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擴張之路:投資文體、地產、物流項目超383億 盈利、償債靠「賣...

2020-12-23 同花順

  近日,蘇寧的債務問題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據搜狐財經統計,蘇寧系一年內到期的債券規模超223億。昨日,張近東、張康陽質押蘇寧控股全部股權給淘寶一事,更加深了市場對蘇寧資金鍊問題的擔憂。

  今年11月以來,蘇寧易購(002024)累計斥資30億進行債券回購,以提振消費者信心,並針對「資金鍊崩盤」傳言兩次發聲否認。然而收效甚微,蘇寧債券連續多日陰跌,難掩頹勢。

  據統計,2013年至今,蘇寧通過「買買買」在百貨、文娛、體育、地產、物流等領域的投資支出高達383億元,而激進擴張的資金基礎或來自大舉借債。

  在償債和帳面盈利的雙重壓力下,蘇寧易購不得不通過股權投資、增資擴股、出售門店等資本手段來粉飾業績。

  投資文體、地產、物流等項目支出達383億

  起家於零售業務的蘇寧,近年來追求多元化發展,將業務分支延伸至金融、地產、物流、文體等領域,先後通過「買買買」將37家萬達百貨門店、家樂福中國80%股份收入囊中,投資PPTV、龍珠直播、國際米蘭等文體項目,同時不斷開發蘇寧酒店、寫字樓等商業地產項目。

  據統計,僅2019年,蘇寧就相繼完成了對Kakogawa、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6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合併。

  蘇寧易購2019年報

  2019年2月12日,張近東宣布收購37家萬達百貨門店,此次收購共斥資27億元,被蘇寧視為其在全場景智慧零售布局的重要落子。

  收購萬達百貨業務為蘇寧易購當年帶來了14.02億元的商譽,而截至今年6月底,蘇寧易購財報顯示,蘇寧易購持有的萬達百貨100%股權已被蘇寧全部用於借款質押。

  四個月後,蘇寧易購在消費場景布局中再落一子,宣布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家樂福中國2019年四季度實現盈利898.28萬元。

  2019年10月22日,蘇寧易購斥資8.39億元完成對6家資產管理公司100%股權的收購。

  數據顯示,2019年蘇寧易購開展對外股權投資,收購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股權等投資活動,及加強倉儲、自建店物業的建設,由此帶來報告期內投資活動現金流淨流出208.71億元。

  除加碼百貨門店等線下零售網絡外,為了豐富業態,蘇寧易購還創新性地推出了「蘇寧極物」「蘇鮮生」「蘇寧小店」「蘇寧零售雲」等業態,品類涉及母嬰、生鮮、3c、快消等眾領域。

  而由於激進擴張導致在選品、定價和地理位置上不具優勢,成立於2016年的蘇寧小店由於連續虧損,已於2019年6月被上市公司剝離出表。

  此外,為了加強在物流領域的業務發展,蘇寧子公司蘇寧物流於2017年斥資42.5億元,完成對天天快遞的收購。

  被蘇寧收購後的天天快遞,仍處於虧損中,且虧損逐漸擴大。2017年和2018年,天天快遞分別淨虧損5.81億元和12.97億元,到2019年,虧損額擴大至17.86億元。

  除傳統零售業務投資外,蘇寧易購還將跨界發展的觸角延伸至文娛、體育領域。在更早的2013年,蘇寧斥資2.5億美元收購PPTV;2016年,蘇寧先後以19.6億元收購義大利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68.5%股權,以3.2億美元收購龍珠直播。

  2017年,蘇寧戰略投資恆大地產200億元,寄希望於在恆大重組上市後,通過出售股權獲得豐厚回報以償還自身債務,最終因恆大地產回A失敗夢碎。

  作為蘇寧集團業務版圖中的重要一枝,蘇寧置業不斷通過拿地,開發星級酒店、寫字樓等商業地產項目。而就在12月4日,張近東已將其持有的蘇寧置業65%股權質押給了淘寶中國。

  僅就上述投資項目計算,蘇寧近年來在物流、文體、零售百貨等領域的投資支出達382.77億元。

  償債、帳面盈利靠「炒股」

  那麼,蘇寧激進擴張的錢從何而來?

  蘇寧易購和蘇寧電器的現金流狀況並不樂觀。截至2020年9月30日,蘇寧易購總負債1361.40億元,期末現金餘額136.27億元,貨幣資金308.37億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蘇寧電器的總負債高達3002.89億元,而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247.96億元。

  實際上,蘇寧易購瘋狂擴張業務版圖的基礎並非源於自身資金投入,而是通過大舉借債實現。

  截至2020年9月30日,蘇寧易購短期借款增長超48%。據數據,蘇寧易購目前共存續債券13隻,存量規模共計138.91億元。其中,共有5隻債券將於明年11月16日之前到期,一年內需償還的債券規模達65.25億元。

  蘇寧易購之外,蘇寧電器半年內也面臨超158億的債券回售壓力。照此計算,蘇寧易購和蘇寧電器在接下來一年內到期的債券總額超223.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主體蘇寧易購自2014年以來,扣非後淨利潤連續6年為負,截至今年9月底,蘇寧易購累計扣非淨虧損達109.92億元。

  而帳面上卻始終保持了盈利,主要得益於蘇寧易購通過股權投資、蘇寧金服增資擴股、出售子公司股權等資本手段獲得的收益。

  2016年,蘇寧以140億元,按照81.51美元/股的價格,投資認購阿里巴巴增發的普通股股份,完成後佔股約為1.09%。

  後蘇寧於2017年12月、2018年5月、2018年12月分三次售出其所持的阿里股份,分別實現淨利潤32.5億元、56.01億元、52.05億元,累計實現淨利潤高達141億元。

  此外,蘇寧易購還通過轉讓蘇寧小店股權,增加淨利潤34.28億元;通過蘇寧金服增資擴股,給上市公司帶來約158億元的投資收益。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hb

相關焦點

  • 對外投資5年增179倍,利潤靠賣資產,蘇寧會從「買」到「賣」嗎?
    但是,細看蘇寧易購的營業數據和未來的償債壓力,「缺錢」並非空穴來風。除了上市公司蘇寧易購,其母公司蘇寧電器集團的債務也密集到期。 近年來,面臨主營業務下滑的壓力,蘇寧的對外投資卻出手闊綽,廣泛布局於網際網路、地產、體育等產業。蘇寧的錢從何而來,又流向何處?
  • 彎道籌碼:物流地產的正反面
    近年來,由於看好其土地資源、高投資回報等優勢,物流地產成為意圖實現彎道超車的房企爭搶的賽道。然而在硬幣的另一面,隨著競爭的加劇,電商平臺自建物流興起,回報周期綿長帶來的盈利挑戰也愈發明顯。資本競逐物流賽道遠洋集團在物流地產的排兵布局始於2017年底,繼率先在嘉興南湖實現「破局落子」後,其陸續在天津、武漢、西安等熱門城市布局11個物流地產項目。
  • 阿里看上了蘇寧什麼?蘇寧打包賣身給了阿里,阿里得到了什麼
    那年,蘇寧打包賣身給了阿里,阿里成為蘇寧的第二大股東。男主角對女主角說,如果五年之後,你還未嫁,我還未娶,我們就在一起吧。串臺了。2016年,騰訊阿里紛紛追逐「新零售」概念,大手筆投資線下商超。蘇寧雖然淨利潤看似不錯,但2015年以來的扣非淨利潤一直虧損,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製圖:星空大數據扣非淨利潤虧損,意味著公司的核心業務並不盈利,賺錢靠的不是賣貨。那靠的是什麼?
  • 一文讀懂物流地產,現狀、趨勢、倉儲盈利分析、投融資模式……
    《中國物流地產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我國目前大約為5.5億平方米的倉儲物流面積,但現代化物流設施僅為1.1億平方米,佔比僅為20%;尤其人均倉儲面積約為0.41平方米,僅為美國的1/13,相差巨大。
  • 致敬蘇寧27年:從家電連鎖向全渠道零售巨頭的轉型之路
    當前蘇寧PS估值水平僅為0.7X不到,盈利後估值水平有望提升至1X PS以上,物流、金融資產仍有200-300億以上的價值,物業重估價值豐厚,當前市值正處在盈利前的估值低點。  扣點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平臺業務的盈利能力,其主要取決於(1)用戶規模、(2)賣家數量。用戶規模越大賣家支付意願越強。此外賣家過多會使平臺效率偏低,當前天貓用戶4.9億,平臺賣家超10萬;京東用戶規模2.3億人,平臺賣家12萬,單賣家對應的用戶數顯著少於天貓。京東相對於天貓的優勢在於通過自建物流等戰略保障了服務體驗,向平臺商家收取的較高的扣點率。
  • 正略諮詢:物流地產-普洛斯發展之路
    1998年7月,公司改名為普洛斯信託公司,並專注於當時美國經濟高速發展下需求量很大的物流地產。成立不久後,普洛斯趕上了好光景,借著當時美國席捲全國的REITs熱潮迅速發展,並在1994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插上資本之翼的普洛斯一飛沖天,一方面通過各類兼併收購壯大自己,另一方面則借著美國跨國企業客戶在全球擴張的機會,把自己的足跡踏向全世界。
  • 從萬達百貨到家樂福中國 蘇寧的投資邏輯是什麼?
    以「零售」為核心的投資邏輯蘇寧的對外投資是從2016年開始加速的。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三年多來蘇寧對外投資項目超過30個,總規模可能已經突破萬億。其中既包括對阿里巴巴、易果生鮮、辣媽幫等電商領域的投資,也在商業地產方面有廣泛的布局,包括200億投資恆大地產、95億入股萬達商業、出資98億成立恆寧商業等重磅級投資。從2018年開始,蘇寧對線下零售企業發起進攻,最近的三筆收購迪亞中國、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都是這個方向。除此之外,蘇寧在物流領域也不乏大手筆的投資。
  • 從萬達百貨到家樂福中國,蘇寧的投資邏輯是什麼?-虎嗅網
    從2017年啟動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以來,蘇寧明顯加大了對外投資的力度。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11月以來,蘇寧累計完成了十多個項目的投資,投資總規模接近700億元。其中,不乏萬達商業、迪亞中國、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這樣的「大手筆」案例。
  • 前首富「血虧」,投資汽車卻負債纍纍,靠賣地產項目緩解資金壓力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面世,包括格力董明珠、恆大許家印、融創孫宏斌以及樂視的賈躍亭等企業家,紛紛跨行業實現自己的「造車夢」,但是在現實面前,董明珠、孫宏斌以及賈躍亭紛紛敗下陣來,只有恆大地產老闆許家印,靠著財大氣粗的到處收購,一口氣研發出6個款式的新能源汽車——恆馳汽車。
  • 蘇寧「缺錢」迷局:1年內需還債近400億
    圖源:東方IC 30秒快讀 1、算一筆帳,蘇寧要在1年內還債近400億。 2、一切早有跡象,連續6年,蘇寧不斷「賣子」。2014年,通過賣門店蘇寧獲益19億元,2015年賣門店、PPTV股權獲益17億元,2016年賣倉儲、子公司京超蘇寧電器獲益18億元,2017年、2018年則通過賣出阿里巴巴股份分別獲益43億元、139億元。 3、蘇寧如何渡過難關?找到自救之路或等待阿里救援。回顧過去10年,轉型新零售,張近東直言,蘇寧做了很多超前投入。
  • 萬科物流地產野心:攜手普洛斯做世界第一
    3年前,萬科將普洛斯視為其探索物流地產的老師;3年後,萬科即將成為普洛斯的第一大股東。今年7月14日,萬科、梅志明、厚樸投資、高瓴資本、中銀投組成的中國財團與普洛斯發布聯合公告稱,該財團與普洛斯董事會已就全面私有化新加坡上市公司普洛斯達成一致,交易收購單價為每股3.38新加坡元(約16.67元人民幣),交易總價約為159億新加坡元(約784.41億元人民幣)。
  • 張近東抵押蘇寧全部股權?這遠非外界說的那麼簡單
    蘇寧上現在還沒有任何債券違約的消息,但是蘇寧電器在沒有收回給恆大的200億戰投款還追加200億投資後,市場對於蘇寧系的償債能力十分擔憂。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截至2020年6月末,蘇寧電器總債務約3000億元,有息債務近1800億元,其中短債佔比高達76%。而且,這些超過千億的短債即將迎來償債高峰。
  • 普洛斯 150億物流基金的「左右手」
    來源: 觀點地產網對中國市場頗為鍾情的普洛斯繼續拋出大手筆。11月29日消息,普洛斯與多家中國領先的機構投資者聯合發起設立新的收益型基金,該基金的投資規模為150億元人民幣,約合21億美元,將用於在中國投資已完工且穩定運營的現代物流資產。
  • 蘇寧、萬科紛紛加注 高標倉究竟是門什麼生意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報 記者 饒賢君 電商平臺在「送達時間」上的競速、新零售概念的逐漸落地,催生了物流倉儲基礎設施全面升級的迫切需求,隨之而來的是,蘇寧、京東、阿里等電商,萬科、平安不動產等物流地產開發商,寶灣、宇培等傳統物流倉儲企業,一同站在了「高標倉」這一新賽道上。
  • 乾貨 | 蘇寧敢花48億收購家樂福, 全靠這群人
    超實用財報解讀方法及四大求職攻略1G+財務分析教程與方法全部推文福利,每周統一發送至Uni會員郵箱 近日蘇寧易購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人民幣的等值歐元現金,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 3億債務違約發酵:銀億股份賣股求生|債券|股權|中弘股份|債轉股...
    相比恆盛地產、中弘股份,銀億股份的資產重組之路或許更為順利。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多元化業務沉澱了過多資金,是導致銀億股份債務違約的主要原因,此外,非房地產業務拖累了房地產板塊業務。據其透露,目前銀億股份各地分公司正在做回撤(包括裁員、賣項目),進行戰略收縮。
  • 蘇寧易購:渠道+供應鏈+物流 全場景零售大有可為
    來源:紅刊財經近十年來,電商勢頭正勁,但進入2020年,國內移動電商活躍用戶數接近10億,行業用戶規模無疑接近天花板。隨著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電商進入用戶精細化運營時代,擴充商品生態成為關鍵。縱覽市場,大部分電商在品類擴張之路並不順利。
  • 零售行業一周大事丨阿里戰略投資蘇寧體育;雅堂小超創始人自首
    大事件阿里戰略投資蘇寧體育7月19日下午,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宣布,阿里巴巴戰略投資蘇寧體育。此外,優酷將推出全新「優酷體育頻道」,由優酷和PP體育聯運,進行布局全面的體育數字內容矩陣。
  • 中海地產:昔日地產盈利王的「是」與「非」
    1998年金融危機,中海由於發展模式太過激進導致資金鍊緊張,疊加金融環境的動蕩,市值從超340億港元驟降至43億港元,從此拉開了以「開源節流、增收節支」為主題的三年調整期,內部確定了淨借貸比率不超過40%的紅線等審慎嚴格的發展策略。
  • 弘陽地產全國化擴張進入加速期 IPO募資17億港元「儲糧」
    原標題:弘陽地產全國化擴張進入加速期 IPO募資17億港元「儲糧」   ■本報記者 王麗新   在融資多渠道收緊、去槓桿持續進行的背景下,融資難已經成為部分房企衝刺規模、擴大土地儲備的「攔路虎」。7月12日,弘陽地產成功敲開資本市場大門,於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