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因為此次疫情防控的原因,進一步升級。2020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有874萬左右,其中超過四分之一的應屆畢業生選擇考研,但是真正能夠進入理想大學的考研學生不到十分之一。現在的疫情防控存在輸入病例的可能,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因為疫情的影響,北京的教育部門已經發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應屆畢業生畢業就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個大學對於按照培養計劃的標準完成畢業論文的學生,符合畢業條件的,應當保障其順利就業。如果因為疫情防控的影響,確實難以順利畢業的,可以適當延長畢業的期限。
在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環節、開題環節、指導環節等,應當採取線上答疑的方式或遠程答疑的方式。根據通知的要求,各類大學要積極在線上開放教育文獻資源,合理優化學位論文送審機制,努力保障符合條件的學生順利獲得學位。
同時,各類大學要創新就業服務的方式,為學生開闢多渠道的就業方式,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線上招聘活動。就業單位如果確定了錄用相關畢業生,可以通過「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籤約系統」進行網上簽約,當然也可以通過傳真或者郵寄的方式進行籤約。
為了進一步促進874萬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教育部將著力採取三項措施,幫助大學生畢業生實現就業。這三項措施對於今年的大學應屆畢業生來說,是一次良好的機遇,應當被及時把握住。
教育部採取的第一項措施是「加大基層就業渠道的扶持力度」,隨著基層工作的提升,應屆畢業生流向基層崗位已經是一種趨勢;第二項措施則是「增加研究生招錄人數和專接本院校的招錄人數」,其中研究生計劃擴招18.9萬人,主要向中部和西部的研究生招生院校傾斜。
而教育部採取的第三項措施則是「擴大教師的招收人數」。自從高考改革之後,各科老師的需求量進一步上升,特別是基層一線的老師面臨緊缺狀態。所以教育部針對此類情形表示:保障師範專業應屆畢業生在教師隊伍中,能夠充分實現入編入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