去,琉球就在大明哥、島津之間維持不倫的外交關係。
即使後來中國的老大換成了大清哥,琉球還是持續派船,到福州找新乾爹奉茶撒嬌討禮物。
這些內容都被記錄在首裡城王宮正殿的「歷代寶案」裡。不過首裡城因為多次遭焚大禍,琉球還擔心島津銷毀這份心情日記,所以抄錄副本,存放在祭祀媽祖的天妃宮裡。
直到1868年,日本改由明治持家,認為放任琉球王室編寫,具有國家主權象徵的外交檔案,簡直是分裂國家的行為。
於是歷代寶案正本,被搬到東京的內務省;而副本,則移到衝繩縣立圖書館。可惜關東大地震時燒毀了正本,二次世界大戰又燒毀了副本。
雖然日本對內已經正式吞併了琉球,但對外琉球琉仍然是大清哥名義上的小弟。不過日本很聰明地利用外交與軍事手段,耍了一些陰險詭計,導致琉球被正式的併入日本。
而被燒毀的琉球日記「歷代寶案」,卻有一份秘密輾轉到了臺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下期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