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梁蜜 李定忠) 「你們看這張1.3萬元的辦公用品送貨清單,既無送貨人籤字,也無收貨人籤字」「我也查到一張3.64萬元的辦公用品送貨清單沒有人籤字」。
2020年上半年,我們在對縣社保局開展常規巡察時,發現了幾張「特殊」的送貨清單,清單顯示是多次購買的計算器、訂書機等辦公用品,但其特殊之處在於一是其購買的用品單價明顯高於市場價,二是數量特別大,計算器、訂書機等並不是耗材,按理不應頻繁購買,三是清單上都沒有具體經辦人籤字。憑著多年的巡察工作經驗,我隱約覺得這些清單有「貓膩」。
隨即,我讓小劉、小李繼續查閱財務資料,希望能找到一些線索;我和小張則去走訪社保局負責管理辦公用品的同志。
「這幾年都是我在負責採購辦公用品,筆和訂書針用的多一點,就一次多買一點放著;訂書機和計算器消耗不大,一次也就買十個左右」,該同志一面回答一面在身後的文件櫃裡面翻出近幾年辦公用品的領取明細表。明細表上記載了該局職工領取辦公用品的時間、數量等信息,2015年到2018年期間,該局所有職工領取使用的計算器和訂書機各不到二十個。
同時,小劉、小李也找到了這3年內關於計算器、訂書機等辦公用品的報銷清單,上面詳細地記載了供貨商、送貨人、收貨人以及各類辦公用品的單價、數量、總價等信息。
至此,我們基本能夠斷定這幾張辦公用品清單是偽造的,而這裡面究竟有什麼問題呢?報銷的錢到底用到哪些地方去了?考慮到目前收集掌握的證據較完整,我們決定直接向相關經辦人員和分管領導談話。
「唉,你們都發現了,我就坦白交待了,這些清單都是我虛開的」,面對我們擺出來的證據,具體經辦人陳某低著頭,說出了虛開清單、虛假列支的原委。原來,2015年起,該局局長吳某、副局長劉某商議,每年購買面值500元的購物卡,用來贈送給縣上相關單位人員以及發放給本單位部分幹部職工,截至2018年,總計購買了112張價值56000元的購物卡,支出的費用則交由財務人員陳某以辦公用品的名義進行報銷。
解開了這些清單背後的謎團,我們庚即向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匯報了情況,按程序將將該問題線索正式移交縣紀委監委調查處置,很快,相關人員受到了黨紀政務處分和組織處理,套取的56000元也予以收繳,上繳國庫。
受到黨紀處分的劉某、吳某等人為當年打的小算盤而悔恨不已,表示要深刻反思自己的錯誤,在以後的工作中,堅決做到講規矩、守紀律。
我在巡察工作崗位上已堅守了3年有餘,白天與大家一起查資料、核問題,晚上分析情況、交流心得,加班加點匯總資料是常態。忙碌的工作讓我少有空閒去深入體會巡察工作的重要意義,而這次經歷讓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巡察,是對被巡察單位黨組織及黨員幹部的一次政治體檢,更是對黨員幹部的關心厚愛,通過巡察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案促改,提醒警示黨員幹部存敬畏、知戒懼、守底線,讓違紀違規者及早醒悟、反思、悔改,不在違紀違規的泥潭裡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