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續出的圖文教程也有好幾百篇了,在我們學習具體的編織方法之餘,學會去思考,領悟,總結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做好這些,你才能進行創新。一個優秀的歌手,就算他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原唱,但他也始終突破不了原唱,只有你把自己個人的特色融入其中,加以變更創新,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時,大家才能記住你。編織有時也是如此,只有一個會創新設計的編織者,他才能源源不斷地產出與眾不同的作品,而要具備這種能力,他一定是個在編織中喜歡思考問題,總結經驗,耐心嘗試,反覆練習的人。
所以,光給你們出教程是遠遠不夠的,教程加乾貨才是王道。那今天我們先來說一下襪子的編織知識吧。襪子的織法有很多,用棒針織,我們可以圈織也可以片織,而鉤針襪的話,通常會選擇圈鉤。一般來說,棒針編織的襪子彈性會比鉤針襪好一些,花樣選擇上也會更豐富多彩一些。
1.選擇合適的線材
一般來說,中粗線適用5.0mm-6.0mm的棒針,鉤針的話也是5.0mm左右,中細線的話適用於2.5mm-3.0mm的棒針,3.0mm左右的鉤針。中粗線編織的襪子比較適合冬天穿,中細線編織的襪子則適合各個季節,而外形上中細線編織的襪子也會更細膩有型一些。在毛線的選擇上,純線(如純羊毛線,羊絨線,棉線等)會比合成線吸水性更強;混紡線裡羊毛尼龍混紡線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羊毛具有自然彈力,可保持雙腳溫暖乾燥,而尼龍則有助於增加襪子的耐穿性;相對來說,純羊毛的襪子在家裡穿比較適合,而外出也穿的話,則襪子可能會很容易穿得散開; 除羊毛線之外,竹紗線也是不錯的選擇。
2.選擇合適的花樣
最簡單最基礎的花樣一般是全正針的襪子,如果再加點配色,也會挺好看。慢慢地,我們開始帶入不同的花樣,而不同的花樣因為其密度的不同,所以就算是相同尺寸的腳,所需的針數也是不同的。另外我們在選擇花樣上還要兼顧其伸展性,就比如襪筒處會適合比較有彈性的花樣。腳跟及腳底部分我們一般不安排高低不平有浮雕感的花樣,相對會選擇一些平整無凹凸感的花樣。而鉤針襪,我上面就說了,因為其彈性較差,在兼顧襪子外形的同時,一定要把它的彈性考慮進去。像我曾經有一個學生,選擇了一款比較漂亮的鉤針花樣鉤了一雙襪子,如果不穿的話,放在那應該算一個比較成功的作品,可套上腳試的時候,就會發現靠近腳跟那裡非常緊,根本套不進去,所以說,一件成功的作品光好看沒用,還要好穿戴。
3.襪頭襪跟的處理
襪頭襪跟的編織,在鉤針襪中會比較簡單,而在棒針襪中選擇的餘地就大了很多,而選擇越多反而越不知道怎麼選。我曾經出過一個專欄課程,裡面講了四種襪頭及四種襪跟的織法,每種織法都有其特點。那我們在具體織襪子的時候也要去選擇,比如襪頭的形狀是要尖形還是圓形,襪跟是要窄一點的還是大而寬的等等;另外襪頭與襪跟也要相匹配,比如尖頭配寬跟就不合適,襪子織出來整體的形狀就會比較怪異。所以編織是一門綜合美學,千萬別小瞧了它!
4.反覆地嘗試
當你用某種花樣織出了一雙尺寸合適的襪子後,你可以在你的編織筆記上記下你所使用的線材,起的針數,選擇的花樣,織出來的大小,以供以後再次編織時可以拿來參考。當你用不同花樣帶入編織時,你必須先織小樣,進行花樣密度測試,再計算針數,在編織過程中,不管你織出來大了還是小了,都要把編織要點記錄在筆記上,這樣以後就能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自己在編織中發現的好方法或容易犯的錯誤,或某些心得,某些以後用得到的編織數據都記下來,相信這會是你在編織道路上的一筆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