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視是較為常見的兒童眼部疾病,能否及時治療十分關鍵。
有人會問:有沒有斜視,一眼不就看出來了嗎?
但有些斜視,就是被「掉以輕心」耽誤的。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王忠浩,在斜視與弱視專科就接診過不少斜視的小朋友,他告訴記者:有些斜視其實是比較隱秘的,隱患很大,家長務必留心。
大部分斜視,8月齡就能「看出來」
明顯的斜視,確實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有一些到學校常規體檢時才被發現,往往這時,家長和老師才「恍然大悟」:難怪他好像不怎麼跟自己對視交流,而總是側眼看自己,一副沒集中精神交流、上課的樣子。
想要及早發現斜視問題,主要靠家長。
一般來說,8月齡的嬰兒就具有與人對視的功能。
王忠浩提醒家長:若不管你怎麼逗他玩樂,孩子都不能精準地跟你「四目相對」,相反,目光還飄忽不定,就要考慮是不是斜視。
有的孩子常常「對眼」(俗稱「鬥雞眼」),也屬於斜視的範疇,應該及時就診。
斜視度數越小,危害越大
斜視的本質是雙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眼的視軸發生偏斜。
「斜視會導致黃斑和視網膜的抑制,嚴重影響視力和雙眼視功能的發育,弱視中大概有一半是由斜視導致的。」王忠浩說。
因為,雙眼的視網膜存在嚴格固定的對應關係,一旦發生斜視,這種對應關係就被破壞。
臨床上,小度數斜視往往讓醫生更「頭疼」。
因為,小斜視容易漏診,它所造成的視力和雙眼視功能損害往往更加嚴重;治療上,小度數斜視不宜採用手術矯正,又相對更容易復發。
除了影響視力,斜視還會給患兒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自信心受損,日常活動和學習效率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難以自愈,但可以治癒
絕大多數斜視不會自行康復,如不及時治療,會對雙眼視功能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害。
所幸,只要及時發現,預後十分理想。
視功能的發育與兒童智力、語言、運動等功能的發育基本同步,本質上是腦功能發育的一部分,具有「可塑性」。
就是說,在兒童發育期內,斜視可以被矯正和治療。而且,年齡越小,越容易被矯正。
對於下面這些情形,應及時找斜視專科醫生就診:
●居家觀察疑似斜視,如不能對視交流;
●弱視久治不愈;
●不經意間就「鬥雞眼」「翻白眼」;
●總是歪頭側臉;
●父母或直系親屬中有斜視患者。
本內容為《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轉載、轉摘、複製、翻譯等方式使用該作品者,須徵得本司同意。
本文來自《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