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韓關係回暖之際,韓國年度音樂頒獎禮Mnet亞洲音樂大獎(簡稱MAMA)作為亞洲最大規模的音樂頒獎盛典,本將在12月初在中國香港舉辦,但是因為一場「大風波」受到了中國網友的一致抵制。在MAMA官網的投票頁面(包括中文、韓文、日文、英文頁面)公然把港澳臺均作為國家對待,全然不顧「一個中國」原則 。雖然,事後MAMA官方立即進行了道歉。
但是更讓人生氣的是,道完歉後,投票頁面卻沒有什麼變化,韓國主辦方依然我行我素。網友對此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口誅筆伐。
韓國人就是愛搞小動作,特別是在面對中國時。
比如,就在上個月剛剛結束的短道速滑世界盃荷蘭多德雷赫特站的比賽上,中國多名選手又一次幾度遭遇韓國隊「黑手」的襲擊,至今沒有得到韓國方面的任何回復。最明顯的一次是,韓國隊友企圖利用交接棒之際,將已經退出比賽的隊友推到中國隊的道上阻擋中國隊的超越,雖然最後自己吃了一個大跟頭,但是卻直接影響了中國冠軍地位。
這些事情,看似很小,但是卻映射出了中韓兩國近些年來的實力位置的真實轉變,由此導致的韓國人心理失衡。
說白了,韓國還是那個韓國,但中國早已不是那個中國:
2000年的時候,韓國GDP達到了3.88萬億人民幣,而中國僅僅10.03萬億人民幣。一個人口不超過5000萬人口的國家GDP大約佔12億人口中國的38.7%。2016年,中國GDP為74.41億人民幣,而韓國僅為9萬億左右,將近韓國的9倍。作為一個半島國家,十多年前俯視中國這個貧窮的鄰居,如今卻不得不依賴於中韓貿易來維繫自己微弱的經濟增長。
再直白點說,即便是韓國實現了經濟翻倍增長,很大的原因也是中國大陸今年來的飛速發展,和臺灣與大陸貿易關係的不太緊密的原因。
有人說,日益增強的國家實力會助長民族主義的抬頭。但是中國人擁有勤勞、勇敢、智慧等優點,憑藉雙手讓自己傲視世界民族之林,這種民族主義是給人以自豪而非殘暴印象的,顯然不同於以往通過侵略、擴張、掠奪導致的民族主義抬頭。
一個人憑藉自己的真本事和公平競爭取得了勝利,那麼就應該獲得更加良好、優異的地位來讓自己舒服過日子。
很多年來,韓國一直是處在傲視大陸的視角上,但是如今的中國卻將目光鎖定在全球戰略上,韓國只不過成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很少的一份子罷了。說得難聽點,我和你做生意可以,你讓我不爽了,我和別人做生意也是同樣如此,絕對不會虧本。這是因為中國的經濟地位變了,變得更積極、更主動且具備全球戰略引導資格,這裡我說的並非是軍事戰略而是經濟戰略—— 「我做了一鍋好菜,全球人都能吃,但是都得和我一起從鍋裡撈肉」,所以韓國想要繼續維持自己的姿態,去俯瞰大陸或者輕視大陸,代價明顯將是不菲的。
想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中國近年來在軍事領域/地緣政治領域的真實變化:
朝鮮半島問題原本是兩極地緣政治的危險產物,但是蘇聯倒臺後,就基本成了中美俄日韓朝一場誰也不能輸的比賽。雖然冷戰時期有更高的核危險,但是現在對於各方來說,比以往變得更加敏感了。五大國各有各的小心思,互相不能得罪恨了,還不能輕易讓對手撈走好處。比如,韓國就是處在中美中間最煎熬的一個,親中國肯定不行,都信美國也不太好。
但是,隨著中國國力不斷地提升,遼寧艦、國產航母001A及055型萬噸驅逐艦、殲20等威懾性武器接連服役的消息的傳出,全面改善了中國在亞太地區及周邊海洋的實力,這讓美國深深感受到壓力而不得不培養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國的海軍來聯合圍堵中國海軍。顯然,繼續選擇培養第一島鏈(韓國、臺灣、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區)對美國來說,沒有太大的價值了。總不能真的給韓國弄出幾艘跟日本、印度一樣的大型/偽航母?那就真是韓國堵中國道路之前,早被朝鮮給掀翻了。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韓國想要在中美之間漁翁得利的想法會越來越難走。美國所能給予韓國的幫助會變少,而中國給的地緣政治壓力會明顯提升。雖然中國人民不能體會到韓國人的這種辛酸,但是從此次MAMA官網受到抵制和前一輪長達一年多的「禁韓風波」來說,中國人已切身感覺到:絕對是韓國依賴於中國發展,而絕非中國依賴於韓國才能過好日子。
但是,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和和氣氣的生活下去顯然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中韓兩國算作近鄰,最起碼現在到以後都還沒有搬家的打算。即便是搬家了,也是搬得更近了。這裡並非想要一味推崇的抵制韓國,但是中國人希望有些國家能夠認識到,這個世界是變化的,國家的強弱也並不是唯一的。中國所走的是一條和平、友好的命運共同體的道路,這是由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很多朝代更替講述了一條真實的道理決定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傷害是長久的,和平給人民帶來的幸福也是長久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希望國家是因為和平而偉大,而不是憑藉戰爭雄霸天下。韓國和中國本是近親應當互幫互助。古代,韓國人以打退中國人為榮,其實說白了中國人壓根不願意要那塊嘎啦地方。打仗也大多是韓國不交人頭稅,皇帝氣不過就去打一下。但實際上,中國人對本土有很深的鄉土情懷,有誰願意打下一塊漁民的地盤,自己牽家帶口搬離有麥子地可種的故鄉呢?說白了,打下韓國也沒人願意去啊。所以說,韓國對於中國來說,不是敵人,僅僅是「你大一點,我小一點」的期望相安無事的鄰居。
再來說說,此次MAMA官網對中華圈的劃分,體現了一種不理性、不成熟的做法。當然,我們希望這僅僅是個例,我們屬於同一片天空之下,臨近同一個海洋,近鄰之間有小矛盾,吵吵鬧鬧是難免的,但是有些底線是無論如何都需要各自克制的。中國的這條底線很明確:我們的雞一根毛都不能少。而韓國人的底線,只是那南北之間的「和平」期望。這一點上,中國毫無疑問做到了!無論是六方會談還是危機處置,中國人一直堅守近鄰的和平守則。
但是,現在我們是應該告訴住在海的另一邊的鄰居我們自己的底線了: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作者:弘毅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