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遼寧男籃終於用一場大勝結束了自己的連敗勢頭,雖然一場勝利還不能說明一切,但是至少能證明這支球隊還是有底蘊有實力的。此前的比賽之所以出現問題,根還在自己身上。這個結論應該沒有問題。只要理清了自身問題,還是能打出好看的比賽,獲得比較理想的成績的。
比賽過後,獲勝的遼寧隊又成了香餑餑,各媒體都在第一時間發文稱什麼換帥如換刀,為了老叔而戰等等煽情話題,其實對於如今的遼寧來說這些都是無中生有的偽命題。就是過分解讀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這些說法表面看著光鮮亮麗、其實都是細思極恐。其實就是唯恐天下不亂。
一般情況下,一支球隊換帥都是因為戰績不佳,戰績不佳有很多原因,比如球隊實力不足,這種情況下換帥就是為了換換手氣,屬於賭博性質的。還有一種情況是球隊本身實力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將帥失和,教練失去了對於球隊的控制,球員和教練之間形成了積怨,很多球員出工不出力,這個時候換帥,一是為了穩定軍心,二是激發球員積極性,犧牲教練一個,成全球員一堆。然後球員們面對會心一笑,場上正常發揮,為新教練掙個臉面,同時在新教練面前留個好印象。這樣的情況叫換帥如換刀。
遼寧隊肯定不屬於前者,成績不好不是實力太差的問題,那麼他是第二種問題嗎?看直播解說的時候,主持和嘉賓都是大呼小叫,哇!這個戰術原來從來沒有過,哇這個配合看了這麼長時間第一次見。如此誇張的表述其實想表達什麼大家都清楚。難道這些戰術和配合過去教練就真的沒有教過?沒有布置過?沒有訓練過?賽後擔任臨場指揮的助理教練明確告訴大家,他並沒有給球隊帶來什麼新的東西,都是沿用的郭指導的戰術。一語解開謎底還是那些球員,戰術還是那些戰術,為什麼郭指導在時打不出來,郭指導離開了就能打出來?是天災還是人禍?是狀態還是心理?
比賽過後,出戰36分鐘拿到了32分的郭艾倫。又成了媒體和球迷關注的焦點,被稱為是為了老叔而戰,總感覺這種說法有點搞笑,還是郭艾倫自己看得清楚,他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就明確否定了這種說法:自己是職業球員,不管自己表現怎樣球隊發生怎樣變化,自己都是努力去比賽。很顯然為老叔而戰他還沒有那麼幼稚。
如果像媒體說的那樣明顯是自相矛盾的話題。如果說為老叔而戰話題成立,那麼一方面間接證明了郭艾倫過去出工不出力,實際情況是這樣嗎?就這已經進行的五場比賽,你可以說他狀態有好有壞,但是你無法證明他不盡力,二是如果是為老叔而戰,那麼此前為什麼不戰?非等郭指導不堪壓力離開了再爆發,這是為老叔而戰還是打臉老叔?
其實作為球迷都不要被媒體忽悠,遼寧隊的問題其實和山東隊差不多,就如同山東主教練鞏曉彬所講的那樣,就是對自身認識不夠,定位不夠準確,對困難應對不足,造成了心理上出現波動,越打越急,越打越輸。換帥不過是郭指導犧牲自己刺激一下球員而已,讓球員從過去的低谷中走出來。至於郭艾倫拿個30來分,那就是他應該表現出的水平。如果真是有為老叔而戰的心,他此前寧願每場拿50分幫助球隊取勝。
其實說白了遼籃既不是郭士強的遼籃,也不是郭艾倫的遼籃,它是廣大球迷的遼籃。需要大家用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