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生動民意,幹惠民實事,杭州西湖老舊小區「活力新生」

2020-12-20 身邊24小時

圖集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正是杭州全面啟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的初衷和落腳點。

去年,杭州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四年行動計劃,開展項目試點,建立工作機制;今年整體計劃全面啟動;2021年全面推進;至2022年底,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約950個、1.2萬幢、43萬套、3300萬平方米。

「我們希望通過老舊小區綜合改造項目,讓民生福祉不斷提升,提高市民生活的幸福感與滿足感。」杭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的確,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在這背後,關係到的是千千萬萬戶家庭。每一個小區,都是家庭幸福的縮影,透過它們,不僅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也是具有豐富內涵的「裡子」,讓我們看到了杭州為民生實事所付出的努力。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圍繞「完善基礎設施、優化居住環境、提升服務功能、打造小區特色、強化長效管理」等5個方面內容,老舊小區提升改造正在讓一個個老小區「華麗變身」。許多居民發現,原本自家小區不好走的路開始變得平坦寬敞,原本昏暗的路燈正閃著溫馨美好的光亮,原本停車難問題一一得到了解決。

一針針繡花功夫精巧,讓老舊小區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一泉泉「活水」引來,為杭城的老舊小區注入了全新的生機。

創新自治管理模式,實現我的家園我做主

在杭州西湖區,共有住宅小區618個,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388個,所佔比例不小。

根據市政府《關於開展杭州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去年8月,西湖區正式成立了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出臺《西湖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和《西湖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確定了「1+3」行動計劃,即「2019年以美麗家園為主的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計劃+2020年—2022年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行動計劃」。

去年,西湖區已完成項目14個、2.79萬套、935幢、258.45萬平方米,投入資金約1.86億元(其中安置房項目5個,196萬平方米,投入資金約8950萬元)。今年,全區總共計劃開工42個項目,目前已完工27個。其中列入市民生實事項目25個,將於11月底前全部完工。

「居民主體、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從去年到今年,西湖區已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共建共治新模式。

以黨群聯繫為紐帶,以黨建工作為抓手,全區通過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對老舊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企業起到黨建引領作用。

在項目進程中,西湖區也通過制度的設計,讓居民在回歸改造主體的同時,提升基層治理體系的建設和治理能力。

「通過開創『我們的家園』自治管理模式,目前已對老舊小區劃分自管片區,採取『社區、自管小組、居民』三級治理模式,選聘居住在小區內的優秀退休老居幹、老黨員、老支部書記成立自管小組,引導居民從『老舊小區所有事情政府兜底管』向『我出錢、我出力、我們自己管』轉變,探索一條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的社區準物業管理新模式。」

西湖區還積極發揮了居民議事的作用,利用「網際網路+共建共治共享」機制,搭建居民溝通議事平臺,邀請居民全程參與改造。在確認改造方案時,街道、社區、業委會、設計單位、居民代表等共同參與,群策群力,集聚居民的共同智慧,打造居民共享的品質小區。

如意苑終「如意」,引得白鷺來落戶

蔣村花園如意苑,東起紫金港路,西至合建港河;南起文二西路,北至文一西路,共52幢居民樓,在冊人數共14364人。

小區從2006年正式投入使用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多個年頭。隨著建築的不斷老化,小區的各項軟硬體缺點也逐漸暴露。

「我在這個小區住了快十年,孫女從抱在懷裡到如今上了初中,小區的公共基礎設施很多都老化了,道路破了坑坑窪窪,路燈有些都不亮了,小區的綠化也荒廢了。我們都很希望通過此次改造,讓小區換個面貌。」和居民周大姐一樣,如意苑要求改造的呼聲不斷。去年,街道將如意苑列入西湖區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改造計劃,全小區同意實施改造率高達95%。

惠及民生,民心所向,那就全力以赴。經過前期多次調研,西湖區總共投入2500萬元,對如意苑小區內的道路、綠化、中心景觀、出入口、景觀燈、監控系統等提升改造,總共歷時半年。

如今,小區排水基礎設施已配套完備,按照「汙水零直排生活小區」的建設標準,進行雨汙管網改造,實現雨汙分流。小區內,道路寬敞平整,新增機動車停車位510個、非機動車停車位105處1100餘個,安裝庭院燈480盞。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景觀荷花塘水系,引入了市級美麗河道合建港的活水,埋了近300餘米長的水管。街道還在荷花塘周圍安裝景觀燈、種植水生植物、搭建假山等,改造後的荷花塘,儼然成了一個「水上小公園」。

「荷花塘是我們小區的特色,街道在聽取民意後,小區改造方案非但沒有填埋池塘,還引來了活水。如今我們在小區散步就仿佛身處小型生態公園,真是一種享受,極大提升了生活幸福感。」

「草長平湖白鷺飛」,近來生機勃勃的荷花塘公園還引來了白鷺光顧。看來,流經西溪溼地的這股活水,也讓這些對生態環境要求極高的「客人」,找到了理想的棲身之所。

「居民點菜」出新意,一小區一方案

千萬戶家庭,組成了一個個小區,在這一方小小天地裡,包含了每一個家庭的幸福願景。所以,怎樣務求實效,真正為百姓造福,提升居民幸福感,打造品質家園,是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的重中之重。

黃姑山路20號,東接杭芝機電有限公司,南靠黃姑山橫路,共有2幢7層住宅,建築面積15775 平方米,居民189 戶。作為今年西湖區老舊小區改造亮點工程之一,該項目計劃總投資711萬元,將於本月底全部完工。

小區怎麼改,哪些是居民最迫切最需要的,聽取民意尤為重要。為此,黃姑山路20號在確定改造方案前就經歷了層層意見徵集,由小區業主自己決定「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如何管」,讓居民全過程參與改造,確保改造工作真正呼應居民的期盼。

如今,居住在這個小區裡的方阿姨每天都願意出門遛彎。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自家房子終於裝上了電梯。「像我住7樓,年紀大了爬趟樓骨頭就疼,所以以前出門都要想想,現在好了,小區12幢樓全安上了電梯。我們小區老年人多,最近大家都願意下樓來,曬曬太陽、聊聊天,可開心了。」

除了裝電梯,小區道路也進行了全面拓寬與修整,停車位多了,還增設了標準化垃圾桶,保障小區居民生活垃圾傾倒和堆放。同時,對破損、陳舊、風化的房屋外牆進行防滲、粉刷處理,達到防漏、美觀效果,樓道內全面刷牆、小區裡優化綠化布局、出口處增設智慧識別系統……裡裡外外,從「面子」到「裡子」,黃姑山路20號煥然一新。

更多溫暖的細節在此次改造中充分體現。

「蔣村花園如意苑很大,晚上道路指示牌會發亮,對我們這種新手配送員真是太友好了!」盒馬生鮮的小吳是杭州蔣村花園一帶的配送員。這兩天,他發現這個有52幢房子的安置房小區,忽然變亮堂了。

白天流水潺潺,晚上燈火可親。負責提升改造的張工說,公園周圍星羅棋布著景觀燈、燈帶、庭院燈、草坪燈等六七種燈,連小區道路上各方位指示牌也是夜光的。

不僅如此,每個單元樓前也都安裝了電動車集中充電樁設施,「這也是契合了小區租戶多、電動車多的實際情況。」張工說,這次改造工程涉及道路、綠化、中心景觀、出入口、景觀燈、監控系統等多方位的提升。

與人飲水,冷暖自知,小區住得舒不舒服,居民是最清楚明白的。西湖區通過「一小區一方案」,讓居民「自己點菜」,將民眾的呼聲真正落實到了改造之中。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接下來,西湖區將繼續落實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在2020年—2022年計劃實施87個項目、6.9萬套、1701幢、676萬平方米,若按400元/平方米測算,計劃投資約27億元(其中安置房項目31個,43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約17億元)。

讓點滴民意聚水成涓,讓民生福祉本固邦寧,讓千家萬戶幸福安樂,讓杭州向幸福示範標杆城市大步邁進。(俞倩)

責任編輯:徐樂靜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改得咋樣,老百姓說了算!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幸福,一頭繫著城市形象,經過6個月的精心施工,中建安裝華西公司承建的雁塔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明德門片區外牆施工全部完成,居民紛紛「點讚」。以人為本 聚力民生提標6月3日,華西公司雁塔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家住明德門北區的13號樓周大爺為項目管理人員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邊寫了「心系居民辦實事,惠民工程暖人心」這樣一句話。「以前我們好多住戶家裡還是用了幾十年的窗,我們頂層一遇上下雨天,就開始漏水。」
  •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
    今年杭州老舊小區改造提升,100%完工!截至11月20日,杭州全市實施改造提升老舊小區302個,完工率100%,全面完成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實事任務。年初,市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明確將實施300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列入市政府2020年民生實事,涉及改造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
  • 今年是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作被納入杭州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的...
    今年,正是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作被納入杭州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的重要年,是實施綜合改造提升四年行動計劃的關鍵年,也是全面推廣試點經驗、打造全國樣板的攻堅年。近期,融創與杭州西湖區民政局、杭州易護科技等多方聯合,共同承接了西湖區特殊貢獻老人免費適老化改造工程,在這個清寒的冬日,為城市帶來更多愛與溫暖。
  • 自貢自流井區:老舊小區改造「寫」滿民意
    走進自貢市自流井區五星街磨子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老舊小區煥新顏,美好新居你我他」的橫幅格外醒目,數名工人正忙碌施工,有的重新布置雨汙分流系統、有的對小區路面鋪設石板磚、有的正焊接搭建社區新大門……眼前這番景象是磨子井社區正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
  • 老舊小區怎樣改出幸福感?杭州老百姓目前最在乎的是這三件事:停車...
    11月8日,就在杭州連續14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的當天,民意直通車·錢塘潮頭哨推出特別策劃——「尋找老舊小區治理幸福案例」,從老年食堂、破解停車難、居家養老、加裝電梯四個和居民幸福指數密切相關的方面出發,去發現基層治理中的亮點。老舊小區怎樣改出幸福感?
  • 老舊小區改造,富春街道「內外兼修」重塑宜居美麗新杭州
    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品質相系,更與民生福祉相連。「美麗杭州」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富陽區富春街道借勢借力,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實事來抓,不斷加大改造力度,老舊小區開始了「內外兼修」的美麗蛻變。如果只是砸到車輛還好說,但這裡的居民心裡總有隱憂:名仕花園坐擁「學區」資源,附近交通便利、商業繁華,至今仍是許多人購房的優先選擇,且樓底還有城東街——燈具一條街,小區內孩子老人及普通行人都不少。萬一砸到人可怎麼辦?一個小區拿不出這點維修費用來解決問題嗎?尷尬之處正在於此。名仕花園小區建成早,為開放式管理。
  • 泰興市濟川街道祥泰社區:抓好民生工程 辦好惠民實事
    同時,今年三泰新村8區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也剛剛完工,記者看到原有路面、花臺已經拆除,新建混凝土路面、雨汙水管道、化糞池等,同時小區牆面也已粉刷,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為民辦實事、改善民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切入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濟川街道祥泰社區以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急需的問題為重點,堅持把民生工程、民生實事、惠民實事落到實處,切實抓好惠民利民工作,提升群眾幸福感。
  • 杭州出臺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政府規章 4月1日起實施
    為了給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提供法治保障,目前,杭州市政府出臺了加裝電梯政府規章——《杭州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杭州市政府第324號令,以下簡稱《辦法》),自4月1日起施行。杭州市自啟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以來,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增進人民群眾民生福祉的民生大事、關鍵小事,已連續三年將其列入杭州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 老舊小區改造不妨讓居民「點菜」
    由於建成年代較早,不少城市裡的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街老、院老、房老、設施老、生活環境差的「四老一差」問題,降低了居民生活品質。今年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這項民生工程提出了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並列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 做好「加減乘除」 打造幸福美好家園——老舊小區提質改造的青神路徑
    今年,青神縣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納入省、市民生實事及政府重點工程,運用「加、減、乘、除」手法,逐步解決老舊小區在設施配套、環境提升和長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走出了一條老舊小區提質改造的青神路徑。青神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專門制定了《青神縣2020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由分管縣領導掛帥,成立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統一謀劃、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檢查督辦,讓多個「一股線」共穿一個「針眼」;建立一個標段一套人馬、一周一次專題會議、一周一期推進簡報、一天一次現場督導、一小區一份改造清單、一戶一份提示回執單、一個施工企業一份量化考核表「七個一」工作機制,讓一股股細流匯集成一條流向幸福家園的長河
  • 林山寨街道碧沙崗社區:老舊小區改造,舊貌換新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周欣 通訊員 付珍珍自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以來,鄭州市中原區林山寨街道碧沙崗社區黨委積極響應號召,涉及此次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共有11個居民樓院,社區本著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載體之一,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改造過程中切實做到了惠民、防疫、安全生產三不誤。
  • 吹響集結號 發起攻堅戰 奮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2月10日訊(記者 胡崢 鄭旺 戚壯波)12月10日上午,嶽陽樓區召開2021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動員會。區委書記曾平原出席並講話。會議印發《2021年度老舊小區改造聯動共建工作方案》《老舊小區改造實施細則》,明確2021年度,嶽陽樓區將按照「區委領導、政府牽頭、鄉街負責、部門聯點、社區主抓、居民主體、盡銳出戰、齊抓共管」的指導思想,完成204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 抓實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有溫度的民生工程
    羅海以《抓實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樓區民生溫度》為題,從為什麼要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什麼是老舊小區改造、如何進行老舊小區改造等三個方面,通過鞭辟入裡的理論思想和生動豐富的現實案例進行闡釋。羅海強調,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高群眾生活品質的一項有溫度的民生實事,是「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區重點實施的一項民生大事,希望來自各個領域的學員們充分重視該項工作,凝聚各方智慧,多提寶貴建議,努力成為我區老舊小區改造的見證者、參與者、推動者。
  • 黃州區探索「五項機制」力促老舊小區煥新貌
    12月15日,筆者來到黃州區西湖二路的中國銀行黃岡分行中行小區,只見整潔乾淨的院子,規範有序的停車場,讓人眼前一亮。這個曾經的「三無小區」,如今實現了完美蝶變。近年來,黃州區搶抓國家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機遇,通過探索「五個機制」,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宜居指數不斷提升。
  • 烏魯木齊老舊小區換新顏,生活品質大提升,居民心裡美滋滋
    在新疆天山區天山染織廠老舊小區換新顏,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真是令人羨慕。2020年12月2日天山區十七戶路的天山染織廠,該小區的一名62對的居民馬月英表示,自己的小區變新了,大家都誇讚惠民建設好,人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了。
  • 「搭車」舊改 杭州老舊小區存量用房「煥新」釋放民生獲得感
    記者從市建委、市舊改辦了解到,乘著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的東風,杭州不少街道社區圍繞群眾所需,將企事業單位閒置的存量用房全新「賦能」,改建成老人之家、少兒遊樂項目、黨群服務中心等新配套設施,一處處滿足居民生活「剛需」的新空間,正在加速釋放著註腳全面小康的民生獲得感、幸福感。
  • 十項重點工作在新城|老舊小區改造「眾口難調」怎麼辦?看看這些...
    「讓市民群眾在老房子裡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正是老舊小區改造的目的所在。這項惠民、利民的工程既是眾望所歸,為何在落地時卻陷入「眾口難調」的困境。近日,記者走訪發現老舊小區改造千頭萬緒,居民訴求多,管理難度大,施工任務重……好事要做好似乎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 老舊小區如何實現房價翻倍?「整容」成功的秘訣就一個詞,務實
    上城區紫陽街道新工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大部分建築建於上世紀80年代,社區人口居住密度大、居民活動空間小、配套設施陳舊缺損、停車矛盾突出、安全隱患嚴重。2019年上半年,新工社區啟動了「微更新」項目,對社區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老舊小區煥新顏。據了解,項目總涉改面積約20萬平方米,盤活居民活動空間6000多方,新增停車位近400個,完成加裝電梯15臺,新建垃圾分類房14個,受益居民2400多戶,目前為全市之首,被住建部列為改造試點案例。
  • 承德公布2019年20件民心實事「民生帳單」
    4月16日上午,承德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19年重點民心實事。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陳寶雲攝河北新聞網4月16日訊(記者陳寶雲)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56萬人以上;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0所;城鄉低保年標準分別提高600元和400元;高標準改造老舊小區204個……在今年,這些事關民生的事項將一一得到落實。
  • 河北省承德市召開2019年民心實事新聞發布會
    2019年民心實事新聞發布會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56萬人以上;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0所;城鄉低保年標準分別提高600元和400元;高標準改造老舊小區204個……在今年,這些事關民生的事項將一一得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