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品種數以萬計,從代表著一個開篇時代的景天大普貨到後來風靡陽臺的冬雲系、再到呆萌可愛的番杏類、最後再到晶瑩剔透的十二卷軟葉系列,多肉植物隨著人們的喜好,不斷演變著流行趨勢。而水泡類多肉植物,雖然沒有大火過,但也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從不缺乏追隨者。
關於多肉植物水泡:
水泡屬於景天科天錦章屬多肉植物,原產南非,外形不像其它的蓮座形多肉植物一樣成標準的蓮座狀,它植株低矮、莖粗壯,葉片較少,但都帶有好看的斑紋或斑點,部分品種葉緣帶有明顯的褶皺或裙邊,主要代表品種有瑪麗安、梅花鹿、海豹、朱紫玉、小辣椒、馬丁、股槌等,每一個品種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尤其是海豹水泡,葉型肥胖,表面特別光滑,葉片上分布著許多紫紅色的斑點,像極了呆萌可愛的海洋動物——海豹。
關於多肉植物海豹的生長習性:
水泡類多肉植物在其原生地多生長在日照充足、通風良好的戈壁石縫、低矮灌木叢中,喜冬暖夏涼,氣候平穩的生長環境,有夏季高溫時期短暫休眠、冬季不耐嚴寒的特性,主要生長期在春秋兩季。要求栽培基質疏鬆透氣,帶有一定比例的礦物顆粒。繁殖一般以扦插為主,葉插、枝插皆易成活,而且養成老樁的水泡,隨著枝幹木質程度越來越高,遇到空氣溼度較大的環境,非常容易長氣根,足以見其生命力以及繁殖再生能力之頑強。
不同狀態下的海豹水泡,又被賦予了各種不一樣的名稱:
經常逛花市和園藝店的花友們可能發現了,海豹水泡還有很多細化的分類,比如:丸葉海豹、紫肌海豹、白肌海豹、達摩海豹、紫斑海豹等等,外形基本接近,但狀態差距甚遠。其實,追其緣由主要是因為海豹屬於雜交品種,不同的配土方式以及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葉片的飽滿程度、斑點鮮明度以及葉片表面的白粉厚薄有差異而已,所謂的貴貨,更多的是為其品相在買單。
怎樣才能養出肥美的多肉海豹:
⑴海豹水泡生長速度比較慢,不需要頻繁換盆,但栽培基質要求疏鬆肥沃、透氣性較好,配土時添加的顆粒比例不宜過多,以免因為缺少養分、保水性不佳而導致葉片乾癟、長氣根。可採用以泥炭為主,適量添加珍珠巖、蛭石、麥飯石等混配而成的多肉顆粒土為主。
⑵海豹根系不發達,花盆可以大小適宜、透氣性較好的紅陶、粗陶、素燒、麥飯石之類的花盆為主,上盆前可在盆底鋪少量的陶粒或煤球渣,有利於增加根系透氣性,防止積水爛根。
⑶海豹水泡更適合控養,葉片密集的簇擁在一起觀賞性更佳,日常養護除了保持充足的陽光,忌大肥、大水,以免枝葉徒長、株型鬆散反而觀賞性不佳。
⑷海豹水泡既不耐高溫也不耐寒,夏季應給予適當遮陽、避免高溫高溼,擺放於涼爽通風的散射陽光環境下養護;冬季則保持盆土乾燥、光線明亮,越冬溫度不低於5℃即可順利過冬。
海豹水泡養成老樁後一般在春末夏初開花,花箭從葉心抽出,細長而直立,觀賞性一般,除了需要消耗養分,還會導致葉間距拉寬,而且由於它可扦插繁殖不需要通過授粉收集種子用於播種,因此是可以在花箭剛剛長出時就將其剪掉的。
海豹水泡不僅外形呆萌可愛,而且鮮少產生病蟲害,養護不難,日照越充足、早晚溫差越大,葉片上的斑紋以及葉緣上的波浪紋越明顯,狀態也越佳,掌握其生長習性就不難養出肥美的狀態!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生活除了三餐四季,也需要一些花花草草的點綴!歡迎關注,一起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