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軟科正式發布了「2019年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其中華北理工大學的排名為187名。而校友會網上發布的「2019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上,華北理工大學排名為323,同一個學校在兩個不同的榜單上的名次相差136名。(3月11日《齊魯晚報》)
同一所高校在不同大學排行榜上的名次相差上百名,這顯然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不同大學排行榜之間相互「掐架」,同一所高校在不同大學排行榜榜單上的名次「跌宕起伏」,直接原因無疑是各個大學排行榜採用不同的評價指標,所以得出了不同的排名結論。但這背後凸顯了當下大學排行榜之亂,實質上反映了各種大學排行榜評價指標不科學、評價過程不透明,評價標準千奇百怪,評價數據來源不清不楚,有的是參照高校公開的統計數據,有的是根據高校自報的數據。
不同類型的大學,有著不同特色的專業,以學校整體為單位,按照相同的指標進行評價,這本身就很不科學。特別是以綜合性大學的標準評價所有高校,這對理工科大學、人文社科專業偏強之類的非綜合性大學顯然不合理、不公平,而以理工科大學的標準評價所有高校,反過來又對綜合性大學、文科大學不合理、不公平。比如,在論文指標方面,人文社科類專業的論文引用次數較少,有的人文社科類學科只有國內有相關的學術期刊。
再者,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指標追求各個指標的數量和規模,忽略了質量,這對那些小而精但具有特色的大學顯然又不合理、不公平。正如很多人戲言,按照國內絕大多數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指標,出過73位諾貝爾獎得主、6位圖靈獎得主、4位菲爾茲獎得主的加州理工學院,出過13位枚諾貝爾獎得主、14位菲爾茲獎得主、4位沃爾夫數學獎得主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由於在校學生規模太小,在國內諸多大學排行榜上只能排到500名左右,真的跟在笑話段子裡強於哈佛大學的安陽師範學院的排名不分上下。
可以說,目前國內很多大學排行榜不科學、不嚴肅、不可信,甚至有的大學排行榜是根據收費來排名,高校給的錢多,排名就往前移動一下。面對這類背離高等教育規律的大學排行榜,高校以及高校管理者不要太當真,要理性看待,既不要看到排名低了就氣憤,也不要看到排名高了就興奮,當成政績進行宣傳,更不要被各類掐架的大學排行榜牽著鼻子走,為了排名而應試和迎合各個大學排行榜的評價指標。
其次,廣大考生、家長不要把大學排行榜當成高考志願填報的「指南針」,填報高考志願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實力比較強的高校,而不只是看高校的綜合實力。綜合實力很強的高校,也有弱專業;反之,綜合實力不是太強的高校,也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專業。比如,如果對烹飪小龍蝦感興趣,那麼就不必報考清華北大這類名校,可以選擇報考江漢藝術職業學院的小龍蝦專業。
再者,教育部有必要對各類大學排行榜進行規範監管,明確取締和禁止以斂財為目的的偏離學術研究的大學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