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
對高校就業工作產生嚴重影響
中南大地處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
緊抓數量和質量兩個基點
矢志於戰時突圍
全面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
「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要求
自覺服務於「六穩」、「六保」
那麼中南大應屆畢業生
都去哪兒了呢?
快來查收
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一
畢業生的規模和結構
01
總體規模及學歷結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020 屆畢業生共 8144 人,其中本科畢業生 5044 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 61.94%;碩士研究生 2970 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 36.47%;博士研究生130 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 1.59%。
02
學院結構
學校 2020 屆畢業生覆蓋 17 個學院,其中人數規模位居前三位的學院分別為法學院(1432 人)、工商管理學院(1180 人)和金融學院(979 人);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各學院分布詳見下表。
03
性別結構
學校 2020 屆畢業生中,男生 2706 人(33.23%),女生 5438 人(66.77%),女生人數較多,男女性別比為 0.50:1。
從各學歷層來看,女生人數均多於男生。其中本科畢業生男女性別比為 0.48:1,碩士研究生男女性別比為 0.52:1,博士研究生男女性別比為 0.88:1。
04
生源地結構
2020 屆畢業生以中南地區生源為主(56.11%),華東地區(21.50%)和西南地區(7.61%)生源次之。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具體生源區域分布詳見表 1-4。
2020 屆畢業生覆蓋了 33 個省級行政區,其中以湖北省生源為主(2648 人、 32.51%),其次為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和山東省等地。畢業生生源人數前十地區分布如下圖。
05
民族結構
學校 2020 屆畢業生中,漢族學生 7270 人(89.27%),民族學生 874 人(10.73%)。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民族結構詳見下表。
民族學生人數佔比較高的主要為土家族(30.55%),其次為壯族(13.62%)、苗族(7.89%)和回族(7.32%)。民族學生具體分布如下圖所示。
二
就業率與畢業去向
就業率是反映大學生就業情況和社會對學校畢業生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標和參考依據。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報告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04〕7 號),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的計算公式為:畢業生就業率=(已就業畢業生人數÷畢業生總人數)×100.00%。
01
總體及分學歷層次就業率與畢業去向
截止到 2020 年 11 月 20 日,學校 2020 屆 8144 名畢業生中,已就業畢業生人數為 7080 人,就業率為 86.94%。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83.17%,碩士研究生就業率為 92.79%,博士研究生就業率為 99.23%。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報告發布,2020 屆畢業生整體就業率為 90.92 %,其中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 87.85%,碩士畢業生就業率為 95.76 %,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9.26%。
從具體去向構成來看,以協議就業為主,佔比為 53.72%;其次是升學,佔比為 16.07%。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去向較為多元,去向構成以協議就業(33.35%)、升學(23.79%)和出國、出境(17.80%)為主;畢業研究生去向較為集中,均以協議就業為主,佔比分別為碩士研究生 86.33%、博士研究生 99.23%。
02
各學院(專業)就業率
本科畢業生:財稅學院、經濟學院、哲學院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相對較高,均處於 91.00%以上。
碩士研究生:2020 屆碩士研究生分布在 15 個學院,有 12 個學院的就業率均處於 91.00%以上。
博士研究生:2020 屆博士研究生分布在 11 個學院,有 10 個學院就業率達到了100.00%,實現了充分就業。博士研究生各專業就業率詳見附錄。
03
不同特徵群體就業率
不同性別就業率:2020 屆畢業生中,男生的就業率(88.06%)比女生的就業率(86.37%)高 1.69 個百分點。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研究生中,男生就業率均略高於女生;博士研究生中,女生就業率略高於男生。
不同生源區域就業率:2020 屆畢業生中,華東地區(89.43%)和中南地區(87.83%)生源的就業率相對較高。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不同生源區域就業率分布詳見下表。
民族學生就業率:學校針對民族學生學生不同情況,提供精準就業指導與幫扶,積極開拓就業市場,助力畢業生順利就業。2020 屆畢業生中,民族學生畢業生的就業率為 83.98%;畢業研究生中,民族學生畢業生就業率均在 93%以上,處於較高水平。
三
就業流向
01
就業地區流向
就業區域:中南地區(65.05%)為 2020 屆畢業生就業主戰場,華東地區(19.52%)和華北地區(7.34%)次之。不同學歷層次畢業生就業區域分布詳見下圖。
就業省市/自治區:畢業生就業地域分布較廣,覆蓋了 31 個省市(自治區),其中留鄂就業為主,佔比達 34.23%;省外就業流向地區主要集中於廣東省(19.42%)、河南省(5.56%)、浙江省(4.63%)和北京市(4.18%)等。
生源地與就業地交叉分析:除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生源(主要流向中南地區就業)外,其他地區生源均主要回生源所在區域就業,其中中南地區生源(86.76%)、華東地區生源(59.87%)、西南地區生源(56.02%)回生源所在區域就業佔比較高。不同地區生源具體就業流向地區分布詳見下圖。
02
就業行業流向
2020 屆畢業生行業流向與學校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定位相契合,集中在「金融業」(19.88%),其次為「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06%)、「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10.84%)和「教育」(9.53%)領域。
分學歷層次來看,本科畢業生行業流向前三的分別為「金融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合計佔比達 39.80%);碩士研究生行業流向前三的分別為「金融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和「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合計佔比達 47.34%);博士研究生行業流向較為集中,超八成均流向了「教育」領域。
03
就業單位性質流向
學校 2020 屆畢業生依託各類企事業單位就業,企業單位在在保障畢業生充分就業中起到了「穩壓器」的作用,其中流向單位類型主要為其他企業(45.63%)和國有企業(29.87%);其次流向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比例分別為 10.31%和 8.35%。分學歷層次來看,企業單位為本科畢業生和碩士研究生就業主陣地,其中其他企業(主要為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為主流向;博士研究生單位流向以高等教育單位為主。
04
國家戰略導向就業
重點區域就業概覽: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大力推動畢業生服務「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發展戰略。2020 屆畢業生中,37.95%的畢業生赴「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就業,赴長江經濟帶、西部地區、京津冀地區就業的佔比分別為 57.48%、10.26%和 6.12%,不同學歷層次流向重點區域就業的情況詳見下表。
重點區域就業行業流向分析:從行業流向來看,畢業生重點區域就業主要流向了「金融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重點領域。
05
知名單位就業情況
根據畢業生籤約知名單位統計,我校畢業生在知名單位就業具有數量和行業較為穩定,學科特點突出的特徵。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建築及房地產企業、通信及 IT 企業都是畢業生就業熱點。畢業生就業崗位較為優質,職業發展空間較大,在擇業市場中具有良好的就業口碑。其中招學校 2020屆畢業生人數較多的知名單位詳見下表。
四
繼續深造
01
國內升學
2020 屆畢業生中,有 1309 名畢業生的畢業去向為國內升學深造,升學率為16.07%。其中本科畢業生中共有 1200 人選擇國內升學深造,升學率為 23.79%,有1786.17%的本科畢業生流向了「雙一流」建設高校,主要流向院校詳見下表。碩士研究生中,共有 109 人選擇國內升學深造,升學率為 3.67%,深造院校主要集中於本校(49 人)、武漢大學(11 人)、華中科技大學(5 人)、中國人民大學(4 人)、廈門大學(4 人)等「雙一流」建設高校,升學質量較高。
畢業生深造情況作為對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反映,也是促進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抓手。進一步統計分析畢業生升學原因、升學專業一致性及升學錄取結果滿意度,具體內容如下。
升學原因:首要原因是為了「增加擇業資本、站在更高的求職起點」(72.84%),其次是「提升綜合素質/能力」(70.64%);可見謀求個人事業發展的更大空間及自身知識能力水平的提高為畢業生的升學動力。
升學專業一致性及錄取結果滿意度:升學專業與原專業一致或相關的比例為88.62%,大部分畢業生仍在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繼續深造。選擇國內升學深造的畢業生對其錄取結果滿意度較高,其中「很滿意」佔比為 29.91%,「比較滿意」佔比為51.01%。
02
出國(境)
學校 2020 屆畢業生中,有 924 名畢業生選擇出國(境),比例為 11.35%。其中本科畢業生 898 人,碩士研究生 26 人。從本科畢業生出國(境)地區來看,主要集中於英國、美國等,具體地區分布詳見下圖。
從出國(境)留學院校來看,本科畢業生出國(境)留學院校主要為倫敦大學學院(44 人)、卡迪夫大學(41 人)、香港中文大學(32 人)等,本科畢業生具體留學院校分布如下表所示。
進一步統計分析畢業生留學原因、留學專業一致性、留學錄取結果滿意度及疫情對自身出國(境)留學深造的影響程度,具體內容如下。
留學原因:「增加擇業資本、增強就業競爭力」(43.79%)是畢業生選擇留學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希望獲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條件和科研氛圍」(38.46%)。
留學專業一致性及錄取結果滿意度:留學專業與原專業一致或相關的比例為90.53%,大部分畢業生仍在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繼續深造。選擇留學深造的畢業生對其錄取結果滿意度較高,其中「很滿意」佔比為 24.26%,「比較滿意」佔比為 58.58%。
03
疫情對繼續深造的影響
畢業生認為疫情對自身國內升學的影響程度處於一般及以上水平的佔比達44.96%,其中「影響很大」佔比 7.34%,「影響較大」佔比 20.92%;畢業生反饋疫21情對自身國內升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擴招」、「競爭壓力加大」、「雲複試面試形式的適應情況」等方面。畢業生認為疫情對自身出國(境)留學的影響程度處於一般及以上水平的佔比達 91.12%,其中「影響很大」佔比 32.54%,「影響較大」佔比 40.83%;畢業生反饋疫情對自身境外深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錄取審核進度/出國相關資料辦理延遲」、「出入境不方便」、「授課形式變更」、「人身安全方面」等方面。
五
未落實群體分析
為實現畢業生穩就業、更高質量就業和更充分就業目標,針對本校離校仍然處於未就業的群體,進一步調查分析其去向分布及需提供的支持分布,為學校未就業群體精準指導扶持機制的構建提供數據支持,助力未就業畢業生順利就業。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未落實群體目前去向分析:學校 2020 屆未就業畢業生共 1064 人,佔比 13.06%。進一步統計分析其目前去向,主要為「準備升學考試」(47.48%)和「準備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等公開招錄考試」(33.95%)。
希望提供的支持分布:有就業意願仍未落實就業的畢業生反饋希望得到學校提供的支持主要為「專業相關就業信息的定向推送」 和「提供更多的求職信息獲取渠道」,學校也將提供持續的不斷線服務助力畢業生順利就業。
來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宣傳部 來源 | 就業指導服務中心 編輯 | 陳華靖 毛宇飛 審核 | 崔楨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