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我買的保險能抵稅嗎?快來教教我呀!
Enenen…首先,很遺憾的告訴大家,不是所有保險都能抵稅。
更遺憾的是,絕大多數商業保險,都不能抵稅, 當下只有三類產品可以抵稅。
稅延養老險、稅優健康險和企業年金。
先來嘮嘮「稅優健康險」,又稱福利險。
從2016年開始,就有30多家保險公司開展稅優險業務,但一直不溫不火。
原因很簡單,這款保險屬於國家福利,保險公司不賺啥錢。
業務雖然在做,但不願意花力氣推廣。
稅優健康險之所以叫「稅優」,是因為買保險的錢,可以用來抵扣個稅。
但是節稅額度不算高,大部分工薪階層,一年能省200-400元左右吧。
具體來說,稅優健康險是指針對16周歲以上、未滿法定退休年齡,且連續納稅滿一年的人群,一年繳費最低2400元的醫療險。
它有兩個帳戶,風險帳戶(用於醫療保障)+萬能帳戶(有保底利率),相當於醫療險+萬能險。
扣除用於醫療保障的保費後,剩餘保費自動轉入萬能帳戶強制儲蓄,退休時可以取出來。
針對健康人群,一般年度保額為20萬,累計保額為80萬 。
不過每年最低2400的保費,的確不便宜。
而且萬能帳戶很雞肋,保底利率很低,遠不如銀行理財。
所以很多人只願交納風險保費,不願交萬能帳戶保費。
不過優稅健康險的亮點在於保障全面。
首先保險條款裡明確寫明:保證續保到法定退休年齡。
作為醫療險,非常少見,大部分醫療險都不保證續保。
其次可帶病投保,只是保額會降低。
一般年度保額為4萬,累計保額15萬。
對於因身體原因無法買保險的人來說,簡直是血賺。
接著0免賠額,社保範圍內100%報銷,社保範圍外報銷80%。
最後就是無等待期了。國家福利,就是任性…….
然而很遺憾,還真挺難買。首先,工資得達到5000元的個稅起徵點。
其次,很多保險公司目前只走團體通道,人買相當麻煩。
我問了幾個買過的讀者,投保體驗,確實一般般。
三再來看看稅延養老險。
稅延,不是不交稅,而是延期交稅。
大白話講,現在的稅國家先不收,先借給你買養老保險,等到未來領取時,再交稅。
能省多少稅呢?繳納保費時,你想繳多少沒有限制,但抵扣稅款有限制。
抵扣額度按月工資6%計算,最高不超過1000元,每年就是1.2萬。
領取養老金時,25%是免稅的,剩餘75%按10%交稅,相當於稅率7.5%。
我國實行7級累計稅率制度,分別是3%、10%、20%、25%、30%、35%、45%。
所以,只要是適用稅率為10%的人,也就是月應納稅所得額在3000以上,購買稅延養老險都是划算的。
但是,稅延養老險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
暫時只在上海、福建、蘇州工業園區試點,其他地方還要再等等。
最後是企業年金。企業年金,是企業為職工在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再提供的一份養老金,繳納費用由企業和員工自行商定。
一般來說企業繳費不超過工資的8%,企業和員工合計繳費不超過工資的12%。
在「五險一金」的基礎上,額外再支付企業年金,對大多數企業來說,負擔可不輕。
而且企業年金沒有強制性,目前只有效益非常好的企業才有這種福利企業年金一般是找保險公司定製的,由保險公司拿去投資。
按照保守的收益率來算,幾十年下來也很可觀了。
一般公司繳費是個人繳費的2倍,有的土豪公司甚至3、4倍,公司繳費比例高,折算下來收益也會更高。
但是,這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企業年金也被稱為「金手銬」,也就是說,這筆錢並不是馬上就能給到。
只有在公司工作一定年限之後,企業繳納的部分,才會陸續的劃轉給員工。
不過也不必擔心公司會一直拖著不給,國家規定最長不超過8年,放寬心。
一般只能在退休後領取,領取方式和養老金是一樣,還是蠻方便的。
至於怎麼抵稅,這個不用操心,公司有會幫你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