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打鐵還需自身硬,有貴人相助自然好,但自己還得有能力
文/芨芨草
因為爺爺沒有創過業,所以,和爺爺在一起喝茶聊天,很少提起「創業」這個話題。但昨天回來之前,我接了一個電話,是好朋友和我商量創業的事情,話題也就這麼扯起來了。
爺爺說,創業路上多磨難,沒有貴人相助,一個白板一樣的人想獨自成功,比登天還難。
我問怎麼才能得到貴人相助?爺爺說,這要分階段說,創業伊始、創業中和創業成功三個時期,最需要貴人相助。
我倒是很奇怪爺爺為什麼會懂得這些,所以請爺爺仔細講講。爺爺就說了。
首先,創業伊始,每個創業者都要遇到同樣的問題:經驗不足,資金不足,方向不明朗,這時候的貴人作用極大。
一般人的創業都是受別人的啟發,很難說你要做的,世界上沒有重樣的。自古三百六十行,幾乎囊括了世間所有的行業。因此,前無古人的行業,一般人也做不來。
受到別人的啟發,幹過的人即使沒有成功,也會有失敗的教訓。因此,第一個貴人就是在創業伊始能給你幫助的人。
可能是資金、可能是經驗,也可能是教訓。
這時候,教訓可能比資金和經驗更重要。
經驗有時可以在名人採訪中看到,但教訓沒人公開說出來。如果能給你講教訓的,那就是不可多得的貴人。他走過的彎路不再讓你重蹈覆轍,你成功的機率就大了許多。
因為,有些人就是倒在循環曲折的教訓之間,如你能受到點撥,輕鬆越過去,還有什麼比這更珍貴的嗎?
爺爺說,創業開始的貴人很重要,他能使你健康快速地走上正軌,而不至於傷痕累累。這樣的開始,即使後來不怎麼順利,也不至於很快倒下。
其次,創業中的貴人能使你繞過對手的暗礁,乘風揚帆而去。
創業有了一定的基礎,不代表可以鬆口氣了,這時候其實是最危險的。
從創業伊始到創業有了一定的成績,前面遇到的任何人,簡單說有三類:一類看你一眼,擦肩而去;這屬於毫不相干的人。第二類看你一眼,說兄弟,你不應該這樣做,這個地方應該這樣;這屬於想幫你的人。第三類看你一眼,咬咬牙;這屬於想「整死」你的人。
三類人中,第一種自不必多說,今天是路人,明天依然是路人,擦肩而過後也許再不相見;即使見到,還是路人。第三種想整死你的人會成為你的夢魘,這是你甩不掉的「魔鬼」。只有第二種人才是你的貴人。或許他有他的私心,幫助你是為了得到他的目的,比如,看你和他合作有利可圖,故而拉上你。也許最後他兼併了你,這也沒關係,至少他在你創業中拉了你一把。
能被人兼併,也是成功的。至少你有價值可以利用。
爺爺說,這時的貴人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第三,是創業成功後的貴人,這時的貴人能使你扶搖直上。
前兩個貴人的出現,可能都是偶然,但成功後貴人再出現,一定是有預謀的。
比如,2018年去世的嘉禾公司老闆鄒文懷去世,就讓很多影迷知道了他是誰:他是嘉禾的創始人,先後栽培過李小龍、成龍、張曼玉、李連杰等人,算得上是娛樂圈眾多大咖的貴人。
單就李小龍來說,鄒文懷先生就是他的大貴人。
當年,李小龍在美國已經成名,算是成功人士了,但真正讓他被全世界華人認識,就是因為鄒文懷用高額的薪酬將李小龍請回香港拍《唐山大師兄》,從此才有了李小龍的輝煌。
不可否認,鄒文懷請李小龍,是為了自己的嘉禾公司,但誰又能否認,他是李小龍的大貴人呢?
因此,爺爺說,人的一生,要做點事情離不開貴人相助。但貴人不會到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乞丐就幫他創業。你之所以被貴人看上,想伸手拉你一把,還是要有一定的優勢。「打鐵還需自身硬」,沒人在蓋房子的時候用椿樹當大梁,因為那只能是房塌屋倒的結果。
貴人常有,而值得貴人扶掖的人不常有。這一點,很少有人能想到。
爺爺總結說,與其責怪自己沒有貴人助,倒不如先低頭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這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有貴人相助自然好,暫時沒有也不要沮喪。因為不管你是否努力,貴人都在那裡等著助人,至於為什麼是別人不是你,這是你應該考慮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