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8個月大,揪出斜視的關鍵期

2021-01-14 中國數字科技館

斜視是較為常見的兒童眼部疾病,能否及時治療十分關鍵。

有人會問:有沒有斜視,一眼不就看出來了嗎?

但有些斜視,就是被「掉以輕心」耽誤的。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王忠浩,在斜視與弱視專科就接診過不少斜視的小朋友,他告訴記者:有些斜視其實是比較隱秘的,隱患很大,家長務必留心。

大部分斜視,8月齡就能「看出來」

明顯的斜視,確實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有一些到學校常規體檢時才被發現,往往這時,家長和老師才「恍然大悟」:難怪他好像不怎麼跟自己對視交流,而總是側眼看自己,一副沒集中精神交流、上課的樣子。

想要及早發現斜視問題,主要靠家長。

一般來說,8月齡的嬰兒就具有與人對視的功能。

王忠浩提醒家長:若不管你怎麼逗他玩樂,孩子都不能精準地跟你「四目相對」,相反,目光還飄忽不定,就要考慮是不是斜視。

有的孩子常常「對眼」(俗稱「鬥雞眼」),也屬於斜視的範疇,應該及時就診。

斜視度數越小,危害越大

斜視的本質是雙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眼的視軸發生偏斜。

「斜視會導致黃斑和視網膜的抑制,嚴重影響視力和雙眼視功能的發育,弱視中大概有一半是由斜視導致的。」王忠浩說。

因為,雙眼的視網膜存在嚴格固定的對應關係,一旦發生斜視,這種對應關係就被破壞。

臨床上,小度數斜視往往讓醫生更「頭疼」。

因為,小斜視容易漏診,它所造成的視力和雙眼視功能損害往往更加嚴重;治療上,小度數斜視不宜採用手術矯正,又相對更容易復發。

除了影響視力,斜視還會給患兒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自信心受損,日常活動和學習效率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難以自愈,但可以治癒

絕大多數斜視不會自行康復,如不及時治療,會對雙眼視功能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害。

所幸,只要及時發現,預後十分理想。

視功能的發育與兒童智力、語言、運動等功能的發育基本同步,本質上是腦功能發育的一部分,具有「可塑性」。

就是說,在兒童發育期內,斜視可以被矯正和治療。而且,年齡越小,越容易被矯正。

對於下面這些情形,應及時找斜視專科醫生就診:

●居家觀察疑似斜視,如不能對視交流;

●弱視久治不愈;

●不經意間就「鬥雞眼」「翻白眼」;

●總是歪頭側臉;

●父母或直系親屬中有斜視患者。

本內容為《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有限公司所有,凡以轉載、轉摘、複製、翻譯等方式使用該作品者,須徵得本司同意。

本文來自《家庭醫生》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歪著頭,可能是斜視了
    7歲多的孩子「馬大哈」,8個多月的嬰兒總是歪著頭,沒想到都是「斜視」引起的!小朋友斜視怎麼及時發現?應該怎麼處理?對此,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眼科孫偉副主任醫師為大家進行解答。7歲多的鵬鵬是個「馬大哈」,每次老師布置的作業,他都會看錯或看漏,寫字總是歪歪扭扭還經常超出方格外,為此沒少挨批評。直到有一次在醫院檢查,媽媽才了解到,原來鵬鵬有斜視,因為雙眼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物體,才會出現總是看漏題或寫字歪曲的情況。為何會發生斜視?
  • 8月大兒子首次叫媽媽:要想寶寶說話早,抓住這個語言發育關鍵期
    章子怡8個月兒子第一次叫「媽」上個月,章子怡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與兒子的合照拼圖,只見拼圖中有三處文字:弟弟,8個月23天,第一次叫媽。同時,這也讓不少網友會疑問,孩子才8個多月就已經會喊媽了嗎?還有些寶媽表示:自家的娃也已經8個多月了,可是嘴裡一天還只會「嗯」「啊」,就是沒有媽媽。其實,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並不一樣,由於個人的差異,開口說話的時間也相同,有些孩子說話早的四五個月就會冒出來一句,而有些說話晚的一歲多了也不會叫「爸爸、媽媽」。
  • 視力好的兒童也會斜視 盤點引起寶寶斜視原因
    斜視,是指兩眼視軸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僅一眼視軸注視目標,而另眼視軸偏向目標一側的現象。斜視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眼球向內偏斜,醫學上稱內斜視,俗稱「對眼」、「鬥雞眼」。眼球向外偏斜,稱外斜視,俗稱「斜白眼」。
  • 斜視治療過晚,男子抱憾終身,眼科醫生提醒稱斜視治療不宜超過6歲
    楚天都市報5月21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敖盼盼)昨日,記者從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漢口醫院了解到,疫情過後該院斜弱視科接診了數例斜視患者,其中成人斜視者約佔一半。眼科專家提醒稱,1至6歲是斜視手術的黃金期,視功能治癒率高、效果最好,但成年患者「亡羊補牢」也是有益無害。
  • 寶寶餵養的三個關鍵期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健康護理>正文寶寶餵養的三個關鍵期 2011-07-15 10:25 來源:浙江在線
  • 寶寶四大關鍵期 媽媽知幾個?
    寶寶四大關鍵期 媽媽知幾個?2012-07-10 15:46:5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幼兒學習存在「關鍵期」  在學習關鍵期內,孩子能夠學得好學得快、甚至可以發展特殊的能力。而過了學習關鍵期就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變得不可能。
  • 寶寶斜視事小?小心演變成坑娃鬥雞眼!
    寶寶斜視事小?小心演變成坑娃鬥雞眼! 有的時候家長為了逗樂寶寶,會扮傻萌傻萌的鬥雞眼。但你造嗎,其實鬥雞眼是寶寶很常見的視力問題,往往是由於斜視引起的。兒童斜視的高發期在五歲之前,所以在早期時,家長就應該留意寶寶斜視這種現象,及早發現問題,儘快糾正,防止寶寶形成鬥雞眼。
  • 寶寶輔食總是添加不好?記住兩張圖,五個關鍵期,讓寶寶長胖長高
    輔食添加的最佳年齡,都在這個表上了,媽媽們要記好了從這個表上可以看出,5個月之前的寶寶,母乳是他所有能量的來源,這個時期的寶寶,只喝母乳或者奶粉就可以,不需要額外添加食物,可能有的媽媽會在四個月就添加米糊,這也是沒有必要的,如果可以,四個月後可以嘗試煮熟的菜水,或者果水,讓寶寶嘗試一下其他味道,
  • 斜視與弱視—一對難兄難弟
    斜視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目標,共同性斜視和麻痺性斜視是常見的兩大類型。共同性斜視以眼位偏斜,眼球運動無障礙,無復視為主要臨床特徵;麻痺性斜視則在眼睛偏斜的同時,伴有眼球運動受限,患者常出現復視,眩暈、噁心、步態不穩以及歪頭視物等症狀。
  • 早產兒糾正偏頭,前三月是關鍵期
    在醫院的早產兒隨訪門診統計中,高達50%以上的早產兒都有姿勢性斜頭,這些頭顱畸形矯正的時間最好是前三個月,所以建議有早產兒的家庭,應儘早將寶寶送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測和評估,若錯過了最佳時機,孩子的頭型就固定了,很難矯正過來
  • 孩子斜視莫忽視,眼睛的求救信號!
    一般來說,斜視分為先天跟後天造成,嬰兒出生後的3到6個月,是視覺功能發展的重點時程,包括清晰度、立體感、協調性,小小的眼睛看世界,越看越有趣,因為還在新手上路的階段,所以他們的眼睛在這段期間,可能會出現假性斜視的現象,家長可在寶寶打預防針的時候,請醫生檢查一下,並持續追蹤。
  • 寶寶幾個關鍵期|做父母的千萬別錯過!
    當到了4個月時寶寶幾乎可以辨認所有的顏色,並且可以加以分類,甚至有些寶寶可以短期記憶。 3.寶寶的翻身拉坐期【5-6個月】 在經過4個月的練習,寶寶的運動能力會有一個飛躍的發展,不僅頭部可以自由活動,轉來轉去,而且還有了自由翻身、扶坐的能力。隨著視覺的敏銳能力的發展,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也會大大增加。
  • 治療要趁早,寶寶眼睛斜視要警惕!
    (圖片來自網絡)寶寶斜視不用治,自己能好?最近有一位媽媽帶著孩子來就診,她的孩子今年9歲,單眼外斜視,經檢查斜視已經造成了孩子眼睛合併有嚴重弱視。的確,一部分斜視會影響視力發育,還有多種斜視的寶寶視力很好,但影響的是孩子的雙眼視功能發育(也就是立體視的發育),這類斜視最常見的是間歇性外斜視、調節性內斜視等。顧名思義,這些孩子的斜視是間歇性出現的,平時好好的,在生病、情緒不好、哭鬧、早晨剛起床、睏倦、看電視、強烈陽光照射時,就容易表現出來。這種斜視是由於控制雙眼融合能力的大腦中樞出現了問題,融合能力變差時,斜視便表現出來。
  • 寶寶智力開發的四個關鍵期,父母要抓住一次,寶寶終生受益
    使得在早期的智力發展上不至於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讓寶寶的智力發展為寶寶的後期學習及生活發展助力。這就是智商的兩大組成部分。二、孩子發育的關鍵期有幾個?從目前教育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來說,寶寶的智力發展關鍵期一共有4個。它們分別是0-2月、3-5個月、6-10個月,1歲-3歲這四個關鍵期。其中0-2個月是寶寶出生後腦部神經元最活躍的時期,此時寶寶的腦部神經元每天都在大量地更新。
  • 這些不良因素會造成斜視 斜視簡易測試法
    原標題:這些不良因素會造成斜視 斜視簡易測試法   對於斜視這種疾病,在生活當中很多患者都會被這種疾病所困擾。患上這種疾病會給患者的生活和交際帶來嚴重的傷害,所以對於這種疾病我們一定不要忽視。因為這種疾病的危害非常的大,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 寶寶出生前4個月,是養成「睡整覺」的關鍵期,寶媽別傻傻錯過
    文|秘籍君閨蜜家寶寶剛2個月大,月子裡天天晚上哭鬧,把閨蜜折騰了月子沒坐好不說,還落下腰疼、精神衰弱的毛病。而且,她家寶寶每天晚上都要醒好幾次,且固定在夜裡兩點醒來,用我閨蜜的話說:簡直是中了「凌晨兩點的魔咒」!
  • 陪伴,我們在一起 | 兒童視力發育關鍵期,家長一定要注意這5點!
    受訪人丨李曉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組委員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孩子觸屏的年齡越來越小,觸屏的時間越來越長。如何科學用眼、如何保護視力,成了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小兒眼科主任醫師李曉清和家長聊聊5個最關心的兒童用眼問題!
  • 0-3歲寶寶早教的4個關鍵期,你知道嗎?
    一、8~9個月:從受哄受騙到分辨大小、多少的關鍵期你的寶寶到了9個月左右,你會驚訝地發現,儘管你藏住了玩具,他也不會再像之前那樣,聽你的哄哄騙騙,乖乖地玩另一樣東西,而是喜歡尋找那些突然不見了的玩具Tips:為了訓練寶寶的大小和多少分辨能力,爸爸媽媽可以挑選一些親子小遊戲,例如流行歌曲《兩隻老虎》,「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還可以一邊唱一邊用手指演示出數字來。二、1~2.5歲:從單純的哭聲到口頭語言發育、計數發展的關鍵期寶寶到了1歲,開始對爸爸媽媽的語言產生反應。
  • 3~8歲是寶寶學會管理情緒的關鍵期,這3個方法,建議家長一讀
    隨著嬰兒慢慢長大身邊人也在不斷地變化,這讓寶寶的情緒也在成長,寶寶身邊唯一不變的就是父母了,所以父母的各種行為方式,說話方式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情緒,所以青青總結了三個管理孩子情緒的方式方法,建議家長們讀一讀,希望青青可以幫助到你。
  • 寶寶成長關鍵期
    其實,這些都是寶寶處在某個關鍵期的表現。受關鍵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關鍵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那麼,寶寶成長過程中將會經歷哪些關鍵期呢?寶寶在兩個月的時候手腳的靈活度還不高,但是聽覺、嗅覺、味覺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存在基本的感官反應。針對這個時期寶寶手腳靈活度不高,可以進行一些手腳的靈活度鍛鍊,促進肢體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