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崇華 推薦人:語墨.東江
(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胡風,小名張光漢,又名張光人,左聯後期領導人之一,激進派文藝思想代表人物。以其鶴立群雄的傑出亮光,照亮了一代人的精神百態。最終被折磨成一位在中國現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悲劇人物,一生波瀾壯闊,令人唏噓不已。
青年時,去日本留學,由於參加日本共產黨並組織反戰團體而被日本當局驅逐出境;
中年時,時逢中國抗戰時期,在上海和重慶主編多種刊物,創立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七月」流派。1945年,在周恩來的關照下,創辦《希望》文學雜誌,但由於在雜誌上批評黨內有些官員的官僚主義,被定性為散布反黨言論而遭到批判,雜誌也因此被迫停辦;
壯年時,由於一篇《關於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強調文藝作品不能只寫「光明面」卻忽視「落後面和陰暗面」而觸犯天條,這次,他遭遇的是滅頂之災。他的理論先是被斥為「資產階級文藝思想」,繼而上綱為「反黨反人民的文藝思想」,他的一家之言也被擴大為「宗派小集團」,再被人編織出一個「反黨集團」,最後撒出大網,網羅出一個「反革命集團」。
1955年5月,胡風遭到逮捕,莫名其妙受到牽連的達2100人之多。
1965年,在被關押了10年之後,胡風終於等來被判處14年有期徒刑的判決書。之後,文革爆發,1970年胡風被四川革委會加判為無期徒刑,並且不準上訴。
1978年,累積坐牢23年之久的胡老先生終於被釋放出獄。1988年,在老先生逝世3年之後,一紙徹底平反的通知才送到他的墳頭
「胡風反革命集團案」是中國文壇牽涉面最廣、蒙冤時間最長的大案,是其後反右運動的試水和預演。在這個案件中,很多令我們尊敬的名人、大師都扮演了醜陋的、落井下石者的角色,正是他們的推波助瀾,使得胡風及其一干人的命運雪上加霜。
那是一個典型的互害的時代,今日的迫害者,明日又成為被迫害者。以下摘錄一些當時名人大師的批胡風的文章。
戲劇家夏衍(胡風20多年的老朋友,一夜之間反目):徹底揭露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罪惡活動,是我們革命事業一個偉大的勝利。這等於從我們的身體上割掉了一個足以致命的毒瘤。階級敵人一刻也沒有睡覺,他們處心積慮地在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缺口,他們在磨刀,窺測方向。
作協副主席馮雪峰(第一個建議法律處理胡風的人):胡風曾經挑撥魯迅和茅盾的關係,這就是他反革命的證據。應該作出決定,把胡風從中國作家協會清洗出去,撤銷一切職務,並建議政府依法處理。
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吳伯蕭:反革命分子胡風,走也好,滾也好,割下頭顱拋擲也好,我們再也不會上當了,我們必須徹底清查這個反動集團的底細。
作家老舍發文《看透了胡風的心》:原來胡風並不只是心胸狹窄,而是別具心腸。原來他是把他的小集團以外的人,特別是共產黨,都看成敵人啊!他的文章裡引證了多少馬克思、列寧、毛主席的名言呀,可是他要用鋼筋皮鞭毒打黨內作家和進步作家,殺人不見血!這是什麼心腸呢?我猜不透!我只能說,除了受過美蔣特務訓練的人,誰會這麼想一想呢?
作家丁玲發文《敵人在哪裡?》:敵人在哪裡?敵人就在自己的眼面前,就在自己的隊伍中,就在左右,就在身邊,明槍容易躲,暗箭最難防!胡風原來就是一個披著馬克思主義外衣,裝著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混在我們裡面,口稱朋友,實際上那個包藏著那末陰暗的、那末仇視我們的、鄙視我們的,恨不能一腳踩死我們的惡毒的心情,進行著組織活動的陰謀家。
世紀老人」冰心發文《我看出了胡風的陰謀》:我看了這些話使我的心眼突然雪亮了,他是在和我們作你死我活的鬥爭啊!現在不容許胡風裝死了,我們要把他從我們的隊伍裡清理出去,清理出去。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巴金髮文《必須徹底打垮胡風反黨集團》:胡風集團已經不是小集團,而是反黨、反人民的反動集團了,他們一直戴著藏刀的面具幹那些不見傷的陰謀勾當。我們要完全揭穿他們的假面具,剝去他們的偽裝,使這個集團的每一個分子都從陰暗的角落裡鑽出來,放下橡皮包著鋼絲的鞭子和其他秘密武器,老老實實,誠誠懇懇向黨和人民投降。
大戲劇家曹禺發文《胡風,你的主子是誰?》:我從來沒有見過像胡風這樣的惡人!這樣狠毒,這樣陰險,這樣奸詐,這樣鬼祟,這樣見不得陽光,人壞到了這樣的地步,真是今古奇觀!
著名演員趙丹發文《我的憤怒已達極點》;
歷史學家翦伯贊發文《堅決反對胡風集團的罪行》;
畫家豐子愷發文《肅清陰險的反革命分子》;
豫劇藝術家常香玉發文《堅決鎮壓胡風》;
音樂家馬思聰發文《胡風——蛀牆角的白蟻》;
從以上真實的的文字和聲音裡,我們能夠嗅到歷史的殘酷和血腥。當然,由於時代的局限,我們不能太過苛求那個時代的人。他們出那些聲音,有些是真實情感的表露,有些是迫於形勢的自保。在以後的歲月裡,他們中的很多人也都對自己當年的言行做了反省和懺悔——因為他們從自身的遭遇中突然醒悟,意識到那不僅僅是對胡風一個人落井下石,也是在開啟一個互害的按鈕,當這個按鈕被啟動後,誰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而被別人一腳踹進深井裡。
第一個提出對胡風法律處理的馮雪峰,在胡風被捕後不久竟然被划進「胡風集團」,這實在是極大的諷刺。
和胡風有20多年交情的夏衍,並未因狠踹老朋友而免災,文革中被殘酷迫害,入獄8年。
吳伯蕭算是幸運的,避免了牢獄之災,文革時被批鬥,下放到工廠勞動改造。
老舍的命運家喻戶曉,被紅衛兵批鬥、遊街,打得滿臉是血、遍體鱗傷,實在不堪侮辱,投湖自盡。
丁玲剛批鬥完胡風,同年就也被打成「反黨集團」,下放北大荒改造,隨後被投入監獄。
冰心文革時被抄家,關進「牛棚」,在烈日下接受批鬥,直到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前,由於需要她做翻譯工作,才得以結束勞動改造。
巴金,從文革開始的那天起,就被關進「牛棚」,從學校、工廠到田間地頭,沒完沒了地接受批鬥,一鬥就是十幾年。
翦伯贊,胡風被打倒後不久,批判的大棒就落在他的頭上,他被扣上「反動學術權威」等帽子,肉體和人格遭到了非人的摧殘和凌辱,1968年底,不堪折磨的他和妻子一起吃下安眠藥自殺。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看到歷史進程中的荒謬、殘酷和希望,以及人性的善與惡。我們回顧歷史,就是為了找到前方的路,避免曾經上演的醜劇、鬧劇、悲劇再次重演。同時,也是為了救贖。
這個世界永遠是適者生存。
在逆境中成長的人,富有百折不繞的奮鬥精神。在胡風(張光人)老前輩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不斷戰鬥,為夢想而高歌,為理想而奮鬥,即使前進受挫,也寧折不彎腰,受到致命的打擊,也要活出三條命的風採。即使九死一生,也要能預見窗外的黎明。
這就是張光人,這就是胡風三十萬言的激進精神。
當然,這也是張家人,做人有擔當的精神。
當然也是揮公精神的血脈傳承。
而揮公精神的精湛,在於黃帝戰蚩尤,八戰不敵,揮公臥聚一箭而定乾坤,為黃帝一統天下而戰勝最大的敵人。
在胡風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為民族盡忠的大勇,為新社會獻言獻策的大忠,大風大浪中決不言悔的大義。
作為今人,我只嘆息一樣,他沒有用最好的一面,去展現自已,把自已獻媚出去,儘管三十年後證明他的三十萬言是對的,但他並沒有為現實的不幸而卑躬屈膝。
這就是一個偉人的氣節問題。多少人晚節不保的時代,又有幾個人能守得住生活的悽礪。
胡風走過的路,對他本人而言,那就是他的人生。但對今天的我們而言,那是歷史的明鏡。有了這面鏡子,我要告訴我的族人: 既然改變不了別人,我就改變自已。適時釋放自已,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湖南弓正文化傳播:張崇華,此篇系靳春應邀參加民政部中國地名學會舉辦的一個文化研討會上的發言稿。)2019.05.31於蘄州
- 關於作者 -
張崇華,湖南會同人,男,漢族,曾任湖南張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現任鳴珂堂藍田總祠傳承管理委員會會長。是中華傳統文化促進會張氏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民政部中國地名學會揮公文化專委會常務理事。1990年開始,參加毛田宗祠七修族譜,任督修,當年寫作《族譜考證》。至今已有三十個年頭,一直從事姓氏文化學習與研究。發表過《張氐探源》、《靠譜》、《姓氏文化的載體一一族譜編修之我見》等幾十篇文章。另外《中國麯酒文化五千年一一張葛老酒經》一千講,已發100多講。已籤約擬在央視二套《中國品牌故事》中,開設專欄講座。
2013年起,主管湖南張氏統譜工作,參入湖南姓氐文化研究會,與劉氏、陳氏、譚氏、鍾氏、徐氏、楊氏、魏氏、胡氏等共同發展探討姓氐文化研究。
2016年起擔任《湖南張氏總譜》主編,張葛老集團董事長、弓正張文化傳播董事長至今。投稿
自媒體公眾平臺《窗外視角》現向專業作家以及文學愛好者徵稿:
一、徵稿體裁 :
小說、散文、雜文、詩歌、時事評論(非政治言論)、文藝評論等。
二、投稿要求:
1、文學趣味性足,言之有物,語句通順,無錯別字。無黃、暴信息。歡迎透視社會問題以及批判現實主義的深度好文。
2、 作品必須為原創首發,如有抄襲、剽竊等現象,文責自負。因編輯人員時間,精力有限,請作者自行校對。
3、 小說、散文,雜文字、時事評論、文藝評論,500~2000字。有極優秀的小說或散文,字數要求可放寬,並做連載。
4、投稿作者請關注「窗外視角」公眾號。
加小編微信:xualiuyuxin963
投稿郵箱:1335889534@qq.com
三、稿費發放:
後臺發送「投稿」了解稿費發放事宜。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在看,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