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做,就能做到:不要讓激勵成人的雞湯成為阻礙孩子前進的話語

2020-08-22 虎虎升薇

一群4-6歲的小男孩聚在教練身邊,第一次體驗籃球投籃。

很正常,沒有一個投中的。

一個小男孩趕緊看了旁邊坐著的媽媽一眼,媽媽微笑著說:沒事,只要投,肯定能投中。

小男孩和其他孩子一起,繼續投籃。但明顯感覺這個男孩時不時的瞟向媽媽的方向,其他孩子輕鬆地第5次、第7次差不多都投了進去,這個男孩終於在第12次嘗試後投了進去。

跟教練擊掌後,興奮地跑道到媽媽身邊,媽媽轉憂為喜「你看,我說吧,只有你想做,肯定做得到!」

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激勵過自己的孩子,「只要你做,就能做到」,我也經常這麼幹。

不過我慢慢發現,針對簡單的事情或者說孩子之前做成過的事情,這話很有效果,但針對複雜的事情,這話反而會起反作用。

比如我周末輔導孩子寫英文作業。平時每次作業只有2頁,也都是簡單的連線或拼寫單詞,注意力集中情況下10分鐘完成綽綽有餘。

不過因為前三次作業忘記,這次我們需要補做6頁,加上新的2頁,一共是8頁作業。我預估了下,按照以前的速度,在預留中場10-20分鐘休息時間的前提下,1個小時肯定可以完成。

女兒也早早爬起,要在出門上課前補完作業。看她信心滿滿,我也暗自欣喜。

攤開作業本, 女兒開始寫。但還沒過5分鐘,我就發現她慢慢吞吞、磨磨蹭蹭。開始有點畏難情緒。

我考慮到其實題目並不難,只是頁碼比以前多,於是鼓勵她:只要你做,你肯定可以做到。

誰知,這句話並沒有起作用。根據後來情形的發展,女兒狀態反而越來越差,各種分心懶散,就是沒法像以前那樣集中注意力。直到折騰了半個小時把我耐心耗完,暫時以她崩潰大哭收場。

為什麼我鼓勵她:只要做,就能做到,似乎反而激發了某些她的畏難情緒呢?

這讓我聯想到老公的一貫教育態度:我們從小沒人管,還不是一樣考上大學。意思是不用太在意女兒教育,有這個基因,只要她做,肯定做得出來。

有次看北大心理學教授李松蔚的採訪,說到北大師兄家裡孩子教育請他支招,師兄師姐都是超級優秀的人,為什麼孩子就是不想學習,他們很疑惑憑著他們的基因,孩子想做,分分鐘做得到。

在成人的世界裡,很流行這句話:只要做,肯定做得到!表達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信念,是一碗必要時值得幹掉給自己打氣的雞湯。

然後對於孩子來說,這句話卻並不是時時能提神醒腦、補氣益血的。

用經典教育電影《墊底辣妹》中頗有教育方法的補習班老師坪田先生的話說就是:「只要做就能做到,這麼說是不好的。假設沒有做好,那就是證明自己無能了,孩子會越來越消極。」

這是男孩玲司的母親將玲司送到補習班時,她告訴老師坪田,只要玲司願意學習,他一定能考上名古屋大學的法律系。因為玲司的爸爸就是名古屋法律系畢業。篤定的玲司母親就跟我篤定的老公或者李松蔚篤定的北大師兄一樣。

「只要做,就可以做好!」對孩子成長來說,容易忽略以下問題,從而引發孩子的消極情緒,適得其反:

1,孩子並不是你的翻版和復刻,孩子是個全新的個體

能言善辯的父母也可能生出不善言辭的孩子,熱情開朗的父母也可能生出內向膽小的孩子。也許父母很擅長某件事,小時候就已經小菜一碟,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也許就難於上青天。拿自己的情形來要求孩子,沒法感同身受孩子所遭遇的內心困境,容易忽略細節強求結果。

2,做成一件事,是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一次的交易

但凡是動態的,也就會需要根據反饋進行調整,有可能上來在不了解環境的情況下,容易做出偏差動作,但不要緊,我們可以據此調整做事的方法 ,達成最終的完成。如果一直對孩子強調「只要做,就可以做好」,而不管不顧其中動態的過程,孩子卡在開始的地方前進不了,就會懷疑這句話的合理性。

3,做成一件事,往往是個長期工程,對孩子的分享不應該只濃縮為一句話

很多父母在分享這句話時,背後包含的往往是自己奮鬥的前半生,前半生很長,其中也一定碰到了很多問題,但只有結果是最振奮人心,令人印象深刻的,而那些其中遭遇的困難很容易成為父母忘卻的記憶。仿佛成功只是憑著一股信念完成的,這種教導方法無形中給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

4,針對已經習得性無助的孩子,這句話更是雪上加霜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發現當一個人經歷失敗和挫折後,歸因於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時,面對以後類似問題就會產生一種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如果一個孩子對某件事(比如學習)已經有習得性無助心理或行為的時候,父母一味的鼓勵「只要做,肯定做得到」無疑是給孩子更多自身歸因的消極暗示,加劇此前心理和行為。

在女兒崩潰大哭不肯完成補習作業後,我躲到房裡反思了一會,發現每次2頁作業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好完成,但累計到8頁作業,對於她這個年齡來說,還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首先聽上去的數量就是一個巨大的無形壓力,儘管她的腦袋在調動一切資源應對依然覺得壓力山大。其次我的「只要做,肯定做到」讓她也開始自我懷疑,「做了半頁,不容易,又做半頁,還有那麼多,媽媽說肯定做得好,是不是我太笨了?」於是不想做的情緒就跟著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出來了。

反思之後,我把這次補習任務幫她進行了分解。漏掉的作業需要補,就像犯過的錯需要彌補一樣,但是可以根據孩子年齡及實際情況量力而行。本次任務優先完成上次布置的2頁作業,然後再補1頁之前的作業,也就是需要完成3頁任務。把這個方案說給女兒聽以後,她很快答應,併集中精神很快完成。儘管狀態神勇,我在她寫完3頁之後,馬上幫忙收進了書包 不再評價和強求。據此作業事件告一段落。

孩子的成長由每一個時刻每一個具體事件構成,孩子也可以不管不顧自己就長大了,但是能不能成材就看概率了。

現在家長普遍重視教育,就是希望能夠提高孩子成材的概率,加之時代發展變化,現在孩子的成長環境已經和父母一代完全不同,他們面對的世界不同,他們受到的誘惑不同,他們經受的挑戰也不同。

遇到事情,哪怕再小的事情,父母不要以為鼓勵一句「只要你做,肯定做得到」就可以了,那當代父母到底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切實幫助到孩子呢?

1、從孩子的視角評估困難度,而不是父母的視角

人會天然的從自己的視角出發評估事情的難度,然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個習慣一定需要改一改。你覺得6歲孩子每天寫10個字很簡單呀,別人家某某也做到了,但是到了自家孩子,就需要結合孩子的精細運動發展以及之前的習慣綜合評估,我家孩子每天寫10個字對孩子來說難不難。真正從孩子視角進行評估,也許會發現初期階段,我家孩子只能堅持寫3個就不錯了,那就從簡單的開始,而不是一句「只要你做,肯定做得到」丟下不管卻強求結果。

2、從舒適區先把孩子推到拉伸區,而不是一下子推到恐慌區

有個【舒適區-拉伸區-恐慌區】的理論非常適合父母用來理解孩子的成長進步過程。

從教育孩子角度來說,孩子現在呆的區域是舒適區,如果家長看到其他家孩子哪方面比自家孩子強,也很想推孩子到那個新區域,這個新區域對孩子來說就是恐慌區。直接推過去的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孩子做不好產生恐懼心理或者開始表現不錯,但後期倒退嚴重。

所以睿智父母的做法是先推孩子到舒適區和恐慌區中間的拉伸區活動活動,讓孩子先適應拉伸區的節奏,當孩子已經把拉伸區變為新的舒適區後,再推孩子前進一步,即可到之前家長想要的區域。

3、採用搭腳手架的方法一步步幫助孩子到達想到的地方

在從舒適區到拉伸區到新的成長區過程中,父母依然需要觀察孩子可能碰到的困難。孩子到達某個新高度猶如自己蓋房子,父母需要幫忙搭腳手架護孩子安危,也引導孩子不斷分解搭建別墅的過程,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那整棟別墅蓋完,孩子既能收穫想要的結果,也能享受整個過程。

腳手架並不幹涉孩子自己的搭建,很多事情並不需要父母過問的那麼詳細,但是知道有父母的陪伴,孩子會在遇到事情時需要指引的時候,就可以找父母提點或討論。然後繼續往前前進。

「只要做,肯定做得到」確實是一句很激勵人心的金句,每次聽到,我依然覺得未來無限可期。

而用在實際的教育中,卻要慎之又慎。不要讓成人的雞湯成為阻礙孩子前進的動力。

——————

歡迎關注@虎虎升薇 ,一個考了心理學證書、學習了正面管教課程卻依然每天與娃鬥智鬥勇的80後職場媽媽。升級打怪太耗心力,一起來抱團吧。

相關焦點

  • 不要讓學習環境成為孩子夢想前進道路上的阻礙
    從前有鑿壁借光,現今有板下聽課,這樣的刻苦學習,為未來不斷努力的例子並不少,學生為了能想夢想前進,不懼學習環境的惡劣,但是故事裡的孩子,如果長期處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嚴重,甚至無法挽回的傷害,如下肢血管疾病、近視、脊柱彎曲、駝背、肩頸勞損等,也會大大降低他們的學習效率。
  • 人生感悟:不要讓別人對你的看法成為你前進的阻礙!
    或者當你做某一件事或者你的某個想法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同時,我們都會在心裡產生一個疑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他們都不認同我的想法?在這些疑問的影響下你會產生強烈的不自信,不知所措,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否真的有問題。最後可能因為別人的質疑和對自己的懷疑而失去錯過一些機會和造成一些後果。這都不是你所希望的。但往往現實就是如此。所以,別人的看法到底重要嗎?
  • 教育孩子,不要讓「愛」成為「阻礙」
    」以及「親子班裡有特別霸道的孩子,我們還要不要去上課?」的擔憂時,我真的想笑著對各位媽媽講——信任你的孩子吧,多給他自由體驗的機會,讓TA成為TA自己,讓TA從生命的初始階段就能有機會對自己負責,就能有機會自主地探索這個世界吧,請儘量減少對他們說出來的一個個「不」吧!
  • 父母理性鼓勵孩子的句子大全 激勵孩子繼續努力的一段話語
    父母的鼓勵往往能改變孩子的勇氣。一個人能否成功,不是取決於孩童時期的能力或成績,而是學習的態度。孩子若發展成長性思維,就會持續的進步。如何鼓勵孩子持續性進步呢?  父母理性鼓勵孩子的句子大全  1、你分析了這個問題,而且發現了一個很棒的解決方法。  2、謝謝你提醒我,發明是這麼有趣。
  • 教育孩子不要被『雞湯』蒙蔽
    教育孩子不要被『雞湯』蒙蔽教育孩子就像行駛的一條船,偏左偏右都不好,只要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才是主線。可是,現在教育孩子的雞湯文章太多,實際效果不一定好。雞湯一搶劫犯:三歲被石頭絆倒了 ,媽媽一邊打石頭一邊說,都怪這個壞石頭,把我兒子絆倒了。錯誤是別人的。老闆:3歲,我被石頭絆倒了,媽媽說自己起來,下次被絆倒了,我還要打你一頓。
  • 別讓父愛成為孩子前進的阻礙
    我特別想回到過去,去抱抱小時候的自己,安慰她不要怕,都會過去。 但這些並不會過去,它們是我身上結的硬硬的痂。它們是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它們就是我自己。過去的種種經歷已經深深的烙在我身上,最後成為了我。對我來說,父愛是沉甸甸的負擔,我曾經一度想逃離這個家。 我的父親從來都沒有改掉老實巴交的農村人形象。
  • 宏偉的目標可以激勵孩子
    人生目標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成長方向,要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長來慎重選擇。人生目標一 定要宏偉、長遠,一旦樹立就不要輕易變更。孩子越早明確人生目標,就越早收穫成功。孩子總會把特定的興趣投入到特定的事情上,爸爸一旦發現孩子的興趣,就要加強投入,力爭把興趣發展為特長,把特長發展為人生理想。
  • 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要學會做淡定的父母
    多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暗示父母的負面暗示,只會影響孩子的認知,父母越擔心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孩子越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擔心,只會阻礙孩子前行,讓孩子成為一個膽小怕事,自卑的人,長大以後將難有大作為。父母要多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暗示,學會做淡定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要懂得淡定。
  • 家庭教育指導:是什麼導致孩子厭學,這些話語不要再對孩子說了!
    現在小孩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家長不僅沒有緩解孩子壓力,而是增大孩子的學習壓力,攀比的心理越來越大。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寫是什麼導致孩子厭學,這些話語不要再對孩子說了,一起來看看吧!——愛默生沿著別人走出的道路前進時,應該踩著路邊的荊棘,因為這樣走多了,就能使道路增寬。像我那麼懶的人,要是你說的每一句我都有回,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我喜歡你。清醒時做事,糊塗時讀書,大怒時睡覺,獨處時思考;做一個幸福的人,讀書,旅行,努力工作,關心身體和心情,成為最好的自己。
  • 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你是這樣說的嗎?
    讚賞和激勵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個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的心理,而讚賞其優點和成績,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榮譽感和驕傲感。孩子在受到讚賞鼓勵之後,會因此而更加積極地去努力,會在學習上更加努力,會把事情做得更好。讚賞和激勵是沐浴孩子成長的雨露陽光。
  • 8句正能量話語,不要輕易認輸,未來就在不遠處
    當你不想努力的時候,讀讀這8句正能量的話語,即使雞湯之語,也能點醒沉睡之人。1、一個人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能為他揚眉吐氣的也只有他自己,不要總想著靠別人,打鐵還需自身硬,想獲取更優質的資源,首先要讓自己變得有價值。
  • 激勵小學生勤奮學習的話語:勤奮者廢寢忘食,懶惰人總沒有時間
    對於小學生來說,老師或者家長的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可以讓他們更加的努力學習,那麼激勵小學生勤奮學習的話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激勵小學生勤奮學習的話語1、螢火蟲的光點雖然微弱,但亮著便是向黑暗挑戰。2、沒有風浪,便沒有勇敢的弄潮兒;沒有荊棘,也沒有不屈的開拓者。3、 只要有信心,人永遠不會挫敗。
  • 滋養孩子心靈的5種話語
    這種時候,那些在心(潛意識)裡累積的「愛的話語」,就能拯救你的孩子。「你最好消失算了!」 → 「沒關係,我可以到需要我的爸媽身邊去。」「你這個人很煩耶!」 → 「可是我爸媽說他們很需要我。」「你乾脆死了算了!」 → 「我可是爸媽的寶貝!要是我死了,他們會有多難過。我才不要死呢!」
  • 小學生自我激勵的話: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
    一些鼓勵的話語可以給自己增加自信心,小學生可以寫下一句自我激勵的話,給自己增加點自信心,下面是小學生自我激勵的話語,一起來看看吧!小學生自我激勵的話語1、過于欣賞自我,就發現不了別人的優點;過於讚賞別人的優點,就會看不見自我的長處。2、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會失去自己。3、生命之燈因熱情而點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 不要成為扼殺自己孩子的殺手
    當一個孩子被大人阻止動腦、動手、動嘴說時、當孩子的探索欲望被壓制時、當孩子看到同齡的小朋友都能做到,自己卻做不到的時,無助的孩子開始變得煩躁、鬱悶,因為無法建立自信,情緒開始不安。當一個三歲多的孩子突然哭了,只是因為鼻涕出來了,我們只需要告訴他紙巾在哪兒就好了,您甚至多看一眼都不要,讓他去想、去嘗試,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 激勵孩子的良言妙語
    - 1 -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6句話。讚賞和激勵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個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的心理,而讚賞其優點和成績,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榮譽感和驕傲感。
  • 教育隨想:如何適當誇讚孩子,特別是受挫時,附50多句暖心話語
    如何適當誇讚孩子,特別是當孩子受阻、掙扎時,我們作為父母該如何用話語安慰或激勵孩子,一直是專家學者們研究的話題。作為老師,我們還要面對學生,我們都清楚對孩子和學生們的鼓勵話語可以極大地改變孩子和學生們的人生觀。這就需要我們經常鼓勵兒童和青少年。
  • 如果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強迫他?1碗毒雞湯害了多少中國家庭?
    導讀:如果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強迫他?1碗毒雞湯害了多少中國家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強迫他?1碗毒雞湯害了多少中國家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激勵人前進的話語,致奮鬥在路上的自己!
    四、當你很累很累的時候,你應該閉上眼睛做深呼吸,告訴自己你應該堅持得住,不要這麼輕易地否定自己,誰說你沒有好的未來,關於明天的事後天才知道,在一切變好之前,我們總要經歷一些不開心的日子,不要因為一點瑕疵而放棄一段堅持,即使沒有人為你鼓掌,也要優雅的謝幕,感謝自己認真的付出。
  • 如果生活感覺到疲憊了,看看這7條人生感悟,激勵自己繼續前進!
    如果生活感覺到疲憊了,看看這7條人生感悟,激勵自己繼續前進!現在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很多的年輕人都在尋找夢想的道路上,路上充滿的困難和挑戰,所以人們不免會有些疲憊。今天小編教給大家如果生活感覺到疲憊了,那麼大家看看這7條人生感悟,激勵自己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