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威海4月17日訊經過數月的升級改造,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市立二院)消化內科及內鏡中心修葺一新將於4月18日搬進「新家」。據了解,新消化內科不僅診療環境大大升級,新增設的先進醫療設備、設施更使診療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並且還將病房與消化內鏡中心置於同一樓層,真正讓患者享受到便捷的「一站式」醫療服務。修葺一新,內鏡中心、病房一體化乘電梯上到門診樓第五層,就是消化內科的「新家」了。4月14日上午,醫務工作者辦公所需的電腦、辦公用品、病床等已安裝完畢,行政後勤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後的細節調整,隨時準備迎接患者和家屬的「檢閱」。
護士站
出了電梯,左手邊是嶄新的消化內科內鏡中心,是患者接受各種內鏡檢查及治療的場所,使用面積達1000平方米,胃鏡室、腸鏡室、ERCP室、超聲內鏡室、HP檢測室、甦醒室、示教室等一應俱全,每天可為30至50位患者行內鏡檢查與治療。與原有的內鏡室相比,無論是使用面積、設備設施還是環境情況,都有了很大提升。據相關負責人介紹,4月18日,內鏡中心所需的各種設備將集中搬進「新家」,有電子胃腸鏡、十二指腸鏡、富士能超聲內鏡、德國愛爾博電刀、西門子大型數字減影機及C13HP檢測裝置等。除了開展常規胃腸鏡檢查治療,還可進行早期消化道腫瘤黏膜剝離術(ESD)、經隧道黏膜下腫瘤切除術(STER)、經內鏡隧道肌切開術(POEM)等介入治療。出電梯的右手邊就進入了消化內科病區,使用面積也有1000平方米,病房、醫生辦公室、護士站、處置室、醫生值班室、更衣室等空間布局合理,淡黃色的裝飾風格更顯得溫馨別致。病區共設置標準病房13間、特需病房2間,擁有床位34張,房間內寬敞舒適、整潔明亮,多功能病床、空氣淨化系統、呼叫系統為患者提供方便,每間病房都配備有獨立洗手間,抽水馬桶、洗手池、熱水器、淋浴一應俱全。
醫護對講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藉此次「搬家」的契機,消化內科智能設施全面升級改造,病房門口的電子管理卡既能顯示主治醫生和主管護士,也是一個先進的對講系統,患者入院即知曉主管醫生和護士,可通過該系統直接交流,十分方便。「一站式」就診,患者就醫快捷又方便「搬進新樓層後,我們消化內科不僅有了獨立手術室,也設置了麻醉室、甦醒室,病區和內鏡中心在同一層,這對於患者來說,很方便。」消化內科主任孫光喜說,有了手術室和麻醉室,很多內鏡微創手術無需排號,患者也不用被推著上下樓跑,在內鏡中心就可以直接做手術,住院患者需要進行內鏡檢查,穿過兩道門就可以實現,為醫生和患者都省去了很多麻煩。
明亮舒適的病房
另外,常規開展的胃腸鏡無痛檢查也可以直接進行。不僅如此,內鏡中心都是按照二級手術室標準打造的,一些輕微病症在檢查區內就可以治療。可以說,這裡為患者提供的完全是「一站式」服務。據了解,威海市婦幼保健院(市立二院)消化內科獨立成科於2008年,是醫院重點科室,2005年在全市率先開展無痛胃腸鏡診療,小兒胃腸鏡水平獨樹一幟。近5年來,開展胃腸道早癌及黏膜下腫瘤切除、膽胰疾病介入治療等多項新技術400餘例。在消化疾病救治方面,特別是治療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肝性腦病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該科室近5年來3次被評為醫院「先進集體」,並獲評省級優質護理示範病房。「此次搬入新樓層,環境、設備等都提檔升級,使消化內科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孫光喜說。全程電子追溯,確保內鏡清洗無盲區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內鏡作為一種可進入人體內部進行觀察、能夠精準快速地診斷病情的精密光學儀器,給患者和醫務工作者帶來了方便。同時,內鏡使用的安全性也成了尤為重要的問題。為了杜絕內鏡消毒不合格的現象,預防由內鏡造成的院內感染,消化內科此次配備的洗消站尤其「高大上」。
設施完善的洗消間
「我們現在看到的洗消站,是專門定製的,它所擁有的追溯系統,可對每條鏡子被哪個人何時使用過,操作員幾點幾分進行了哪一環節的清洗消毒,都可詳細地進行電子追溯,連所用消毒液的濃度多少都能知道。」孫光喜介紹,通過人機完美結合,可使內鏡清洗、消毒程序化、標準化,杜絕了因人為隨意變更清洗消毒時間而造成的清洗消毒質量不穩定等情況的發生,確保了消毒效果,消除了患者的後顧之憂。「等科室完全搬到新樓層後,希望廣大患者和家屬多提意見,只要對大家有利,我們一定努力改進。」孫光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