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關於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勵的決定》公布,西北大學共6項成果獲獎,獲獎總數及等次創歷史新高。
獲獎成果中,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張豈之先生作為主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理念讀本》榮獲普及讀物獎;段清波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國歷代長城發現與研究》、梁星亮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和屈健教授主持完成的《20 世紀「長安畫派」及其影響研究》、任保平教授獨著《經濟增長質量的邏輯》分別榮獲著作類二等獎;陳躍副教授獨著《清代東北地區生態環境變遷研究》榮獲青年成果獎。
註:按獎勵類別及申報人姓名首字母排序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由教育部設立,每三年組織召開一次,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授獎級別最高、獲獎難度最大的政府獎勵,旨在獎勵高等學校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研究人員,鼓勵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推動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繁榮發展,更好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本次評選共有1539項成果獲獎,其中著作論文獎1241 項,含一等獎152 項、二等獎783 項、三等獎306 項;諮詢服務報告獎77 項,含一等獎10 項、二等獎47 項、三等獎20 項;普及讀物獎20 項;青年成果獎201項。此次評選西北大學共推薦49項優秀成果參評。
自「十二五」以來,教育部共計組織開展過3次獎勵評選工作,西北大學共獲獎13項。
來源:西北大學 素材來源/ 社科處 部分圖片來源於往期推送 編輯/ 李羽 責編/ 魏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