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因為各種原因被遣返的學生不在少數,為留學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將付之東流,因此,同學們需要注意,海外留學要熟悉國外的法律法規,一些禁忌的事情萬萬不可觸碰,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美國留學這些禁忌千萬不能碰
禁忌1:校規校紀
出國讀書最主要的目的是學習,最好不要有任何違紀行為,一旦出現違紀,校方會根據事態的嚴重程度做相應處理。校方通常會在正式開課前組織國際學生一起學習校規,不要以為這些是老生常談或千篇一律,你熟悉的國內情況很多時候在國外並不通用。除了成績要達標,留學生常常觸碰的「校園高壓線」還有作弊。作弊相當於在學業上不誠實,包括論文未註明引用來源、引用比例過多、出現雷同答案等。
關於校規的五種懲罰
1.Warning: 警告處罰
當學生的行為違反學校規定但並沒有造成嚴重後果時,學校將會給予口頭或書面警告,若其再犯,將會面臨更加嚴厲的懲罰。
提醒:當學生收到第一次警告時一定要引起重視,積極尋求補救措施,切不可抱有僥倖心理。
2.Probation:留校察看
當學生成績第一次未達到學校規定的GPA(本科 2.0,碩士 3.0),學校會給出留校察看的處分並記錄在案。若學生在此期間GPA仍不達標,將面臨被開除的處分。
提醒:學校一般會給予約一個學期的留校察看期,學生一定要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解除此處分。
3.Suspension:休學/停學
當學校認為學生沒有能力(包括學習、身體、心理等因素)繼續在學校完成學業,會責令學生休學一段時間進行反思或調養身體,時間不定。待學生能夠證明自己有繼續學習的能力後可重新申請回原學校繼續學習。
提醒:在休學期間學生需要表現優異,拿出有力證據證明自己有繼續學習的能力才可能重返校園。因為學習原因休學的學生,可以考慮先轉入新的學校繼續學習,提高成績後以此為證明重返原校。因為身體或心理因素的學生則需要出示醫院或心理醫生的證明才能回校。
4.Withdrawl: 自動退學
當學生因為身體、精神或者學習上的原因,不能繼續學業時,可以自願向學校申請退學。
提醒:自動退學的學生一般很難重返原校學校,而學生的檔案以及成績單會留有Withdrawl的記錄。在申請其他學校時,學生需要在專業的指導下解釋自己當初退學的原因,稍有不慎,這個記錄將成為申請的難點。
5.Dismissal/Academic Drop:開除
當學生因為GPA過低、作弊、抄襲、違反校規、觸犯法律等原因遭到學校開除時,不再是該校學生,嚴重者甚至被判永生不得再次踏入學校校園。
提醒:開除之後不要慌張,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找到專業機構幫助自己維權,保住留美合法身份是第一要素。
由於每個學校的制度不一樣,針對不同學生的違規行為,所給予的處分措施是不一樣的。我們遇到過低情況有GPA過低直接被開除,並沒有給留校察看的機會;也有通過申述將開除決定改為停學或者留校察看。
禁忌2:籤證過期
留學生在外「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除了管理好自己的日常學習、飲食、住宿等事項,還要特別留意「身份」問題。赴美留學的國際生基本都是拿著F-1或者M-1籤證,有些學生因為沒有注意自己籤證的有效期,變成「黑戶」迫不得已回國。入境籤證還好說,出境前補辦就可以,但是學生籤證如果過期,在美國非法滯留時間過長,就很影響之後籤證的辦理。在籤證過期前,一定要及時回國重辦,否則就會變成非法居留,而非法逗留時間越長,再辦籤證就越難。
禁忌3:非法打工
在美國,本科階段的留學生不允許在校外打工,如被發現打黑工,會被遣送回國。被發現的途徑有很多,例如移民局的突擊檢查、他人舉報,甚至是僱主為了不發薪水故意讓移民局來檢查。因此,對學生來說,打黑工不僅毫無保障,而且一旦被發現就會被立即遣送回國。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國內,我們習慣了從網絡上下載各種資源,然而在國外,網絡資源受到嚴格的版權保護,這樣的下載常常被認為非法。
此外,留學生在打工期間要注意主動報稅。留學生通過正當渠道找到工作後,要主動申請稅號,按時納稅。偷稅漏稅不僅會遭受高額罰款,個人誠信還會留下汙點,情形嚴重者可能被遣返。
美國留學生活注意事項
1、不要談論敏感內容
美國擁有多元的種族和宗教,在這裡,不要談及任何與種族和宗教相關的議題,避免給人以歧視的感覺。尤其很多口語不甚流利的中國留學生在與美國人攀談時,習慣用「那個……那個……」來組織語言,這在美國人聽來誤以為是「negro」(黑人的意思),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留學生在出國前,要先了解美國特定人群的正確稱謂,且日常交流時,避免談論涉及膚色等的問題,讓人認為你有歧視的嫌疑。
2、不要作弊
在中國讀大學,或許你會通過作弊的方式來避免自己掛科,但是在美國不能存在這種僥倖心理。美國大學對學生的誠信尤為看重,任何形式的作弊、抄襲都是零容忍且重處罰,不論你如何苦苦哀求,如何解釋都無法改變結果。因此,在美國的考試中切記不要做出任何違反考場規定的行為,且學術論文中引用或轉載的內容都要明確標記,避免抄襲。
3、不要隨意在網上下載資源
在中國,或許你想要免費的電影、音樂、電子書等內容可以在網上尋找資源並下載,以及分享給自己的好友。但是美國的版權意識很強,且擁有明確完整的版權保護法律和政策,留學生不能隨意下載和分享盜版內容,否則可能會面臨較大數額的罰款,甚至面臨拘留的危險。留學生可以在亞馬遜(Amazon)尋找所需要的書籍,在iTunes尋找想要聽的音樂,在Youtube上觀看視頻或電影等。
4、不要違規駕駛
美國的汽車價格相對便宜,且駕照也較為容易獲得,很多留學生都會選擇購買汽車來作為自己的代步工具。但是美國的交通法規和駕駛習慣與我國有挺多差異,要特別注意差異的地方,如路權優先秩序一定要嚴格執行,有標記stop的地方必須降速至0,觀察後方可繼續行駛,又如交通順暢的路段,最好不要飛速前進,壓限速行駛是種美德等。
5、老師也有「玻璃心」,稱呼老師要注意方式方法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話也充分體現了「濃縮的才是精華」。中文裡「老師」這個詞到了英語中則有N多種叫法(孔乙己: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你知道嗎),甚至跟老師問好的時候一不小心也容易讓老師不滿。稱呼老師最「安全」的方法是用「教授」(professor)。若知道老師的姓,亦可稱呼為某某教授,但不要稱老師為「先生」(Sir),尤其是對女老師,因為她們可能會在意(話說咱早不叫老師先生了,畢竟長在紅旗下)。也不要隨便直呼老師的名字,除非老師告訴學生可以這麼做。
6、禍從口出,尤其面對火爆脾氣的黑人兄弟時
按理來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黑歷史的開端。正因如此,黑人往往對於別人對他們的態度十分敏感。「Negro」是英語「黑人」的意思,尤指從非洲販賣到美國為奴的黑人。所以在美國千萬不要把黑人稱作「Negro」,否則,黑人會感到你對他的蔑視。說到黑人,用「Black」一詞是OK的,最好稱呼他們為「the African Americans(非裔美國人)」。
7、別瞎客氣,出去吃飯各付各的
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見識過出去下館子之後搶結帳的情況,雖然都想表象自己的熱情,但是小編我是不太喜歡這種場景......正所謂入鄉隨俗,到了美帝,可千萬別跟美國人玩兒這一套,因為人家壓根不吃這一套。這種做法會使美國人覺得欠了人情帳,心理上很難接受。美國人一起外出,總是各付各的費用,車費、飯費、小費無不如此,如果大家想快速融入到美國的生活中,那麼可千萬抑制住自己搶著結帳的衝動。
8、別相信電視劇,搭順風車可沒那麼容易
無論是在電影還是電視劇中,總是有很多男/女主人公在路邊搭車然後不花一分錢就能遠行的場景。但是別誤會,人家能這麼玩兒是因為人家有主角光環,現實生活中可沒那麼多好心人,輕易測試自己是否具有主角光環也是悶聲作大死的行為。在美國旅行切不可隨意搭便車,搭便車而被搶去錢財或遭到凌辱之類的案件在美國屢見不鮮。有些心懷不軌的人看到路邊步行的女性,就主動停車,殷勤要求送上一程(當然,也並不意味我們大老爺們兒就不會遇到這種情況,時代在進步,女流氓也是有的)。
9、深夜的地鐵可沒有白天時那麼便利與安全
在美國這種發達國家,異常發達的軌道交通自然也是出行的好選擇,一些城市的軌道交通甚至會讓你覺得比開車還要便利。但是,作為全球唯一24小時運行的大眾交通,夜間的紐約地鐵絕不會讓你感覺舒適。夜間的地鐵站臺成為黑社會成員聚集之地,吸毒犯、盜竊犯、流氓、販毒者齊集於此,整個氣氛令人不寒而慄。所以還是聽媽媽的話吧,大晚上別出去浪蕩。
10、不要隨意開玩笑,注意玩笑的形式
在國內,或許在開玩笑時你會常說「打死你」之類的話,但在美國切忌這種類似威脅語氣的玩笑話,若被對方當真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安全問題。且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平臺不要發表涵蓋危險性的語言,如「我想炸了學校」等,發表類似言語有可能會坐牢。因此,在美國不要隨意亂開玩笑,在公共平臺也要注意語言的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