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2021-01-11 孝親尊師佛學

《普賢行願品》: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往昔以無明為根本因所造的極惡五無間罪,依靠持誦普賢願王的力量,一念之間就能消滅。這也就是我為什麼非常推崇《普賢行願品》的原因,我們對往昔以無明造下了的五無間罪,如果對於願王能夠受持、讀誦、聽聞等,就能滅除罪障。

長行文說,如果有人能夠以深厚的信心,讀誦《普賢行願品》,甚至抄寫一句或者四句,就能快速除去消滅此人的五無間罪。所有的身體病和心病,還包括各種苦惱,乃至於一點點的惡業都能消滅。

"五無間罪",即殺母、殺父、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五逆罪。也就是說世間極惡之罪念誦普賢大願王就能消滅,何況我們平時造的一些小罪。只要大家願意,平時多多讀誦就能迅速消除業障了。

我們細細地體會就會發現:受持普賢行願能使人心迅速升華,正氣充滿天地,由此能迅速擺脫煩惱、違緣、孽障,具有極強大的淨障力量。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修持普賢行願有很多方面的異熟果,這裡列舉了種姓、相貌、智慧三面。"族姓種類",指出生的家族種姓。"容色"指皮膚的顏色。修持普賢行願,此生就會有圓滿的相貌、智慧等等,會獲得具足方方面面德相的人身。

普賢行願是萬善總集,含攝了善願無量的支分,而且每種發願都極法界量。所以,按照《普賢行願品》讀誦、受持,能燻發心性中本具的一切善,是這麼圓滿地修因,當然感得族姓、相好、智慧等一切圓滿。所以,以受持普賢願王的力量能得到具足德相的人身。

相關焦點

  • 四種懺悔業障的方法,學會後,生活無有障礙,所願皆成!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摩訶薩!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 《普賢行願品》 殊勝的功德
    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這說明,這部佛經,可以拔地獄之苦,受持《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師兄和師姐很多,經裡面對五無間地獄的苦,描述的非常詳細。上述第一項講《普賢行願品》除滅三惡道報的殊勝功德,那麼,如果我沒有造作三惡道的罪,但是,我在這個世間,真的很苦:身體不好,心裡有的時候莫名其妙的油煎似的,而生活中也是煩惱重重,這要怎麼辦?那麼,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銷除。」
  • 《普賢行願品》殊勝的功德
    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這說明,這部佛經,可以拔地獄之苦,受持《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師兄和師姐很多,經裡面對五無間地獄的苦,描述的非常詳細。上述第一項講《普賢行願品》除滅三惡道報的殊勝功德,那麼,如果我沒有造作三惡道的罪,但是,我在這個世間,真的很苦:身體不好,心裡有的時候莫名其妙的油煎似的,而生活中也是煩惱重重,這要怎麼辦?那麼,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銷除。」
  • 《普賢行願品》: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
    《普賢行願品》:其人自見生蓮花中,蒙佛授記。深信、讀誦、書寫、受持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人,就可以看見自己從極樂世界的蓮花中化生出來。因為極樂世界只有男人,沒有女人,所以沒有父母胎生,而是從蓮花化生。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得到阿彌陀佛授記的人,在不久的將來當坐菩提道場,降伏天魔外道和魔軍後而成佛,成正等正覺,弘法利生,轉妙法輪。能讓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都發菩提心,隨著眾生的根性教化他們。
  • 誦持《七俱胝佛母準提大陀羅尼經》滅十惡五逆、增福增壽
    準提咒廣為中國、日本的佛教信徒所持誦,其咒語功德威力不可思議,在很多經典中也都有記載準提咒的廣大功德。據《七俱胝佛母準提大陀羅尼經》所記載,誦持準提陀羅尼能得到光明觸照,所有罪障,盡皆消滅,壽命延長,福德智慧增進,並得諸佛的庇護,生生世世遠離諸惡趣,迅速證得無上菩提的佛果。
  • 朝暮課誦白話解釋丨普賢十大願王
    念這一句的前,先要加弟子某某發願六個字,那麼就是念的人發的願了,更加切實了,功德也就更加大了。從這一句起,直到後邊的十者普皆回向,總共十句,叫做十大願王,出在華嚴經末後的普賢行願品上。是普賢菩薩教華藏世界的許多菩薩,同了善財童子,發這十種大願心,回向求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現在把這十句,定在朝課裡頭念,也就是發願求生淨土的意思。這十句發願的話,都是照普賢行願品上原來的文字的。一者,就是說第一種大願心。禮字,就是上邊講過的接足頂禮。敬字,是一心恭敬。拜佛全在恭敬,能夠誠心恭敬,那麼妄想自然可以息滅。妄想息滅,才能夠同了佛心相應。
  • 普賢菩薩講述,一切世界海的十種莊嚴 |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或以示現一切菩薩願海莊嚴。或以表示一切三世佛影像莊嚴。或以一念頃示現無邊劫神通境界莊嚴。或以出現一切佛身莊嚴。或以出現一切寶香雲莊嚴。或以示現一切道場中諸珍妙物光明照耀莊嚴。或以示現一切普賢行願莊嚴。 這世界海有十種莊嚴。一般所說的: 或者在一切莊嚴具(佛前的燭臺、花瓶、香爐等)中,生出無上巧妙的瑞雲莊嚴。
  • 佛雖然涅槃,但留下一部經,常誦此經不被惡鬼侵擾,沒有病苦折磨
    眾生不論男女,能誦讀此經一句一偈者,「眾邪惡鬼不得忌近」。佛即舉七佛名字。第一維衛佛。第二式佛。第三隨葉佛。第四拘樓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葉佛。第七釋迦牟尼佛。若有苦厄病痛者。便當讀誦此七佛名字。諸惡蠱毒悉皆消滅無能侵近。佛說此經已。復告阿難言。我今復憐愍眾生故。便當更說六神名字。一名波奈羅。二名迦奈羅。三名禪吒迦。四名勤迦。五名摩頭。六名摩祁。
  • 普賢行願品的四句秘密!
    這時他至誠皈依三寶,情況馬上逆轉,他不但沒墮落,還上升到更高層的兜率天。他是在定業快成熟時以至誠皈依三寶而淨除業力的。可見皈依三寶能淨治罪業。   在諸多對治力中,能從根滅除業種子的方法,就是證悟法無我。《業障清淨經》中講了一位比丘造了不淨行和殺母兩種重罪。後來他特別後悔、難受,像瘋了似的,從一所經堂跑到另一所經堂,從一座城市走到另一座城市。他在眾人面前說:「我毀滅了!我毀滅了!」
  • 來自龍宮的一部經典,諸經之王,讀誦書寫功德無量無邊!
    華嚴會上,普賢菩薩親告善財童子:欲成就如來無量無邊功德,應修普賢廣大行願。由此演說了一部含攝一切佛子行願精華的《普賢行願品》。自此顯密都遵修此經,作為成就菩提的圓滿正因,積資淨障的無上方便,回向功德的必修功課。
  • 《華嚴經》與普賢菩薩思想---李富華
    這時佛告訴普眼等:「普賢菩薩住處甚深不可說故,普賢菩薩獲無邊智慧門,入師子奮迅定,得無上自在用,入清淨無礙際,生如來十種力,以法界藏為身,一切如來共所護念,於一念頃悉能證入三世諸佛無差別智,是故汝等不能見耳」。眾大菩薩聽了佛的這一番話,一個個對普賢菩薩「心生竭仰,願得瞻覲」。於是「三稱」南無一切諸佛,南無普賢菩薩名號,「頭頂禮敬」。
  • 佛教:普賢菩薩留下的五道密咒,願您常持念,功德無量
    《華嚴經》乃是佛門八宗之一的華嚴宗的大經,這從宗門名字上就能看出,而淨土宗又是如今弟子數量最多的一派,為何這兩大宗門都對這短短的一章經文如此看重呢?此外本來以「苦行第一」在四大菩薩中聞名的普賢菩薩,就是因為這一品經文也留下了「願王」的讚譽,都有點像是來搶「大願地藏王菩薩」的名號的意思了,這又是為何呢?
  • 一念《楞嚴咒》 所有一切重罪輕障,一時都消滅(宣化上人)
    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那麼由他持咒之後,所有的一切破齋犯戒這一些個罪,也不管它是輕是重,就甚至於本來這四波羅夷罪是不通懺悔的,但是你一念〈楞嚴咒〉無論怎麼樣重的,不問輕重,這些個罪一時都消滅了,就像用滾湯潑雪,雪就都化了。「波羅夷」是梵語,此雲叫「棄」就是不通懺悔。前邊文說,犯罪無論輕重,都可以一時消滅。
  • 看完,你就知道〈楞嚴咒〉非誦不可!【楞嚴咒功德利益匯集】
    就因為這五比丘就是佛今生的親戚和宿世的親戚,所以佛先度五比丘,這叫「攝受親因」。令一切即便是佛的親戚而墮落小乘,學習小乘法的,聞著佛所說的秘密藏這個大乘法,不會生出一種驚慌恐懼。10. 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十方的如來怎麼成佛的呢?也就因為誦此咒心。怎麼叫「誦」呢?就是不照著書本子能念得出來,這就叫「誦」;你照著這個書本子來念,這叫「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