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區:構建「一軸連兩帶 一核聚四片 X骨架」全域旅遊格局

2020-12-16 湘湘愛旅行

人民網成都7月22日電 發展全域旅遊,離不開規劃引領。成都市武侯區圍繞打造「三國聖地 智慧武侯」的全域旅遊發展定位,編制出臺了《武侯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圍繞《規劃》,未來武侯區將形成了「一軸連兩帶 一核聚四片的X骨架」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同時武侯區將對標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標準,建設國際化旅遊目的地,在實現公共服務體系健全、旅遊服務要素齊備的基礎上,進一步樹立「管理機制體制先行、業態融合創新先行、發展運營模式先行」理念,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提升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撐,積累武侯經驗,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新城市標杆。

整合旅遊資源 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武侯區旅遊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除了武侯祠、錦裡、望江公園等耳熟能詳的景點,天府芙蓉園、水韻天府、大悅城等也已成為遊客休閒的好去處。去年國慶節,天府芙蓉園共接待遊客38萬人次,同比增長80.95%,實現旅遊收入50.7萬元。「但總體來看,武侯區從資源到產品的轉化力尚顯不足,景點之間的聯動性還不強。如何創新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做亮旅遊品牌,是規劃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武侯區文體旅遊局負責人介紹。

根據《規劃》,未來武侯區將結合該區提出的城市規劃中「三水環抱、三軸支撐、三心引領」的發展布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立足點,面向天府錦城文化旅遊目的地戰略目標,突破資源邊界和管理邊界,整合構建「一軸連兩帶,一核聚四片,X 骨架」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從而全面助推武侯區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化全域旅遊目的地。

其中「一軸」是以三國蜀漢城錦官城為始,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為終,以高升橋路、佳靈路、成雙大道、新安大道為主軸線;「兩帶」是指錦江南岸文創休閒帶和江安生態文旅體驗帶;「一核」是指整合南郊公園、錦裡等資源,形成集三國文化研究、文化博覽、演藝娛樂、文化體驗、美食購物、特色居住於一體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和特色風貌區,推動三國文化集聚發展,構建三國蜀漢文化旅遊核;「四片」是指天府紅門商貿融合區、太平新城文化創意區、人南國際旅居體驗區、西部智谷旅遊IP引擎區;「X骨架」是指依託現有社區、主題街區、非旅遊區的特色點等公共空間載體,以「點、線、面」結合的方式,構成「6個國際化社區+26條特色街區+N個特色點」三級體系,並與周邊景點、歷史建築、休閒綠道等串聯,構建體系完整、類型多樣的公共旅遊空間。

優化產品供給 打造四大主題旅遊產品

近年來,隨著遊客需求的不斷升級,主題遊的市場越來越龐大。「關注細分市場,才能滿足遊客的真正需求。」《規劃》中提出,未來武侯區要以旅遊消費者需求和市場化開發為導向,重點打造「夢回三國遊」等旅遊產品,創新培育「音樂武侯」、「夜遊武侯」、「健康武侯」三大特色旅遊產品,著力構建「節事旅遊、美食旅遊、商貿旅遊、研學旅遊」四大主題旅遊產品。

「我們將以三國蜀漢城為載體,活化三國文化,通過IP的塑造,在公共設施和主題化公共文化空間等方面進行表達,與音樂及其它產業實現聯動發展,形成泛三國文化圈,構建『一座城,多場SHOW,N個景』的拳頭產品體系。」據介紹,未來武侯區將繼續挖掘區域三國文化特色資源,規劃三國文化博覽、文化體驗等功能空間。聯合周邊社區街區,有機植入特色業態,營造文化集市、藝術創作體驗、文化沉浸式體驗等互動性場景,打造多元體驗的城市文化休閒區,形成一座獨具三國文化氣息的世界級三國文化展示區。同時,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將科技、藝術、創意與文化結合,打造和引入以三國文化為靈魂的表演秀、節事秀、科技秀、文博秀、文創秀,開發夢回三國系列大劇、三國文化節事、三國文創產品、數字體驗、文化博覽體驗等深度體驗產品,打造進入式、遊樂式、沉浸式、地標式等不同類型的旅遊體驗場景。

推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旅遊業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綜合性產業,每一個部門、每一個領域、每一個行業都可以找到與旅遊的結合點,都可以在與旅遊融合發展中產生新的動能、拓展新的領域、催生新的業態。」據武侯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規劃》還提出,未來武侯區將以產業融合作為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途徑,推進「旅遊+」和「+旅遊」工程。

「旅遊+」工程建設包括旅遊消費者的「食、住、行、遊、購、娛」六個方面。據悉,近年來武侯區相繼推出「健康武侯」特色美食和武侯本地國家(省)級特色美食品牌、「武侯十大蒼蠅館子」等美食系列;在「住」上,武侯區實施星級酒店提升工程、開展受歡迎酒店評比活動、加大對星級酒店技改和創新創優項目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星級酒店品質,打造酒店品牌。

「隨著旅遊者的旅遊經曆日益豐富,旅遊消費觀念的日益成熟,旅遊者對體驗的需求日益高漲,他們已不再滿足於大眾化的旅遊產品,更渴望追求個性化、體驗化的旅遊經歷。為此我們希望給遊客在『怎麼玩、住酒店、吃美食、看路線、遊景點、去購物、旅行貼士』等給出豐富的內容和商家優選推薦,讓消費者更便捷地了解武侯的旅遊好去處,使遊客從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愉悅。」 武侯區文體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

「+旅遊」工程是通過「文創+旅遊」、「音樂+旅遊」、「健康+旅遊」、「教育+旅遊」、「商貿+旅遊」等現有產業積極主動與旅遊相融,實現全域旅遊便利化、旅遊消費全域化、旅遊產品創新化。

《規劃》還對全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和智慧旅遊建設提出了相關要求。(鄭嫄)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眉山彭山區構建「一軸四區」打造「天府樂活城」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2日電 (劉忠俊 黎亮)記者12日從眉山市彭山區文旅部門獲悉,該區提出「一軸四區,全域旅遊」發展格局,通過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旅遊強區
  • 「一軸四區」 全域旅遊!彭山全力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
    近年來,眉山市彭山區圍繞全省文旅發展「一核五帶」總體布局,牢牢鎖定全市打造「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定位,堅持文旅融合、文旅共興,激發文旅發展內生動力,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旅遊強區,文旅產業發展成績斐然。
  • 一軸四區全域旅遊 彭山全力打造國際文旅康養樂活城
    近年來,眉山市彭山區圍繞全省文旅發展「一核五帶」總體布局,牢牢鎖定全市打造「環成都文旅經濟帶新興增長極」定位,堅持文旅融合、文旅共興,激發文旅發展內生動力,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旅遊強區,文旅產業發展成績斐然。
  • 青島全域旅遊定規劃:一帶一軸,三灣三山,組團發展
    根據「三帶一軸、三灣三城、組團式」新一輪城市空間布局,依託青島「山、海、灣、河」旅遊資源稟賦,構築「一帶一軸,三灣三山,組團發展」新型發展空間,形成「城鄉統籌、海陸聯動;項目支撐、要素配套;集約集聚、組團發展」的全新旅遊產業格局,整體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旅遊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
  • 青陽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
    近年來,青陽縣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依託自然山水、美麗鄉村、特色民宿、生態林業、景區景點等資源優勢,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來培育,旅遊業實現了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撩開面紗驚人豔」的華麗轉身,著力構建以縣城為核心、以環九華山為重點、美麗鄉村與特色小鎮為支撐的全域旅遊格局。
  • 嘉興湘家蕩:構建全域旅遊格局 打造文旅融合美麗城鎮
    湘家蕩始終把生態優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原則,依託江南水鄉獨特的湖光景色和城市森林,構建全域旅遊格局,爭創文旅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七月仲夏夜,湘家蕩魚樂美市購物節火熱開市。特色產品琳琅滿目、當地美食吃貨暢享、人氣樂隊全場嗨唱、商家吆喝直播帶貨……橋埭老街重燃「煙火氣」。接下來,「2020湘家蕩戲水嘉年華」「四季果香·果蔬採摘節」等活動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
  • 渭南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邁進
    渭南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及美好形象在中國版圖上熠熠生輝,成為國內外遊客心中的「詩和遠方」。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以整合優化存量旅遊資源、打造新型特色旅遊集聚區域為重點,全力構建「一核一心四帶十區」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推動渭南旅遊產業提檔升級。
  • 規劃結構為「一核一軸兩帶多...
    規劃結構為「一核一軸兩帶多廊」2018-05-29 15: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寧德        瀏覽量: 6221 次 我要評論   規劃結構為,「一核一軸兩帶多廊」。其中,一核:以南部綜合發展配套為中心的區域綜合發展核;一軸:以新飛路沿線為南北空間發展軸;兩帶:指通過飛鸞溪的水系改造,打造成為整個園區形象的「濱水景觀帶」與體現園區的生態、休閒且充滿活力特性,通過東側山體公園改造打造山體背景的「山地景觀帶」;多廊:區域山水景觀視線通廊。多條通山達水的視線空間廊道。
  • 新昌縣全域旅遊勾勒大格局
    經過近年來的謀篇布局、久久為功,新昌縣已經成功勾勒出了全域旅遊的大格局。謀全局:系統謀劃強規劃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新昌是一個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典型山區縣,境內溝壑縱橫、千峰競秀,有著豐富的景區資源和人文底蘊。
  • 2035年的成都啥模樣?來看成都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
    成都將加快建設天府國際機場、擴能雙流國際機場,構建國際航空樞紐,客運能力達1.5億人次/年。其中天府國際機場規劃客運能力9000萬人次/年,2019年建成一期工程,客運能力達4000萬人次/年。雙流國際機場實施擴能改造工程,客運能力達6000萬人次/年。實施「四鐵融合」,通過蓉歐快鐵、出川高鐵、成都平原鐵路公交化和市域地鐵深度融合,支撐聯通亞歐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建設。
  • 為什麼一定要在成都買房?2019年主城區最新規劃給你答案!
    -擬打造10個特色街區-2018年擬打造10個特色街區,钂鈀街片區、創客88、崇德裡歷史建築、梨花街、華興正街,都會滿滿「換裝」……-構建「一核一軸三帶六片」-空間布局上,錦江區將構建「一核一軸三帶六片」空間格局。
  • 「治水 築景 塑業 立城 聚人」 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這樣打造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11月22日至23日,成都市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系列規劃國際專家諮詢會在成都舉行,會議邀請到了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荷蘭、加拿大的國外專家,以及北京、武漢、深圳等國內相關領域的13名權威專家團隊來蓉進行指導。
  • 常州新北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政策解讀
    為構建新北全域旅遊新格局,提升城市品質,催化產業轉型升級,結合創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契機,《新北區全域旅遊發展與布局規劃研究》日前出爐。該規劃以「創智新北,幸福旅城」為主題,首次對新北區進行了全域層面的旅遊規劃布局。自此,新北旅遊業開啟全域旅遊新徵程。
  • 岑鞏全域旅遊格局初步形成
    原標題:岑鞏全域旅遊格局初步形成 「五一」已過,遊客依舊接踵湧來。岑鞏縣多個鄉鎮向縣裡一面總結報喜,一面尋求支援:水尾鎮遊艇「告急」,去年新增的2艘遊船根本不夠,請縣裡火速解決遊艇10艘以上…… 全域旅遊形成的衝擊波,「波及」古思州大地。 岑鞏古稱思州,文明早孕,唐代即置州衙。
  • 清溪:「一軸一帶五片區」打造全域旅遊新格局
    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清溪鎮以「賞花行」活動為平臺,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整合、帶動作用,主動引導和深挖遊客消費能力,提升旅遊經濟的綜合績效,推動旅遊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全景化體驗、全時化消費、全業化融合、全民化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子
  • 以全域旅遊構建北部灣旅遊發展新格局
    以全域旅遊構建北部灣旅遊發展新格局 2019-07-08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造「全域旅遊」沙坪垻火力全開
    新聞多一點>>重慶這樣發展「全域旅遊」萬盛:構建「一城兩帶兩區五鎮」空間格局萬盛經開區實施全域旅遊的重點任務,是構建「一城兩帶兩區五鎮」空間格局。「一城」,即美麗幸福旅遊城市,按照旅遊城市特徵實施規劃建設改造,融入旅遊元素,彰顯旅遊城市形象;打造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公園、馬鞍山騎行公園、方家山森林公園等特色休閒景點,建設城區都市休閒旅遊集聚區。「兩帶」,即大黑山谷旅遊精品帶和鄉村旅遊聯動發展帶。「兩區」,即黑山谷旅遊度假區和魚子崗旅遊度假區,打造高品質、多樣化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地。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成都建史上最大綠化工程:超三萬裡綠道
    作為成都天府綠道「一軸兩山三環七道」區域級綠道中的「三環」之一,熊貓綠道沿三環路布局在兩側寬約50米的範圍內,內外環全長102公裡。熊貓綠道隨三環路擴能提升工程同步推進,目前多個樣板段已向市民開放,整體將於2018年8月全面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