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院被盜文物已追回,遍布校園數千件石刻猶如博物館

2020-12-15 澎湃新聞

西安美院被盜文物已追回,遍布校園數千件石刻猶如博物館

鄧小衛、卿榮波/「華商報」微信公號、陝西新聞網

2020-09-10 13:12

去年一個雨夜,三名文物盜賊翻牆進入西安美院,將學生活動中心門口的一個石鼓盜走,在盜第二個時板車被壓壞才未得逞。如今被盜的石鼓已經追回,依舊擺放在原處,三名盜賊也已受到法律嚴懲。為了加強對校園內的石刻文物保護管理,西安美院已經對所有石刻進行標號登記,同時加裝監控巡查。

陝西高校眾多,不少高校有悠久歷史,校園擺放的一些文物,多則上百年。西安美術學院的的石刻文物數量最多,遍布校園全是明清時期的拴馬樁、頂柱石和門墩,步入校園猶如石刻博物館。學生與這些石刻文物朝夕相處,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有人盯上了高校裡的「寶貝」

2019年9月10日,西安美術學院校衛隊隊長報案稱,放於該校學生處門前的一隻石鼓被盜。

監控顯示,三人推著板車偷走了石鼓。石鼓必須是一對出售,奇怪的是,他們只偷了一隻石鼓,單個是賣不上價格的。學校工作人員有些沒想明白,他們判斷,這夥人還會來。

這對石鼓是清朝早中期的作品,市場價格在四萬元左右。

2019年9月15日,該校保衛處人員從學生處門前監控看到,兩個人在搗鼓石鼓,他們趕到時,兩人已逃離。10月6日的時候,保衛處發現學生處門前一處監控被遮擋了,視頻信號消失了,趕到現場後抓獲一名男子。

被抓獲的男子劉某交代,他們團夥四人提前踩點,準備偷了石鼓賣錢。不久,另一名男子高某也被警方抓獲。

據了解,第一次,他們把一隻石鼓偷走以後,準備返回現場去偷第二隻石鼓的時候,板車被壓壞了,就放棄了。但四人賊心不死,這才有了後來的被抓現行。

而嫌疑人高某,禮泉人,是一名累犯,曾因為在禮泉盜竊「馬車軲轆」被判刑,2017年,還因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判刑。

如今被盜的石鼓已經追回,依舊擺放在原處。華商報記者從檢察機關了解到,目前,案件還在審查起訴階段,同時對另外兩名嫌疑人在另案處理。

遍布校園數千件石刻猶如博物館

在西安美院裡,明清時期的拴馬樁、頂柱石和門墩遍布校園的角角落落。

拴馬樁原本是過去鄉紳大戶等殷實富裕之家,拴系騾馬的雕刻實用條石,以堅固耐磨的整塊青石雕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寬厚相當,約22—30釐米不等,常栽立在農家民居建築大門的兩側,不僅成為居民宅院建築的有機構成,而且和門前的石獅一樣,既有裝點建築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時還被賦予了避邪鎮宅的意義,人們稱它為「莊戶人家的華表」。

「西安半坡博物館志願者團隊」曾調侃:西安美院是一個拴馬樁比學生多的學校。

現存於西安美院的拴馬樁,一部分自1995年學院由長安興國寺遷入現址含光南路時,就已經存在,還有一部分是後來學院老師們的作品,至今已有20多年的歷史。學院內現存大約有2000件拴馬樁,形態各異,有些歷經歲月、風吹雨打的侵蝕,輪廓變得模糊,有些依然栩栩如生。

有網友羨慕地稱,「拴馬樁在央美都是放在櫥窗裡展覽,在西美是同學們的『老學長』」。為了加強對校園內的石刻文物保護管理,西安美院目前已經對所有石刻進行標號登記,同時加裝監控巡查。

(原題為《西安美院被盜文物已經追回 遍布校園數千件石刻猶如博物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西安美院,文物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西安美院被盜文物已經追回,作案細節公布
    陝西高校眾多,不少高校有悠久歷史,校園擺放的一些文物,多則上百年,而有人就盯上這些「寶貝」。西安美術學院石刻文物數量最多,遍布校園全是明清時期的拴馬樁、頂柱石和門墩,步入校園猶如石刻博物館。去年一個雨夜,三名文物盜賊翻牆進入西安美院,將學生活動中心門口的一個石鼓盜走,在盜第二個時板車被壓壞才未得逞。
  • 西安仨笨賊盜竊文物被抓現行
    2019年9月10日,西安美術學院報案稱,放於該校學生處門前的一隻石鼓被盜。警方調取監控顯示,三名男子推著板車偷走了石鼓。這對石鼓是清朝早中期的作品,市場價格在四萬元左右。石鼓必須是一對出售,單個是賣不上價格的,而三人只偷了一隻石鼓,警方判斷,這夥人還會再來。
  • 一對文物偷完一個車壞了 西安仨笨賊殺回馬槍被抓現行
    2019年9月10日,西安美術學院報案稱,放於該校學生處門前的一隻石鼓被盜。警方調取監控顯示,三名男子推著板車偷走了石鼓。這對石鼓是清朝早中期的作品,市場價格在四萬元左右。石鼓必須是一對出售,單個是賣不上價格的,而三人只偷了一隻石鼓,警方判斷,這夥人還會再來。
  • 一對文物偷完一個車壞了,西安仨笨賊殺回馬槍被抓現行
    2019年9月10日,西安美術學院報案稱,放於該校學生處門前的一隻石鼓被盜。警方調取監控顯示,三名男子推著板車偷走了石鼓。這對石鼓是清朝早中期的作品,市場價格在四萬元左右。石鼓必須是一對出售,單個是賣不上價格的,而三人只偷了一隻石鼓,警方判斷,這夥人還會再來。
  • 唐建陵兩石獅被盜十年仍未追回,百萬懸賞背後……
    當時偵破此案的負責人曾向媒體透露:有不下11個文物犯罪團夥曾窺探過被盜的這兩尊石獅。有的積極準備過作案工具,有的已畫好偷盜線路圖,還有一個文物偷盜團夥曾駕駛車輛上山偷盜,因道路崎嶇狹窄,最後只得放棄。但這兩座石獅最終還是沒有逃過被盜的劫難。 兩尊石獅被盜,在陝西省田野文物頻繁遭到盜賊窺視光顧的背景下,引起極大關注。
  • 文物被盜「蒙塵」22載 陝西白河警方追回「鎏金菩薩」
    得知被盜文物已被白河公安民警找回時,李佳珍如釋重負地說:「我們這些『老骨頭』終於能了卻這樁心病了!」、已退休的艾文仲還清楚地記得發生在1998年的那起離奇盜竊案。1998年12月,存放在白河縣檔案局的一件文物「鎏金菩薩」被盜。據艾文仲回憶,這件從民間收回的「鎏金菩薩」,原本存放在檔案局的倉庫,因為塊頭比較大,當時還專門給其做了一個木匣放置。想盜取存放在倉庫的這件文物,要打開兩道上鎖的門。
  • 賀州破獲盜掘古墓大案:追回21件文物,3件為廣西首見
    12月8日,記者從賀州市公安局八步分局獲悉:近日,該局偵破一起盜掘古墓、倒賣文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追回在賀州出土的被盜掘文物21件,均為戰國時期文物,其中3件為廣西首見。該案是2018年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在全國部署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廣西唯一的重大文物犯罪案件。
  • 「盜墓黑幫」的4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追繳各類被盜文物3038件,其中一級文物27件、二級文物61件、三級文物145件。在當地,侯氏兄弟不僅僅盜掘古墓葬,還存在開設賭場、霸佔礦山、高額放貸、暴力討債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侯氏兄弟背靠「保護傘」橫行鄉裡,當地曾傳「敢動侯家,三個月捲鋪蓋」。侯氏兄弟盜墓涉黑團夥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
  • 市公安局向市博物館移交29件涉案文物
    18件青銅器皿為國家三級文物文物移交儀式現場蘭州晚報訊 11月12日下午,「蘭州市公安局打擊文物犯罪追繳文物移交儀式」在蘭州市博物館舉行,這標誌著「2019·9·10」案件的成功偵破和被盜文物的悉數追回。
  • 中國發布丨公安部:公安機關破獲明十三陵被盜案等文物犯罪案件3480餘起 追繳文物逾4萬件
    公安部先後5次發布公安部A級通緝令,對42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展開公開通緝,目前已到案38人。各地公安機關共追回一級文物480餘件。針對當前文物犯罪職業化、專業化、智能化特點,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不斷完善「打擊防範文物犯罪聯合長效機制」,上線啟動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http://bdww.ncha.gov.cn/),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我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並錄入國際刑警組織被盜藝術品資料庫,為我國海外丟失文物依法追索提供依據,為打擊文物犯罪和規範文物市場管理提供支撐。
  • 西藏德仲寺文物盜竊案告破 追回12尊被盜佛像
    中新社拉薩12月19日電 (趙朗)記者19日從西藏拉薩警方獲悉,「1·15」德仲寺文物盜竊案告破,包括中國國家二級、三級文物在內的12尊佛像全部無損被送歸原寺廟。今年1月15日,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公安局接德仲寺派出所警情稱,該寺發生一起文物盜竊案,被盜文物數量較大。為儘快偵破案件,墨竹工卡縣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進行案件偵破,立即前往德仲寺,對案發現場開展調查取證。專案組通過大量取證,迅速鎖定了案發前,嫌疑人在德仲寺主殿外活動軌跡以及遺留的物證等重要線索。
  • 「盜墓黑幫」的四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追繳各類被盜文物3038件,其中一級文物27件、二級文物61件、三級文物145件。在當地,侯氏兄弟不僅僅盜掘古墓葬,還存在開設賭場、霸佔礦山、高額放貸、暴力討債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侯氏兄弟背靠「保護傘」橫行鄉裡,當地曾傳「敢動侯家,三個月捲鋪蓋」。侯氏兄弟盜墓涉黑團夥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
  • 國外博物館被盜的10件最貴文物,除了第一幅,我們對別的一無所知
    以下就是國外被偷取的最貴的10件珍品,這些精美的藝術品和工藝品,其實除了第一幅我們對別的一無所知。由Stradivarius在1713年製作而成,這款迷你吉他實際上已經被搶過2愛,1919年和1936年分別被盜過。這個有些輝煌歷史的樂器估計價值1500萬美元,所以盜賊偷他也是有理由的。
  • 山西「盜墓黑幫」的四萬餘件文物被追回來了,有的可改寫歷史
    追繳各類被盜文物3038件,其中一級文物27件、二級文物61件、三級文物145件。在當地,侯氏兄弟不僅僅盜掘古墓葬,還存在開設賭場、霸佔礦山、高額放貸、暴力討債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侯氏兄弟背靠「保護傘」橫行鄉裡,當地曾傳「敢動侯家,三個月捲鋪蓋」。侯氏兄弟盜墓涉黑團夥被判處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
  • 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創建於公元1087年,是收藏 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誌共一千多塊。這裡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 英國博物館5件傳世文物,2件是從我國搶來的,還有1件文物非常汙
    文/往昔英國博物館5件傳世文物,2件是從我國搶來的,1件文物非常汙英國,曾經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他搶遍了世界範圍的東西,在其他國家,搶奪了很多文物。這些文物被搶走以後就收藏在大英博物館,沒有人知道他裡邊到底有什麼寶物,因為大英博物館從不向世人開放。但我們知道,英國的五樣珍貴文物就收藏在這個博物館。第一件:羅塞塔石碑。他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文物,其實,重要的不是這件東西,而是他給我們帶來的東西。從外觀來看,他只是一塊黑色的玄武巖。
  • 六大看點別錯過,「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明日國家博物館啟幕
    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親自關心下,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長的鄭振鐸成立「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專門在香港從事珍貴文物搶救工作。文物小組克服艱難困苦,保護和追回了大量流失的文物。其中,又以《中秋帖》《伯遠帖》的回歸最為後人所樂道。《中秋帖》《伯遠帖》和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快雪時晴帖》被乾隆統稱為「三希」。
  • 西安新增5家定級博物館
    分別為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陝西漢唐石刻博物館、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飾博物館、西安市水墨長安藝術博物館共4家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的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西安鼓樓陳列館,在此基礎上,1957年成立了西安市鐘鼓樓保管所,2008年正式被命名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西安鐘鼓樓博物館已走過了60多載風雨。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報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 文物在西安的大學只能用來曬被子
    舉個例子,西安交通大學在當年修建化工教學樓時,就發現了一處唐代的地窖,一共出土了15件唐代的文物,後來這些文物8件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7件收藏在故宮博物院。所以這位妹子收到的禮物,在西安人看來的確不算什麼。
  • 公安部: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已追繳文物逾4萬件
    750餘個,追繳文物逾4萬件,有力遏制了文物犯罪多發勢頭。專項行動中,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採取掛牌督辦、聯合督導等方式,組織指揮各地對重大文物犯罪案件開展破案攻堅,督辦各地先後破獲了明十三陵被盜案、山西聞喜侯氏兄弟涉黑及盜掘古墓葬案、河南安陽「8.25」系列盜掘殷墟遺址案、湖南株洲「9.26」盜掘古墓葬案、山東棗莊滕州盜掘大韓村古文化遺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