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名中醫張忠德
32歲的小黃是一家外企員工,3年前開始反覆出現咳嗽,一咳起來連續性乾咳,總覺得喉嚨痒痒的,每到換季時便會加重,還怕風怕冷、胃口差、大便稀等。為圖方便,小黃自服止咳化痰類的中成藥,但始終不見好轉,於是去醫院做了肺功能檢查,被診斷為咳嗽變異性哮喘。
小黃的這種久咳屬於中醫「風咳」,因受風而咳。風邪為百病之長,是外邪致病的先導,往往陽氣不足時,風邪易從人體肌膚皮毛而入,風邪侵襲肺,氣道痙攣而致咳嗽。其主要表現以慢性咳嗽為主,無氣喘、氣促等典型哮喘症狀,主要因吸入油煙等刺激性氣味、冷空氣,接觸過敏原及劇烈運動後發作。
中醫認為,咳嗽主要因肺腎兩虛,腎陽不足,又感受風寒之邪侵襲所致,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司呼吸,腎主納氣,呼吸雖為肺主但需要腎的納氣作用協助。治療上,以橘紅、細辛等溫肺散寒,加炒麥芽等健脾消食和胃,以蜜麻黃、紫蘇子、射乾等宣肺平喘,降肺氣,淫羊藿、巴戟天等溫補腎陽之品為主。
冬季萬物收藏,草木凋零,蟄蟲休眠,大部分地區已較寒冷,偏北風加大,降水減少,建議久咳的人群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注意保護好頭、頸部及足底部,防止風寒之邪由此入侵,平時也可以配合中藥泡腳。
具體方法是:取艾葉20克、紫蘇葉20克、生薑30克~40克,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煮20分鐘;取藥汁倒入泡腳盆中,待溫時(水溫45℃左右為宜)開始泡腳,每天10分鐘~15分鐘,每周4次~5次。艾葉具有溫經散寒功效。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