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旅遊信息簡介

2020-12-25 中國網

    臺概

    述臺灣是中國的第一大島,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邊,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它因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洋板塊擠壓而隆起,全島地形東高西低,山脈縱貫島嶼。由於北回歸線穿過,地形與海洋環境共同影響,北部為副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則為熱帶季風氣候,同時又有局部呈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多種氣候特徵,故而島上的自然景觀與生態系呈多樣化。

    簡介

    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地處東經119°18′03″至124°34′30″,北緯20°45′25″至25°56′30″之間。面積3.6萬平方公裡,包括臺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公裡)、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蘭嶼、彭佳嶼、赤尾嶼。

    在行政區劃上,臺灣省全省原本共轄基隆、新竹、臺中、嘉義、臺南5個省轄市,臺北、宜蘭、桃園、新竹、苗慄、臺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花蓮、澎湖16個縣。後來臺灣當局於1967年將臺北市定為「行政院院轄市」。之後,在1979年又將高雄設為行政院院轄市。此外,還設有所謂「福建省政府」,轄金門、連江(馬祖)2個縣。地理人文

    位置

    臺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裡,寬約70至221海裡,平均寬度約108海裡,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它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裡;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裡;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裡。

    由於臺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不光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裡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裡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裡。

    人口

    據臺灣有關方面統計,截止1998年8月,臺灣省人口為2181萬多人,加金門、馬祖人口,總數為2186萬多人;人口年增長率約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東部人口僅佔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裡為568.83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臺北市的人口密度已達每平方公裡1萬人。

    臺灣居民中,漢族約佔總人口的98%;少數民族佔2%,約38萬人。根據語言、風俗的不同,臺灣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地貌特徵

    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山系與臺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臥於臺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臺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臺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臺東縱谷平原,臺北盆地、臺中盆地和埔裡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臺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

    氣候類型

    臺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颱風和暴雨。由於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部,臺灣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歷史沿革

    遠古~16世紀

    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相連,後來因地殼運動,相連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峽,出現臺灣島。

    臺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的。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臺南縣左鎮鄉發現了迄今為止臺灣最早的人類化石,被命名為「左鎮人」。考古學家認為,「左鎮人」是在3萬年前從大陸到臺灣的,與福建考古發現的「清流人」、「東山人」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南部地區的晚期智人,有著共同的起源,都繼承了中國直立人的一些特性。臺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屬於尼格利陀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臺灣早期住民是現今臺灣少數民族的祖先。

    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1萬官兵到達「夷洲」(臺灣),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對臺灣最早的記述。隋唐時期(公元589—618年)稱臺灣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師臺灣。據史籍記載,610年(隋大業六年)漢族人民開始移居澎湖地區。到宋元時期(公元960—1368年),漢族人民在澎湖地區已有相當數量。漢人開拓澎湖以後,開始向臺灣發展,帶去了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公元12世紀中葉,宋朝將澎湖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並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臺灣。元、明兩朝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負責巡邏、查緝罪犯,併兼辦鹽課。明朝後期開拓的規模越來越大。在戰亂和災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當局和鄭芝龍集團曾經有組織地移民臺灣。

    荷西殖民時期

    16世紀,西班牙、荷蘭等西方殖民勢力迅速發展,開始把觸角伸向東方。17世紀初,荷蘭殖民者乘明末農民起義和東北滿族勢力日益強大,明政府處境艱難之時,侵入臺灣。不久,西班牙人侵佔了臺灣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後於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臺灣淪為荷蘭的殖民地。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臺灣的米、糖,把其收購到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臺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臺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農民領袖郭懷一領導了一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它表明荷蘭的殖民統治已經出現危機。

    鄭氏執政時期

    1644年,清軍入關,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權。1661年4月,鄭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討大將軍的名義,率2.5萬將士及數百艘戰艦,由金門進軍臺灣。鄭成功在進軍臺灣時,向荷蘭殖民者表示,臺灣「一向屬於中國」,臺灣和澎湖這兩個「島嶼的居民都是中國人,他們自古以來佔有和耕種這一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經過激烈戰鬥和圍困,1662年2月,鄭成功迫使荷蘭總督揆一籤字投降。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了中國領土臺灣,成為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廣大人民的敬仰。

    清政府統治時期

    1684年,清政府設置分巡臺廈兵備道及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臺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臺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臺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臺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臺灣。

    由於西方列強向中國邊疆侵逼,中國出現了邊疆危機。1884—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法軍進攻臺灣,遭劉銘傳率軍重創,到1885年6月《中法新約》籤定,法軍被迫撤出臺灣。

    中法戰爭以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海防,於1885年將臺灣劃為單一行省,臺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臺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臺,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採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臺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日本統治時期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翌年清政府戰敗,於4月17日被迫籤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消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臺;臺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協理臺灣軍務的清軍將領劉永福等率軍民反抗日本的侵佔,堅持了5個多月的戰鬥,歷經大小百餘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終遭失敗。從此,臺灣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達50年之久。

    臺灣人民從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日據初期,以農民為主體的抗日武裝進行了長達20年的鬥爭。後來,文化協會、民眾黨、共產黨等還組織領導了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民族抵抗運動。

    1937年7月日本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少臺灣同胞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臺灣的光復作出了貢獻。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2月9日,中國政府發出《中國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間關係者,一律廢止。」

    主權回歸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8年英勇的抗日戰爭,終於收復了臺灣。臺灣同胞歡天喜地,慶祝回歸祖國。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於臺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臺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臺灣省行政區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內地遊客到臺灣省旅遊之後,大多數都會對臺灣省很失望?
    前兩天寫了篇文章,說中國最小的省會是臺灣省的臺北市,面積不到300平方公裡,人口密度卻很大,有兩三百萬人。下面有網友評論說,去臺灣旅遊沒意思,以前很期待去那邊旅行,但是去了之後才發現,真的很失望。雖然也有一些特色,但看到的臺灣省和想像中的臺灣省有很大的區別,這是為什麼呢?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臺灣省)之《高雄市》主推幾大景點
    高雄市,隸屬於臺灣省,地處臺灣本島西南部,由原高雄市與臺灣省高雄縣於2010年12月25日合併而來。面積達2947平方千米;總人口278萬人(2017年), 位居臺灣省第二位。壽山觀景臺西子灣風景區位於臺灣省高雄市西側,北靠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臺灣省)之《臺北市》主推幾大景點
    臺北市,是臺灣省省會,地處臺灣島北部的經濟、文化、旅遊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裡,2017年臺北常住人口275萬人,人口密度居臺灣省第一位。臺北都會區面積為2,457.1253平方公裡,人口約704萬,包括由同臺北市外的基隆市、新北市的蘆洲、三重、新莊、板橋、中和、永和、新店、汐止、樹林、土城、五股、泰山、淡水由上述2個城市都區與臺北市共同組成的大型都會區,而這片區域又泛稱大臺北地區或雙北。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臺灣省)之《桃園市》主推幾大景點
    桃園,是臺灣省城市,地處中國臺灣島西北部,與新北市、新竹縣往復興方向,沿途旅遊點甚多,亦是桃園縣旅遊精華區。石門水庫位於中國臺灣省桃園市龍潭鄉東南隅,湖光山島內馳名,風景區景點可聯結十幾處。石門水庫因溪水出口處有兩座小丘對峙,如同石門因而得名。遊覽景點大多集中在水庫大壩附近。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臺灣省)之《新北市》主推幾大景點
    新北市是臺灣省第一大城市,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設立於2010年,全市下轄29個區,總面積2052.6平方千米,人口400萬人,為臺灣省首位。光緒元年)設立臺北府,自此始有「臺北」之稱,其意乃「位居臺灣北部」;1895年臺灣省屬於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臺灣省)之《臺南市》主推幾大景點
    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珊瑚潭)位於臺南縣官田鄉與六甲鄉交界處,舊稱烏山頭貯水池、又名珊瑚潭,由曾文溪近三十幾 條大小支流從四面八方匯合而成,蓄水面積達1300公頃,集水區林地高約6000公頃,由空中俯視形成蜿蜒曲折的湖岸線,彷佛就像一株碧綠的珊瑚礁,故命名為珊瑚潭,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珊瑚潭)是日據時代全臺灣最大的水庫,今日的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珊瑚潭)已成為臺南旅遊重要的旅遊景點
  • 都市旅遊,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你去過幾次
    位於中國臺灣的經濟教育部和中國的南部,與福建省相對,臺灣省的旅遊在全國也很受歡迎,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大規模綜合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館內各種文物的寶物大約有65萬件,來臺北旅遊了,這裡最有名的藏品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 臺灣省發生地震
    中國地震臺2020年10月12日晚上11點39分發布地震通告,2020年10月12日23時39分臺灣省宜蘭縣附近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公裡),本次地震經緯度為:北緯24.52度,東經122.01度,距臺灣島約14公裡。
  • 它是臺灣省省會,卻只是臺灣省第二大城市,但發展得很好
    臺北,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省會。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被新北市環繞,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東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柵以南丘陵區,北包大屯山東南麓臺北是臺灣省的六個「直轄市」之一,也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與傳播中心,僅次於新北市的臺灣省第二大城市。
  • 民進黨的維基百科被改了:中國臺灣省省長蔡英文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7月4日報導,民進黨昨天上午官方網站遭黑客入侵,晚間維基百科中關於民進黨介紹頁面,簡介與歷史欄中,有關「中華民國」的文字,都被改成「中國臺灣省」,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也被改成「省長選舉」,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現職也被改成「中國臺灣省省長」,臺媒認為,這是大陸黑客對民進黨網絡攻擊
  • 臺灣省最值得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阿里山不是太魯閣
    臺灣省最值得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阿里山不是太魯閣我國地大物博,由眾多省份組成,而這些省份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色,其中有個省份風評很好,是眾多旅行愛好著的嚮往之地,它就是臺灣。臺灣對於遊客來說更容易快速適應,臺灣的旅遊服務很好,不容易被「坑」,沒有門票,臺灣所有的景點幾乎不用門票,旅遊景點物價不會虛高,一般來說,旅行景點的物價都會比尋常高一些,但是臺灣的景點物價,不會高到離譜,只比尋常高一點,並且臺灣的風景非常好,獨特的海島景點令人嚮往。
  • 臺灣省終端安全管理系統怎麼選_廣州極智信息
    臺灣省終端安全管理系統怎麼選,廣州極智信息,廣州極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坐落於廣東軟體園區,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臺灣省終端安全管理系統怎麼選, 通常,智能終端中的所有應用程式會根據各自的調用需求,自行輸出日誌,但這樣會暴露日誌中的敏感信息,對系統運行安全造成一定影響。
  • 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省
    關注潤物地理  獲取更多信息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省一、祖國的神聖領土臺灣省簡稱臺,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萬,人口密度達611人/平方千米,屬稠密地區。臺灣是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2)範圍:臺灣省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許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為大陸島,位於22°N~26°N和120°E~122°E之間。
  • 臺灣省資訊|香港和臺灣,哪個城市更值得去旅遊?
    臺灣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香港和臺灣,哪個城市更值得去旅遊?去年暑假我在先在臺灣玩了七天又去香港呆了三天。而且我覺得臺灣比香港好玩,香港就是購物什麼的吧…臺灣適合旅遊,香港就只能去逛街或者買買大陸沒有的書吧。美麗的香港西貢半島的北側,有片寧靜美麗的港灣,它就是黃石碼頭所在的大灘海。首先,臺灣不是城市,臺灣的面積是香港的幾十倍,第二,單就旅遊而言,臺灣比香港好太多。拜託了,臺灣不是一個城市好不好!說到旅遊呢,無非就是吃喝玩樂看風景。那我們就從吃、玩、景三個方面來比較一下香港和臺灣哪裡更值得去。
  • 河南寶泉旅遊度假區簡介
    ★河南寶泉旅遊度假區簡介  河南寶泉旅遊度假區位於河南省輝縣市薄壁鎮,屬於典型的峽谷生態觀光景區,整個旅遊度假區分為大西溝景區和小西溝景區兩大部分,總面積100平方公裡,是國家森林保護區,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和太行獼猴保護區,年平均氣溫10度左右,氣候宜人,空氣清新。
  • 不只有景色迷人的南投,臺灣省還有更多值得一去的景點
    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對臺灣省的景點盤點,這些地方小編只去過一兩處,熱愛旅行的你是否都遊覽過呢?#2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開放時間:全天開放簡介: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原名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是臺灣東北角一帶具有特殊地質景觀與歷史的國家級風景特定區,北起臺北縣瑞芳鎮南雅裡,南至蘇澳鎮內埤海灘南方岬角。
  • 距離廈門10公裡,距離臺灣省200公裡,金門島為什麼屬於臺灣省?
    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西南海域的金門島,距離廈門市僅僅只有10公裡而距離管轄它的臺灣省卻有200公裡,這又是為什麼呢?,毛主席決定暫不收復金門保持大陸與臺灣省的聯繫,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如今臺灣省能夠和大陸之間保持親密的交流與當初的決定密不可分而當年炮擊金門也產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產物——金門菜刀由於大陸對金門的炮擊留下了大量的炮彈殼
  • 在我國臺灣省有回歸線紀念碑
    在我國臺灣省嘉義縣鐵路西側,有一座馳名中外的「北回歸線標誌碑」。此碑建於1909年,塔形石碑高約5米,碑頂有一直徑為50釐米的地球儀。碑面上刻有「北回歸線標誌,北緯23度27分4秒51,東經120度24分46秒05」的大字。基座南面刻有嘉義縣縣長寫的整修這座地理坐標的碑文。周圍闢為公園,成為臺灣省著名的旅遊勝地。
  • 臺灣省最值得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阿里山不是太魯閣
    臺灣省最值得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阿里山不是太魯閣,我國土地遼闊,由許多省組成,但這些省都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謠言很好,是許多旅行愛好的嚮往之地,是臺灣, 臺灣對遊客來說更容易迅速適應,臺灣的旅遊服務很好,沒有票,臺灣所有的景點幾乎沒有票,景點的物價並不虛高, 一般來說,景點的物價會比普通高一點
  • 臺灣省第一大城市, 中國一線城市。
    臺灣省第一大城市, 中國一線城市。千年破曉07-05 12:48臺北(Taipei),簡稱「北」,又稱北市,是臺灣省省會。位於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被新北市環繞,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東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柵以南丘陵區,北包大屯山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