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半個多月的時間,2019NBA中國賽將在上海和深圳開打。今年參加中國賽的兩支球隊分別是洛杉磯湖人和布魯克林籃網。兩支球隊都不是首次參加NBA中國賽,其中籃網是第三次訪華,而湖人則時隔六年第二次到訪。
到今年,NBA中國賽整整走過了15個年頭。回望過去15年的中國賽,站在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訴求。但無論你以什麼樣的身份去觀望它,它都是一份有足夠吸引力的大餐。
NBA中國賽落地中國的背景
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是NBA亞洲市場的中心。每個賽季,NBA都會安排常規賽在日本舉行。同時期,中國接觸NBA的渠道非常有限。很多中國球迷早年與其說是看球,不如說是在「讀球」。無論是前網際網路時代的報刊還是撥號上網web1.0時代,文字新聞都是NBA球迷最重要的了解NBA的方式。
進入21世紀,由於日本籃球在國家隊層面長期表現慘澹,再加上喬丹的退役,使得日本國內對籃球的關注度持續走低。本身籃球在日本民眾層面的喜愛程度就遠不如棒球和足球,市場的低迷讓NBA決定關閉日本辦公室。姚明進入NBA後,NBA亞洲市場戰略的重心開始向中國轉移。
隨著姚明在NBA迅速成為球隊核心,NBA管理層當然不會無視這個培育市場的良機,中國賽也就應運而生。
2004年10月14日和17日,首屆NBA中國賽,在上海萬人體育館和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當時中國還沒有一座NBA級別的場館,這兩個體育館可以說是當時最好的場館了,也都是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體育館。上海萬人體育館1975年建成使用,設計座位18000座,1999年改成劇院式結構的綜合性文化體育館,同時更名為上海大舞臺,體育比賽時可以容納觀眾約12000人。北京首都體育館1968年建成使用,最高可容納觀眾約18000人。
首屆中國賽參賽球隊是休斯頓火箭和薩克拉門託國王。姚明第一次和球隊在家門口匯報演出,而劉煒當時在國王試訓。兩名中國國家隊球員的賽場對話,也成為重要的噱頭。
投市場所好,但不是每次都趕趟
對於NBA來說,舉辦中國賽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藉此機會在中國範圍內最大程度的推廣和宣傳NBA的品牌。而這個高關注度的IP也成為贊助商非常重視的曝光機會。如果能有中國球員參與到中國賽,是一個NBA、贊助商、球員、球迷多方共贏的結果。於是多年來,NBA一直努力在中國賽中製造中國元素。劉煒和姚明的同場競技只是一個開始。
去年NBA中國賽深圳站,獨行俠和76人比賽的末節,丁彥雨航帶傷出戰。作為CBA聯賽的MVP,丁彥雨航的亮相引爆了全場氣氛。當小丁通過罰球拿到1分時,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你可以切身的感受到中國球迷有多渴望有本土球員出現在NBA中國賽上。
NBA當然知道要投市場所好,但有時總是陰差陽錯,事與願違。
2013年NBA中國賽在北京、上海和臺北三地舉行。10月13日,休斯頓火箭隊與印第安納步行者隊在臺北小巨蛋展開較量,火箭隊美籍華人林書豪擔任先發控衛登場,前火箭隊球員姚明也到場觀看。林書豪雖然生長在美國,但他標準的東方面孔和華人身份,很少有中國球迷把他當作「外人」。2015年NBA中國賽第一次來到深圳,林書豪再次隨黃蜂隊參加中國賽。
由於NBA中國賽都是提前將近一年確定來華球隊,而NBA球員的流動又非常頻繁,這就使得NBA官方有時精心的計劃會落空。2008年,密爾沃基雄鹿隊和金州勇士隊在北京、廣州各賽一場季前賽。但就在當年6月底,中國球員易建聯被雄鹿交易至籃網,這也使得當年的中國賽喪失了一個巨大的看點。
2010年NBA中國賽,是休斯頓火箭隊六年後又一次來中國進行季前賽,可惜的是,易建聯再一次錯過NBA中國賽,新澤西籃網在當年6月底將易建聯交易至奇才,中國球迷遺憾錯過了姚明VS易建聯的中國德比。
到不了的遠方,在家門口實現夢想
NBA中國賽是絕大多數中國籃球迷和自己喜愛的球隊喜愛的球星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其中在中國擁有大量擁躉的金州勇士、洛杉磯湖人、休斯頓火箭,來華參加中國賽都會引發球迷的狂歡。2012年的NBA中國賽可謂陣容豪華,參賽球隊為NBA總冠軍邁阿密熱火以及洛杉磯快船,雙方合計擁有11位全明星球員、6位奧運金牌得主、3位總決賽MVP。
從2008年到2015年,中國大陸地區赴美留學的人數增長了7倍。留學生的激增和經濟的持續增長,讓越來越多的中國球迷有機會親臨現場去觀看NBA。在洛杉磯、波士頓、紐約、芝加哥等大城市,有些是旅遊時順便體驗一下NBA文化,但同樣有很多每年專程去自己主隊所在的比賽現場「朝聖」的。
幾乎每場比賽,都可以看到留學生和從中國專程赴美旅遊和觀賽的球迷。即便在寒冷的明尼蘇達,並非觀光熱點的波特蘭、俄克拉荷馬城、薩克拉門託,戰績慘澹的太陽和奇才,都可以輕易看到中國球迷的身影。
航天城休斯頓,姚明製造的「火箭」情節,讓豐田中心球館成為了中國遊客在休斯頓幾乎必去的觀光景點。在全世界的旅遊攻略和手冊上,這幾乎是中國球迷自己量身定做的旅行目的地。
去年12月中旬火箭主場和開拓者的比賽,一群中國球迷穿著保羅不同時期不同款的隊服,組團到現場為偶像助陣。這一晚保羅拿到11分11籃板10助攻的賽季首個三雙,帶領火箭止住連敗。一個多美妙的「朝聖」夜晚!賽後,兩名中國球迷在豐田中心球館門口激情擁吻。
但對於基數龐大的中國NBA球迷,很多人暫時經濟上不允許,或是工作難於抽身。現場觀看NBA,看偶像打球,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NBA中國賽,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就在家門口,把對著電視機、電腦屏幕、手機的吶喊釋放在現場。和這樣激動人心的體驗相比,比賽的質量是否如NBA常規賽一般,已經不再重要。
每年NBA中國賽放在秋天,這樣一個收穫的季節,對於參與其中的各方,都能從中有所收穫。NBA中國賽也是一個窗口,讓NBA和中國的球迷彼此往前多邁出一步。眼前的這一小步,未來可能會變成一大步。
夢想不是永遠都在遠方,偶爾,它也會主動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