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熱愛我的家鄉,這一點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一帶一路」構想,使我的家鄉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乾淨整齊的街道,翠綠的林帶還有日子越來越富裕的家鄉父老,在外求學的我忍不住想哼一曲《誰不說俺家鄉好》,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因為自己是一個新疆人而自豪。
雖然新學期已經開始了,但回想起寒假生活,我還是會禁不住小激動一下。這個寒假大半的時光我都在最熟悉的新源縣天山街社區度過,我在這個社區管轄的小區生活了10年,生活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我很有歸屬感。
作為返鄉大學生到社區報到那天,天氣很好。一進門我就看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的一張張笑臉,冬日裡的寒冷瞬間被驅散,這裡就是我們的家呀。
1月29日那天,是這個寒假以來第一次參加社區組織的升國旗儀式,一大早過來感受著新疆獨有的大雪,白雪茫茫下,我們轄區的居民唱著國歌,神情肅穆莊重。升旗儀式結束後,我們大學生留下來,每個人帶著鏟雪工具來到一位老爺爺的院子裡,清掃院落並清理院子外的垃圾箱,我們的臉和手凍得冰涼,但是看著乾淨整潔的院落和老爺爺臉上的笑容,心裡暖暖的。後來每次升旗儀式結束後,社區的工作人員都會組織很多活動,十九大知識競賽、在社區義務勞動一周等,這個假期讓我感到充實和踏實。
2月13日那天的活動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那天社區組織在新源縣第一中學校園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趣味運動會,站在母校熟悉的校園,回想起當年為了夢想苦苦奮鬥的日子,時隔4年,作為返鄉大學生來到這裡,我的心中無限溫暖。
都說新疆的各族人民都是能歌善舞的,活動一開始就是返鄉大學生準備的舞蹈,隨後是「吉他王子」獨唱,感覺像晚會一般熱鬧。緊接著,社區工作人員安排了拔河比賽,這個拔河比賽的最大亮點在於全體女生和男生的較量,大家樂在其中,我連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最後勝利的歡呼聲從我們女生隊發出來,我們不禁長籲一口氣。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拔河的精髓就是「人心齊,泰山移」,做人亦是如此。我們新疆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奮鬥,我們的家園會越來越美,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趣味運動會的其他項目也同時進行著,我和我們小區的兩個男孩子參加了三人綁腿遊戲,好在我們稍微練習了一下後,掌握了技巧,哨聲發出後,我們三人很快領先了,獲得初賽的第一,緊接著決賽開始了,我們三個一鼓作氣,心裡喊著「12,12」,打著節奏,順利抵達終點,我們小區的所有小夥伴為我們吶喊,我們是冠軍了。
接著我又參加了跳繩比賽、踢毽子比賽,這場景仿佛回到了高中時代的大課間,永遠都不會累,永遠快樂。
文體活動基本結束,男女老少都加入其中,這氛圍給人一種其樂融融的感覺,活動結束前當然少不了音樂和舞蹈,《黑走馬》的音樂響起,大家手舞足蹈地跳起舞來,跳舞的有社區幹部的結對親戚、返鄉大學生、民警……在這個歡樂的日子裡,我們期待著春節的來臨。
「結親周」期間,我們家的親戚侯阿姨來家裡住,我感到特別開心。阿姨是一位高中老師,黝黑的長髮,中等個頭,一進門就向我們問好,母親和父親連忙將她迎進門來。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馬肉和那仁,吃完飯後,阿姨已經主動洗碗收拾家裡。收拾妥當,我們全家一起喝著奶茶,阿姨問我們生活上有什麼困難,母親笑著說「感謝黨和國家給予的好政策,我的大女兒在天津工業大學上大三,上學有補貼,小兒子即將面臨高考,就希望他也能考到一個好大學,越飛越高,我們就高興了」。聽到這裡阿姨似乎很動容,她告訴母親,弟弟在學習方面有困難,可以隨時來找她。
就這樣,我們在一起生活了一周,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如同一家人,阿姨在空暇時間給弟弟補習功課,也給我的未來指引方向。我也得知阿姨有一個和我一樣大的兒子,在北京讀書。
「結親周」就要結束了,阿姨離開的前一夜,我們吃了團圓飯,專門包了餃子,時間過得真快,短短一周,已經熟悉了在母親身邊忙碌的那個身影,心裡有說不出的不舍,走之前,她還邀請我們全家去她家做客。雖然不舍,但是我知道,我們還會再見面。
寒假就這樣過去了,這個假期在社區的組織下,我們提前體驗了承擔社會責任的感覺,因為「結親周」跟善良熱情的親戚侯阿姨結緣……新疆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我深感責任重大,如今,我唯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學好本領,才能更好地回報黨和國家對我的培養。
相信,下一個寒假,家鄉會變得更美好。
作者:力扎,天津工業大學大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