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長治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撤銷長治教育學院、長治學院師範分院、長治學院沁縣師範分院學校,以3校為基礎組建長治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2020年秋季整體入駐職教園區(體育中心北)。
晉東南幼兒師範學校遷入職教園區。晉東南幼兒師範學校是我市唯一一所由省政府批准、面向全省招生的全日制中等幼兒師範學校。隨著國家對嬰幼兒照護服務的重視,學校作為培育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人才的中專層次學校仍有發展前景。學校現校址位於潞州區馬廠鎮張莊村,距離主城區較遠。將晉東南幼兒師範學校整體遷入長治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區辦學,和幼專實行一體化管理。
長治教育學院現校址改建為市健樂幼兒園新園區。長治學院師範分院主校區改建為市實驗中學新校區,南校區劃歸潞州區政府改建為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長治學院沁縣師範分院現校址劃歸沁縣政府改建為1所義務教育學校。市十七中遷入晉東南幼兒師範學校現校址,市十七中現校址由市政府收儲。
組建長治市職業高級中學
撤銷長治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校、長治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校,以兩校為基礎組建長治市職業高級中學。2020年秋季整體入駐職教園區(體育中心北)。長治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現校址劃歸潞州區政府,與新華小學合併為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長治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現校址改建為市特殊教育學校校區。市特殊教育學校現校址劃歸市二中。
在高新區建設產教融合園區,遷建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長治職業技術學院、長治技師學院3所院校入駐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省屬高職院校,是我市唯一一所高職院校「雙高計劃」建設校,現有市區和襄垣縣兩個校區。長治職業技術學院是我市唯一一所市屬高職院校,現有主校區、東校區和長子校區3個校區。長治技師學院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現有主校、海棠、太行3個校區。三所院校辦學資源分散,且容量不足,入駐產教融合園區,可實現資源共享,與產業深度融合。規劃用地1200畝,由高新區融資建設。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現校址由高新區收儲;長治職業技術學院主校區由市政府收儲,東校區劃歸潞州區政府併入潞州中學;長治技師學院主校區劃歸火炬中學,海棠校區由市政府收儲,太行校區劃歸潞州區政府舉辦為一所小學。
建設長治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
由高新區建設一個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市級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將基地建設成為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技術服務中心,成為企業培訓培養緊缺技能人才的實踐中心,同時具備中小學生社會綜合實踐基地的功能。
遷建華北機電學校
華北機電學校是一所直屬於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的中專學校。為推動學校轉制為「山西國防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由學校在上黨經濟技術開發區擇址建設新校區,規劃面積500畝。
遷建長治衛生學校
在上黨區緊臨長治醫學院南校區擇址建設長治衛校新校區,用地由上黨區按教育用地劃撥200畝,長治衛校現有2個校區整體遷入新校區辦學。現校址由市政府收儲。
遷建長治文化藝術學校
根據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市直文藝「五團」(上黨梆子劇團、上黨落子劇團、長治市豫劇團、長治歌舞團、長治雜技團)與長治文化藝術學校整合。長治文化藝術學校現在東華門街(佔地11畝),不具備基本辦學條件;長治歌舞團現在長興南路,空間狹小;上黨梆子劇團、上黨落子劇團、長治市豫劇團、長治雜技團已在潞州區屈家莊村建成排練場。在潞州區屈家莊村緊鄰「四團」排練場選址遷建長治文化藝術學校,一併遷建長治歌舞團。長治文化藝術學校現校址改建為幼兒園;長治歌舞團現址由市政府收儲。
撤銷晉東南會計學校
晉東南會計學校生源匱乏,撤銷後,教師分流至長治職業技術學院和長治市職業高級中學,學生分流至長治市職業高級中學。現校址由市政府收儲。
撤銷原長治市郊區職業高級中學校
學校整體並轉潞州區太行職業中專學校,提升辦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