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如今隨著物價的不斷上漲,人們的消費水平也隨著物價的上漲而逐年提高,往前幾年,一個家庭供一個大學生上學,家長給每月給1000元的生活費已經算中等水平了,到了今年也就是2020年,家長每個月給1200元或者是1500元孩子都嫌少了,這就使得許多家長感到頭疼,特別是家庭條件一般的。有網友表示:一個月1500的生活費都算節省的了,那麼當今大學生的生活費都用在了什麼地方呢?家長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才合適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
專業教育機構針對大學生消費數據調查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9大學生消費理財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校大學生每月平均開銷達到了1197元,其中不包括學費與家庭到學校往返的車費。由此看來當代大學生生活費的開銷平均水平在1200元左右,為什麼網友說給1500元還不夠用呢?原來有眾多的大學生在生活費不夠用的情況下,會選擇超前消費。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針對大學生的「雙十一」網購話題對全國1008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數據顯示有接近90%的受訪學生使用分期付款進行超前消費,其中超前消費了300元以上的佔60%左右,可見1200加上300就是眾多網友們說的1500了。
生活費都花在了哪?
為此筆者特地的訪問了湖南某所大學的學生,受訪的十名大學生中,最高生活費為2000元,最低的為1200元,特別是臨近期末考試,大部分的學生會選擇在食堂吃,因為他們覺得食堂的飯菜總體要比外面餐館的飯菜安全些,不想在考試的時候拉肚子。
問:一個月1500的生活費夠不夠用?
受訪的一位何同學說:「這個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學校食堂的飯菜都開始漲價了,一個菜比以往的時候高出1—3塊錢,一個月1500勉強夠用吧。」
問:你一天光在吃的方面要花多少錢?
龍同學:「我每餐點個兩葷一素就夠吃了,中、晚飯平均下來要10塊錢,現在大部分的課都停了,就沒有平時上早自習起來那麼早,白天起床大概都10點多了,整理一下東西,洗漱一下都接近11點了,所以中、早飯一起吃,下去出去買點水果、奶茶什麼的,大概要30多。」
問:那你的生活費都花在哪兒了?
李同學:「每天大概要花30以上在吃的上面,網上買一些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平均一天要花20多,總體一個月要1600吧,感覺都沒有用什麼錢就沒了。我家裡一般給我1500,不夠的話頂多會加那麼100到200,有時候錢不夠花就先用花唄消費。」
不過當代大學生在學習上的花費也是佔相當大的一部分,雖然各個高校的資源已經非常豐富了,不過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少學生會針對自己的情況來滿足自己的學習要求,例如:在網上購買四六級相關的模擬卷、模擬題,期末複習資料等,條件好一點的學生會到校外報名各式各樣的培訓班。加上這些方面的消費,生活費就遠遠不止1500了,例如吉他、舞蹈、繪畫、計算機培訓、會計、公務員等培訓報名1個以上開銷就已經過千了。
根據筆者的調研,總體而言當代大學生月生活費大概在1200—1500,就已經能滿足生活、學習和部分娛樂的消費了。那麼你在大學裡一個月生活費要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