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4月13日訊 (記者 王嫣 向婉)「保靖黃金茶,是大自然給予人類舌尖上的恩賜。」清明剛過,陽光明媚,氣溫上升,在湘西保靖縣葫蘆鎮國茶村的茶園裡,遍地茶樹都冒出了綠綠的新芽,茶農們正忙碌新一年的春芽採摘上市。
為提升農業品牌、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全省農業農村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網信辦的指導下,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保靖縣人民政府執行的「『湘農薈』大直播——保靖黃金茶」,於4月13日上午9點38分與廣大網友見面。
保靖縣地處北緯30度,位於中國綠茶的兩個「金三角」之一的武陵山脈中心,是土壤富硒帶、微生物發酵帶和植物亞麻酸帶,這裡常年雲霧繚繞、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是茶樹生長的黃金緯度帶。承天地之精華,匯萬物之靈氣,保靖黃金茶具有高胺基酸、高茶多酚、高水浸出物、高葉綠素以及香、綠、爽、醇「四高四絕」的特有品質。
保靖縣呂洞山鎮黃金村,是保靖黃金茶的發源地。在黃金村七片古茶園中,有明清古茶樹2057株,最古老的「黃金1號古茶樹」已有414歲了,是湖南省唯一植物活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象,被業內專家讚譽為「可以喝的文物」。
「一兩黃金一兩茶」。相傳,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農曆四月,巡撫湖廣貴州都御使陸傑自遷陵取道吉首巡視兵防。途經魯旗(今葫蘆),一行百餘人在溝壑密林中染上了瘴氣,艱難行至冷寨河苗寨,已無法行走,苗族向姓家老阿婆於是摘採自家門前的百年老茶樹葉沏湯給他們服用,飲茶後半個時辰,瘴氣立愈。陸傑十分高興,當場賜謝向阿婆黃金一兩,還將此茶列為貢品,歲貢皇朝帝君,故有「一兩黃金一兩茶」的由來。本來一種長在苗家深山之中的無名茶樹,便有了「黃金茶」之名,此苗寨後也因此茶而名為「黃金村」。
2019年,保靖縣11個鄉鎮66個行政村7萬餘人從事保靖黃金茶生產,全縣保靖黃金茶茶園面積11萬畝,可採摘面積8萬畝,有萬畝標準園2個、千畝示範園7個,百畝精品園200個,幹茶產量超過800噸,總產值8億元以上。
位於長沙五一廣場春天百貨的戶外LED大屏滾動播放「湘農薈」大直播海報。
位於長沙西高速收費站的LED大屏正滾動播報「湘農薈」大直播——保靖黃金茶的信息。
新葉吐新芽,春來茶香起。四月暖春,你是否也想遊覽茶園春色,了解炒茶工藝,觀看鬥茶大會,欣賞苗族歌舞……4月13日上午9點38分起,通過紅網時刻、紅網時刻LED聯播網、拼多多、抖音、騰訊直播五大平臺,湖南日報、湖南衛視、湖南紅網、湖南經視、騰訊新聞五大媒體,任一平臺選擇全程收看直播。
保靖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志慧走進直播間,帶領大家地道解讀保靖茶文化。
保靖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志慧,葫蘆鎮國茶村村支書龍明望進入直播間,帶領大家在地域知識海洋、濃鬱人文風情中品茗,地道解讀當地茶文化,深挖保靖黃金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茶王姐妹花、鄉賢顏家生,將和大家一起走進炒茶區,探秘保靖黃金茶的炒茶技藝,實地體驗人工炒茶,在品茶、賞茶的過程中了解保靖黃金茶的歷史、傳承。網紅「中國最美路姐」湖南湘西高速收費站收費員彭莉琴,也將直擊保靖黃金茶生產、加工現場及銷售過程,聯動平臺採購大廳入駐商家現場看貨、雲端直採。
湖南湘西高速收費站收費員彭莉琴助力保靖黃金茶在線銷售。
快快點擊收看「湘農薈」公益助農大直播,和我們一起走進湘西高山苗寨,邂逅保靖黃金茶,開啟茶香四溢的春日之旅。
相關連結:
點擊連結觀看直播:「湘農薈」大直播——保靖黃金茶
點擊連結觀看騰訊直播:「湘農薈」大直播——保靖黃金茶
掃碼觀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