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位於石家莊市區的東部。總面積110.24平方千米。總人口41萬人(2003年)。
區政府駐裕華東路323號。郵編:050011。代碼:130102。區號:0311。拼音:Chang'an Qu。
河北省石家莊長安區建北街道
建北街道(Jianbei Jiedao) 代碼130102001。面積3.40平方千米,人口22543人。辦事處駐棉一生活區內,郵編050011。
[界線]
從健康路中心線與建設北大街中心線交匯點起,向東至廣安大街中心線,向北沿市一印廠西邊界至光華路中心線,向東至體育北大街中心線,向北至豐收路中心線,向西至建設北大街中心線,向南回界線起點。
[區劃]
轄棉一社區、光華路社區、八家莊社區、花園社區、談西街社區、談后街社區居委會共6個社區。
歷史沿革
街道因辦事處駐地臨近建設北大街而得名。該辦事處建於1957年,稱建設大街辦事處。1958年改名建設大街管理區,同年12月,與原談村管理區合併,統稱建設大街分社。1968年改為建設大街「五·七」公社。1979年復名建設大街辦事處。2001年全市區劃調整時更名建北街道辦事處,其管轄範圍有所調整。
青園街道面積2.45平方千米,人口35140人。辦事處駐西大街73號,郵編050011。
青園街道從裕華東路中心線與建設南大街中心線交匯點起,向東至東大街中心線,向北至中山東路中心線,向西至廣安大街中心線,向北至談北路中心線,向西至健康路中心線,向西至建設北大街中心線,向南至界線起點。
行政區劃
青園街道轄6個社區居委會:範華社區、東安社區、談閣社區、廣電社區、藝苑社區、棉二社區。7個生活小區。駐區單位有市四大機關、區委、區政府。
廣安辦事處成立於1962年6月,位於石家莊市中部,轄區面積1.7平方公裡,共有6個社區。負責棉三社區、棉四社區、師大社區、東大社區、廣合社區、一印社區的管理。轄區總人口4.8萬人,管理著16個基層黨(總)支部,共有3648名黨員。
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育才街道
育才街道辦事處駐華藥一區內,郵編050011。
從裕華東路中心線與體育南大街中心線交匯點起,向東至民 育才街道電子地圖
心河中心線,向北至石德鐵路上行線中心線,向西至體育北大街中心線,向南至和平東路中心線,向西至育才街中心線,向南至中山東路中心線,向東至體育南大街中心線,向南回界線起點。
轄8個社區居委會:藥東街社區、華藥一區社區、談北社區、二化社區、躍西社區、醫大聯合社區、談南社區委員會、裕彤社區。
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躍進街道
躍進街道面積4.86平方千米,人口37644人。辦事處駐翟營大街,郵編050031。
從躍進路中心線與民心河中心線交匯點起,向東至建華北大街中心線,向南至北宋路中心線,向東至談固西街中心線,向北至躍進路中心線,向東至談固北大街中心線,向北至和平東路中心線,向東至東二環北路中心線,向北至石德鐵路上行線中心線,向西北至談固北大街中心線,向南至光華路中心線,向西至民心河中心線,向南回界線起點。
轄7個社區居委會:和平路社區、煤機社區、翟東社區、金建社區、煉油廠社區、瑞國花園社區、建華北大街社區。
[沿革]
因辦事處臨近躍進路故得名。原為躍進路辦事處,後更名為躍進街道辦事處。
河東街道面積4.23平方千米,人口63825人。辦事處駐中山東路446號,郵編050011。
河東街道從裕華東路中心線與民心河中心線交匯點起,向東至談固南大街中心線,向北至中山東路中心線,向西至談固西街中心線,向北至北宋路中心線,向西至建華北大街中心線,向北至躍進路中心線,向西至民心河中心線,向南回界線起點。
轄10個社區居委會:河紡街社區、建華第一社區、建華第二社區、建華第三社區、翟營大街社區、建華第四社區、談固小區第一社區、談固小區第二社區、建明南路社區、煤機街社區。
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長豐街道
長豐街道 面積6.09平方千米,人口27584人。辦事處駐沿東街29號,郵編050041。
長豐街道坐落於沿東小區西門入口處。轄區範圍西起建設大街,東至東二環,北起北二環,南至豐收路和光華路。從豐收路中心線與建設北大街中心線交匯點起,向東至體育北大街中心線,向南至石德鐵路上行線中心線,向東至民心河中心線,向南至光華路中心線,向東至談固北大街中心線,向北至石德鐵路上行線中心線,向東至東二環北路中心線,向北至北二環東路中心線,向西至勝利北大街中心線,向南偏西至建設北大街中心線回界線起點。
轄5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沿西街社區、運河橋社區、沿村社區、沿東社區、長豐聯合社區、南翟營村、北翟營村、土賢莊村。
寓意長安區各方面工作會有大豐收。2001年3月全市區劃調整後,長安區新建長豐街道辦事處,辦事處籌建於2001年10月,2002年7月正式掛牌成立。
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談固街道
面積5.55平方千米,人口38622人。辦事處駐躍進路,郵編050031。 談固街道
-界線
從裕華東路中心線與談固南大街中心線交匯點起,向東至京深高速公路西路基沿線,向北至石德鐵路上行線中心線。向西偏北至躍進路街道辦事處並沿躍進路街道辦事處、河東街道辦事處東邊界向南回起點。
-區劃
轄7個社區、3個村委會:談固社區、建明第一社區、建明第二社區、建明第三社區、焦化廠社區、銀龍小區第一社區、銀龍小區第二社區、談固村、白佛村、白佛口村。
-沿革
因該辦事處駐地在談固村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前為振頭區翟營鄉。同年公社化時先屬東風公社,後改為兆通公社翟營管理區。1959年冬歸屬長安公社河東分社。1961年調整公社區劃時改名翟營人民公社。1965年公社機關遷駐談固村,故改名談固人民公社,1984年5月17日,改為談固鄉,2001年全市區劃調整,談固鄉由原郊區劃歸長安區,更名為談固街道辦事處,其管轄範圍有所調整。
中山東路街道地處石家莊市中心位置,於1948年初建政時系第四區第一、第二政府,1951年兩個街政府合併,改為解放路居民工作委員會,1956年7月,改為橋東區解放路辦事處,1959年3月和正東路街道辦事處合併,改為橋東人民公社解放路管理區,1959年11月改為橋東人民公社解放路分社(1962年正東街分社分出),1959年改為解放路「五七」分社,1974年改為解放路人民公社,1979年改為解放路辦事處。1996年5月,根據石地字[1996]2號文件精神,更名為石家莊市橋東區中山辦事處,2001年11月更名為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
東起建設大街,西至京廣鐵路,南起石橋街、中山東路,北至健康路、長徵街、正東路。轄區總面積0.89平方公裡。本轄區總人口數為5.4萬人,共有家庭9011戶。駐街單位 學校所(市一中、實驗小學、華英雙語學校),下設6個社區,包括省四院社區、慄康南社區、興東街北社區、長徵街東社區、長徵街西社區、十五條社區。
阜康街道(Fukang Jiedao) 代碼130103006。面積2.07平方千米,40人。街15號,郵編050011。
[界線] 位於京廣鐵路上行線以東,西至京廣線上行線,東至平安北大街中心線,南至正東路,北至石太鐵路。
[區劃] 轄5個社區:勝利北街第一社區、慄勝路社區、慄新小區社區、工人街社區、勝利北街第二社區。
[沿革] 1949年8月為正東街居委會;1956年7月為正東街辦事處;1959年3月為解放路管理區;1960年2月為解放路分社;1962年2月為正東街分社;1969年12月為西門外五七公社;1974年8月為西門外人民公社;1979年3月為西門外辦事處;1982年7月為阜康路辦事處;1997年5月為阜康路街道辦事處;2001年12月至今為阜康街道辦事處。
建安街道(Jian』an Jiedao) 代碼130103007。面積2平方千米,10919戶、人口39237人。辦事處駐慄康街100號,郵編050011。
[界線] 東起建設北大街,西至平安北大街、勝利北街,北起石德鐵路線,南至健康路、長徵西路。
[區劃] 轄6個社區居委會,建安社區、華平社區、光華社區、棉一社區、棉五社區、華新路社區。
[沿革] 1948年建政時系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街政府。1951年,三個街政府合併,改為慄村居民工作委員會,1956年7月改為慄村辦事處,1960年2月改為正定路分社,1969年12月改稱慄村五七公社,1974年8月改為慄村人民公社,1979年3月改稱慄村辦事處,1982年7月,改名為建安路辦事處,2001年11月9日改名為建安街道辦事處。2003年5月由建安路遷到慄康街100號。(註:因華新路社區、光華社區為當年新成立社區,街道實際人口比派出所登記人口要多,轄區實際總人口有45628人。)
勝北街道辦事處地處石家莊市長安區北部義東街1號,辦公面積955平方米。轄區東依建設北大街,西至紅星街,南鄰石德鐵路線,北至四水廠路,轄區面積4.53平方公裡,共有家庭2.5萬戶、總人口73204人
[區劃] 轄10個社區居委會:東柳路社區、順柳巷社區、四水廠路社區、北二環西社區、北二環-區、石紡路第一社區、石紡路第二社區、義堂小區社區、義堂社區、吳家莊社區。
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西兆通鎮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32508人。鎮政府駐西兆通村,郵編050036。[界線] 位於石家莊東北部。東至南村鎮西邊界,南至石德鐵路上行線中心線(裕華區界),西至高營鎮、長豐街道辦事處東邊界,北至滹沱河中心線(正定界)。[區劃] 轄11個村委會:十里舖村、南石家莊村、凌透村、店上村、西莊屯村、西莊村、東莊村、西塔口村、西兆通村、東兆通村、東杜莊村。[沿革] 因該鎮駐地西兆通村而得名。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後,劃歸石家莊市管轄。1960年劃為石家莊市長安公社的一個分社。1962年改為西兆通公社。1965年1月又劃歸正定縣。公社管委會仍駐西兆通,2001年全市區劃調整後,西兆通鎮由正定縣劃歸長安區。
河北石家莊市長安區南村鎮
基本概況
長安區南村鎮位於市區東北部,南臨石德鐵路及307國道,北依滹沱河,面積36平方千米,2002年人口34801人。鎮0駐南村,郵編050036。
地理界線
東至藁城市西邊界,南至石德鐵路上行線中心線(裕華區界),西至西兆通鎮東邊界,北至滹沱河中心線(正定縣界)。
轄14個村委會:南村村、董家莊村、吳家營村、南五女村、東五女村、北五女村、南楊莊村、大豐屯村、南中奉村、小屯村、中塔口村、東塔口村、侯帳村、北中奉村。
因該鎮駐地南村而得名。原為正定縣東南部較大的村鎮,歷來是這一帶的政治、經濟中心。1947年後曾是區公所、鎮0所在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劃歸石家莊市管轄,為東風公社和南村管理社駐地,1961年調整公社規模,將南村管理區劃為一個公社,因公社管委會駐南村,故名南村公社。1965年1月又劃歸正定縣管轄,2001年全市區劃調整時由正定縣劃歸長安區。
基礎建設
南村鎮按照「加快發展,富民強鎮」原則,大力發展「生態、休閒、高效」農業。按照規劃,南村鎮將以中塔口村、南中奉村規劃路為中軸線,建設以「休閒、觀光、生產、採摘」為一體的萬畝農業生態園,園區工程包括:滹沱河綠化、侯帳無公害桃園、綠色蔬菜基礎、大棚西瓜、大棚杏園、大棚櫻桃園、特種動物養殖基礎以及民族文化村、健身娛樂中心等。
重點項目包括:萬畝滹沱河荒灘綠化,聖農生態科技園的千畝桑園,頤菲源農業生態園的綠化,大棚杏及櫻桃,侯帳無公害桃園、南中奉蔬菜基礎、萬隻觀賞鳥基礎、綠源養殖基礎的擴建等,這些項目已初具規模。
高營鎮(GaoyingZhen) 面積28.10平方千米,人口21011人。位於市區東北城郊,東至西兆通鎮西邊界,南至北二環東路中心線,西至橋東區界,北至滹沱河中心線(正定縣界)。轄2個居(家)委會、4個村委會:東古城村、西古城村、南高營村、北高營村委會;南高營居委會、滹沱河化肥廠家委會。
因鎮政府駐地位於南高營村,故取名高營鎮。2001年3月全市區劃調整後,長安區新設置高營鎮。高營鎮自2001年10月23日籌建,2002年2月24日、2月28日分別成立首屆鎮黨委、鎮政府。 原全國政協副主 高營鎮席王文元出席會議並作講話。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張為民,省市領導王永明、孫忠煥、王金財和國家有關部委、省有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開幕式由國家統計局總工程師鄭京平主持,400餘位全國千強鎮代表參加本次論壇。
發展戰略
長安區高營鎮結合自身實際認真學習省市-會和市「三級幹部 高營鎮會議」精神,明確提出要為「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和「繁榮、文明、和諧的新石家莊」擔當率先發展的重任,爭當全市鄉鎮發展領跑者。他們結合地域特點和產業優勢,提出了推進經濟發展的「一區兩環」發展戰略,即:發展壯大高營醫藥產業區,繁榮環外環路市場和民營企業帶,培育環太平河項目帶。高營鎮圍繞「一區兩環」建設,按照全市規劃總體要求,統籌謀劃了今後五年在工業、市場建設、舊村改造、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項目20多個,項目總投資13億元,全力以赴認真組織實施。
醫藥基礎
高營鎮醫藥產業具有雄厚基礎,他們以全市20強企業之一的高營企業集團為龍頭,充分發揮高營企業集團醫藥產業及技術優勢,不斷延伸醫藥產業鏈,推動醫藥產業做大做強。今年以來,在醫藥產品競爭日益激烈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不利形勢下,他們一方面繼續抓好土黴素系列產品生產,擴大市場覆蓋率,目前華曙製藥集團土黴素鹼產量世界第一,佔總產量的70%。另一方面積極開發新產品,投資1.5億元的阿維菌素項目已進行試生產,預計全部投產後年可新增利稅3000萬元。同時,積極抓好熱電聯產、賴氨酸等一批項目建設。
鄉鎮建設
依據我市「太平河生態工程」建設打造的優美環境,高營鎮還積極謀劃環太平河項目帶建設,謀劃引進了滹沱河汙水處理廠、正中分校和一批旅遊休閒觀光項目。目前,投資1.6億元,總佔地160畝的正中分校前期手續已辦結,正在組織徵地動遷等事宜,滹沱河汙水處理廠總投資1億多元,佔地180多畝,能解決省會北部的汙水處理問題。這些項目為高營鎮稅源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經濟建設
高營鎮積極抓好環外環路汽貿、石材市場和民營企業群建設,推進市場建設上規模、出效益。佔地90餘畝,總投資1.6億元的鑫順石材市場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石材市場,經營10大類近千個品種的產品,集石材會展、銷售、加工、石雕藝術等於一體。同時,該鎮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寶麗美橡塑製品、華潤藥業、鑫達潤滑油等一批企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1]
石家莊市橋東區桃園鎮位於石家莊市北部,東與長安區高營鎮相連,西與新華區趙陵鋪鎮相鄰,南接北二環路,北隔滹沱河與古城正定想望。京廣鐵路橫貫該鎮,設有柳辛莊火車站,107國道從轄區自南北穿越,石太高速、北外環、學府路東西方向穿越,桃園鎮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鎮政府辦公地址位於北二環東路19號,距石家莊火車站5公裡,距石家莊機場10公裡。全鎮轄11個社區居委會(包括桃園、柳辛莊、柳林鋪、莊窠、紅旗、柳董莊、肖家營、陳章、鎮直、五七路),共有7820戶、28831人,轄區面積18.36平方公裡。
2001年區劃調整以前,桃園鎮(原郊區南高營鎮)1991-1996年連續6年位居全市十強鄉鎮榜首,1994、1995年連續兩年在全省百強鎮排位中名列第一,被譽為「河北第一鎮」。
區劃調整以後,桃園鎮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牢抓住「發展」這一要務,按照「抓龍頭、扶骨幹、促群體」的工作思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使桃園鎮經濟保持了持續較快的增長步伐,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全鎮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05235萬元,同比增長15.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4億元;實現財政收入9458萬元,同比增長238.6%。鄉鎮企業已成為該鎮經濟的重要支柱。共有企業1185家,從業人員15924人,其中私營企業112家,合資企業6家,個體企業1067家。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該鎮已形成醫藥化工、汽車機械、輕工建材三大支柱行業,擁有華榮製藥、雙環汽車、通用玻璃等7家規模企業,形成鋼材、醫藥、鞋業、汽車及配件5大專業市場;擁有4個農副產品銷售市場和三個優質水果生產基地。2001-2002年被評為橋東區計生先進單位,2002-2003年被評為橋東區文明單位,2003-2004年被評為石家莊市計生先進單位, 2003年被市政府評為秸稈綜合利用先進單位,2004年被石家莊市橋東區政府評為固定資產投資先進單位,被評為石家莊市「十強鄉鎮」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