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好友之間不要說的三句話
我們這一生會認識成千三萬的人,而最終稱得上親密好友的不過百人。
有人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現實是很多人看上去朋友很多,卻沒有知心的,這在於普通朋友有些話說得,親密好友,這些好不一定說得。
這些話,你也許在無意中說話,也許還在說,興許這是你獨具個性的口頭禪,但是它的確是一劑毒藥,如不意識到危害,一輩子難選知心夥伴。
很多人以為越是親密的好友,越是無話不談,這句話不是完全正確的。有三句話,再親密也不能掛在嘴邊。
好吧,你贏了
好吧,你贏了。一句看上去十分豁達的話,把自己置身於更高的位置,自以為情商頗高,實則情商低下。
你有沒有對朋友說過這句話?
一個月前,一次朋友聚會上,朋友阿梁和石頭本來聊得好好的,突然阿梁說了一句「棒棒」,這讓石頭聽得雲裡霧裡,他問道:「啥是棒棒呀?」
阿梁聊得開心,被突然打斷有些不樂意,嚴肅的說:「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在裝怪?」
石頭認真的說:「我是真不知道,才問你,你要知道,你知道的東西我不一定知道.....」
沒等石頭說完,阿梁打斷道:「好吧,你贏了」。
現場氣氛一度的尷尬,好好的一次聚餐,最終不歡而散。
經歷此事後的阿梁與石頭從原本無話不談的朋友變得小心翼翼的相處,表面上看不出異常,實際上友情已經碎裂,感覺就差互相拉黑好友了。
一句「好吧,你贏了」看上去十分巧妙的結束了話題,實則沒有給對方繼續談下去的機會,這樣的話比「閉嘴」要厲害百倍。而說話的人,看上去不爭不辯,實際上沒有半點涵養。
「好吧,你贏了」這句話應該是對陌生人或普通朋友說的,旨在終結垃圾的爭吵時間。可是用在親密好友間卻變了味道,好朋友就應該是傾訴心腸,而非一言不發。
「我認輸」、「好吧,你贏了」都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我認輸往往帶著戲謔的玩笑意思,而「好吧,你贏了」淡定而真實。
親密好友從來不爭輸贏,不在乎對錯,哪怕爭吵,也比不說更強。
你管得著嗎
你管得著嗎?一句義正言辭的問話,說話者往往歇斯底裡或者沾沾自喜,這樣的話也是不應該在親密好友間說的。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聽到了這樣的話,有時候是女主角發瘋似的對著男主角吼道「你管得著嗎?」這樣的結局,往往男女主角會產生矛盾,繼而更加親密。
然而這僅僅是電視劇裡面的童話故事罷了,在一些影視劇中,這樣的結局也是不太好的。親密的人之所以親密其實就在於對方「管得寬」,而被賦予管得寬這個權利,是十分令人高興的,因而被管者和管人者會越來越親密。
親密的人,無論是正在戀愛的情侶還是同性朋友,「你管得著嗎」這樣的話都是不能說的。
這句話好像是畫地為牢,有一種閉關鎖國的風採,就像小學生在桌子上劃出一道豎線,彼此不能跨過一樣,或許又是古代的「斷袍」,交情很深的人就此分道揚鑣。
「你管得著嗎」的言外之意是「你不管不著」,也就是說這個人不夠格,想起小時候有些調皮孩子也對父母說過,然後挨一頓胖揍,因為父母是肯定會管你的,可是朋友不一樣,你說他管不著,他也許就真的散手了。
的
陌生人之間是有距離的,很多人會覺得超過一定的界限會讓人不舒服,朋友間也會這樣的界限,只是界限相對較小,親密好友就沒界限了嗎?並不是,親密好友自然也有界限,但是往往不流露於言語。
太過自由的情況,有時候,讓別人管管,也是極幸福的。
你說的都是些廢話
「廢話」、「都是廢話」。聽上去怎麼那麼熟悉,如果說「傻瓜」、「笨蛋」還只是打情罵俏,那麼「廢話」則是狠狠的鞭擊。
這就好比兩個人對話,對方說得天花亂墜、眉飛色舞之際,你來了一句「說的都是廢話」,這不僅否定了對方話語的價值,更否定了這個人的價值。
愛因斯坦說在火爐旁跟一個美女坐了一個小時,感覺像過了一分鐘。同樣,如果說對面是個美女,哪怕她不說話也不笑,有的人就已經心生蕩漾了吧。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哪怕說句「哈嘍」都會讓人心跳加速。
所以,「廢話」不是對話語的否定,是對一個人的否定,如果你真的重視這個人,哪怕他喋喋不休的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你也會覺得動聽。
事實就是如此,「廢話」意味著不懂傾聽,不在乎,過於高傲。
在有的時候,覺得別人說的話是「廢話」是因為這樣的話不好聽,但是如果你三番五次的聽到類似的廢話,你就得思考一下自己的原因了。
俗話說「良好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有時候,別人說幾句不好聽的話,也是對自己人生的恩賜。
另外,有些話我們可能已經聽過千遍萬遍了,可是,重點是你做到了嗎?如果你總是左耳進,右耳出,那這樣的話是你人生的鞭策,而非多餘的廢話。
寫到最後:
我們都渴望擁有像俞伯牙和鍾子期那樣的友情,我們用「高山流水」這樣典雅的成語去形容。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很難遇到這樣的情誼,有時候,即便你遇到這樣真摯的友情,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你說了類似於「好吧,你贏了」、「你管得著嗎」、「你說得都是廢話」這樣的話語,繩子都難以捆住你們的親密關係。
越是親密,有些話則越不能亂說。
你不知道的是,你脫口而出那些隨性話語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嚴重後果。對於親密關係,越是珍惜,就越要慎重。
每日三省吾身,你也應當每天思量一下自己說話是否得當。
無話不談,不是無話不說,我們可以說不好聽的話,卻絕不能說傷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