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新聞彈窗裡的搜狐,實在太不爭氣了。
張朝陽興,搜狐興;張朝陽苦,搜狐苦。如今張朝陽不興不苦,勤奮而努力,卻無人能預測,他這次會帶來一個怎樣的搜狐。
這些年來,「張朝陽」與「網際網路」這兩個詞之間,常常夾著「錯過」二字。張朝陽和他的搜狐,在最初的榮光之後,幾乎錯過了網際網路上所有的風口。
倒是有一件跟網際網路有關的事,張朝陽從沒錯過——在烏鎮舉辦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辦了六屆,張朝陽就參加了六回。
前兩天,張朝陽再遊故地,談談5G,說說過去,還打開他的社交產品「狐友」,cos網紅玩直播。
8月初,張朝陽為剛上架的「狐友」發了一條微博,評論只有100多條。用戶吐槽,「狐友」基本上是張朝陽自high的朋友圈。
這個不太好聽的名字可能是搜狐開的網際網路式玩笑,從數據和口碑來看,真的挺像個稱職的玩笑。
如此直白不做作的宣傳也是很少見到。/@搜狐charles
張朝陽在這次網際網路大會的採訪上再次強調:「帶搜狐回歸媒體。」可這隻狐狸好像已經離開媒體太久了。
和訊網的一篇文章指出,搜狐旗下所有資訊平臺的日活總數,加起來不到4000萬,甚至打不過競爭對手的單個產品。
上架宣傳評論破百的「狐友」,真能承擔張朝陽回歸媒體的野心嗎?
一隻不甘寂寞的狐狸
唱衰流量已成主流之時,搜狐終於搭上了流量的車。今年9月,搜狐請來範丞丞,拍了一條活動宣傳片。張朝陽轉發視頻的微博,轉評贊數據在首頁一片二位數中格外亮眼。
「苦難是一種財富。」「在苦難中奮起,是因為做人的價值的指引。」——這些由範丞丞口中念出的臺詞,很「張朝陽式」。
張朝陽本人也在視頻中出鏡。/宣傳片截圖
搜狐一直很「張朝陽式」。那些錯過的風口,那些末班車上的掙扎,總帶著一種老驥伏櫪、卻壯志再難酬的悲壯哲學意味。
現下,搜狐最有存在感的時刻,恐怕是搜狗輸入法運行時猛然跳出的彈窗。年輕還小的用戶,若非有這個死活禁不了的彈窗,都不知道原來搜狗跟搜狐有關係。
搜狐彈窗裡含有大量低質量廣告。
如果搜狗不理搜狐,搜狐門戶的訪問量,更要慘不忍睹。
2017年,搜狗在美國上市,張朝陽和搜狗CEO王小川一起去敲了鍾。
王小川算是搜狐大將中碩果僅存的一枚,其他諸如古永鏘(優酷創始人)、龔宇(愛奇藝創始人)、韓坤(一下科技創始人,做了小咖秀、秒拍等產品),早早離開,各有天地。
搜狗與搜狐能否情長到老,也是個未知數,畢竟,如今騰訊才是搜狗第一大股東,擁有超過50%的投票權。
業界管搜狐叫「黃埔軍校」,可惜的是,知名校友雖多,反哺母校的卻沒幾個。搜狐養人,像個爽快的老父親,孩兒們一成年就放出門闖蕩,不投資、不支持,頗有歡迎挑戰的意思。
網際網路是個江湖,幾大門派圈山奪地,有阿里系、騰訊系、京東系、百度系,卻少有人提起搜狐系。
原因很簡單,其他門派喜歡扶持兒孫,給錢搭線,利益相連,搜狐卻痛痛快快,近乎驅逐兒孫。
搜狐可以複製,但搜狐大樓永遠保值。
兒孫們也實在太爭氣了,一離開家門,身家噌噌向上。瀟灑的搜狐剩下了什麼?耕耘多年,最值錢的是當年在北京五道口買下的樓,漲到現在,價值幾乎等於搜狐的市值——這也許是搜狐投資眼光最精準的一次。
搜狐不是沒有努力,相反,它從來是不甘寂寞的。新聞、遊戲、社交、視頻,什麼熱門的行當都做過。
可問題在於,搜狐善於先聲奪人,也止於先聲奪人,在對手們聲嘶力竭的時候,搜狐隨時保持優雅,不急不躁,要做整片戰場上最有風度的軍隊。
戰場不相信風度,搜狐門戶、搜狐微博、搜狐遊戲、搜狐郵箱、搜狐視頻,一步一步,都邁著優雅的步伐沉寂了。
搜狐近年來也投資過一些精品劇。/《法醫秦明》
曾經無處不在,如今難覓搜狐
大概是2010年,我第一次去網吧,同學引路,給我打開了「個個都在玩」的遊戲——搜狐暢遊出的《天龍八部》。網吧裡舉目四望,的確很多屏幕都是一樣的界面。
同學介紹,這個遊戲非常棒,風景好看,還有一些文化在裡面,他舉例說:「要不是玩這個,我都不知道『舉案齊眉』來源於『梁鴻孟光』。」他幫我選了天山派,ID叫「若隱若現」,因為天山派有隱身的功能。
那是我第一次玩端遊,之前玩過的電腦遊戲,僅限於家裡電腦自帶的掃雷和紙牌。課間閒聊,《天龍八部》堪稱男生之間的社交憑證。
後來,當年的校園歌霸許嵩給這款遊戲唱了主題曲,半個班的手機鈴聲都跟著換成了《半城煙沙》。
上大學後開始看美劇,版權最多的是搜狐視頻。最著迷的時候,電腦開一整天,搜狐視頻的窗口就開一整天。
知道的第一個爆款遊戲,是搜狐的;第一次看《生活大爆炸》,也是在搜狐;頭回聽說網劇網綜,還是在搜狐。
搜狐曾經那樣真切地影響過我的生活,入場是高光花路,退場卻悄無聲息,甚至想不起來是什麼時候開始「去搜狐化」的。
也許是《天龍八部》在後起者中顯得越來越臃腫落後時,也許是在看半小時視頻播90秒廣告時,也許是在手機新聞和自媒體讓人們無需上門戶看世界之時。
時至今日,搜狐仍然常提起曾經「第一門戶」的光榮。當年與搜狐三分天下的網易和新浪,一個靠著遊戲和內容屹立不倒,一個靠著微博站在全民信息鏈的頂部。他們都不用再提當年的門戶。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新浪的基因是媒體,阿里的基因是電商,騰訊的基因是社交。那麼,搜狐的基因是什麼呢?」
張朝陽曾在《煎餅俠》中本色出演。
如今想要回歸媒體的搜狐,我們曾經也以為它的基因是媒體。後來,搜狐暢遊做出全民遊戲,我們又以為此後搜狐的基因會是遊戲。再之後,搜狐捧紅了大鵬這樣的藝人,看似基因要突變成內容……
走到今天,搜狐的好牌一張張出完,對內對外,都只剩一個「初代大佬」張朝陽。或許可以說,搜狐不像一家有完整運行機制的企業,它的基因就是張朝陽本身。
浪子張朝陽,回頭難換金
網上盛傳張朝陽現在特別努力,每天只睡4個小時。弔詭的是,當年搜狐最為風光的時候,張朝陽的人設一點也不「努力」。
上各種綜藝節目、在搜狐自製劇裡數度客串,張朝陽對鏡頭相當熱情和執著,這或許也是他一直分外偏愛搜狐視頻的原因。他有著文藝青年的風雅和高調,喜歡在聚光燈下,與同好做快樂事。
張朝陽一直深度參與搜狐視頻的製作。/@搜狐charles
唱歌、跳舞、上綜藝,半裸拍時尚雜誌,請孫楠、李冰冰、高圓圓等人組成「美女野獸登山隊」,在自己名為「快樂號」的遊艇上開派對……
去麻省理工讀博後,張朝陽的夢想從科學家變成好萊塢明星。
這個夢想算是實現了一半,他沒有拍電影,但活成了娛樂頭條的常客。一度成為首富的他,在個人生活上擁有不亞於電影明星的話題度。
買遊艇的時候,張朝陽坦言,「如果它不是中國最豪華的,那對我來說意義就小了很多。」在人生的前幾十年,虛榮是張朝陽無法克服的本能。
最囂張的那段時間,張朝陽幾乎無心事業,總以為自己穩坐頭部,毫無危機意識。2008年贊助奧運會,一句「看奧運,上搜狐」出盡風頭,搜狐的市值也在這一年成功越過了對手新浪。
此後,張朝陽帶著搜狐傲慢地躺在王座上。兩年過去,新浪推出微博,大半年過去了,搜狐才反應過來,匆匆上線搜狐微博,但沒能堅持太久。
坊間傳聞,如今網際網路巨頭的幾位大佬,當年或是求職被張朝陽拒絕,或是因張朝陽的演講而發憤圖強,是張朝陽影響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走向。
誰也不曾想到,影響走向的他,自己卻浪得迷了路。等到那些被他影響的人後來居上之時,剛在微博大戰中敗給新浪的他患上了抑鬱症,「有很多恐懼,但都沒辦法描述」。
張朝陽因為抑鬱閉關的一年多裡,風雲詭譎的網際網路徹底變天,等到他整理好自己的精神世界,BAT已穩坐頭部,舊山河再難收拾。
人設在風光時最好立起,觀眾對成功者特別好奇也特別寬容。一旦風光不再,哪怕是打出苦情牌,也沒人有空來抒發同情。
江湖還是那個江湖,但鏡頭從搜狐和張朝陽身上轉移到了別處,人們有新的首富要學,有新的傳奇要追。
今年55歲的張朝陽,只比馬雲小一個多月,後者剛卸下重擔,成為一名快樂的鄉村教師,留下一個仍在兇猛前行的企業。早早享受過人生的張朝陽,還在一線奮戰。
面對媒體,他時常追悔自己曾經的傲慢:「人生本身是苦海,快樂是一個副產品。」這和當年那個在快樂號遊艇上意氣風發的張朝陽,相去甚遠。
搜狐,這個張朝陽一手創立的公司從未脫離他的影子,他們的高調和憂鬱、榮耀與掙扎皆為一體。
張朝陽興,搜狐興;張朝陽苦,搜狐苦。如今張朝陽不興不苦,勤奮而努力,卻無人能預測,他這次會帶來一個怎樣的搜狐。
《張朝陽:搜狐回歸媒體 持續發力社交領域》201910,環球網
《不服老?張朝陽如何帶搜狐回歸媒體?》201910,和訊名家
《深網丨專訪張朝陽:50歲後我才明白,人如何活出個說法?》201904,深網
《張朝陽到底犯了什麼錯,讓搜狐沒落至此》201802,吳曉波
作者 | 胡不歸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