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國粹,文脈傳承」12月3日下午2時30分,「戲耀京南 曲悅大興」——北京市大興區中小學戲曲大賽暨「戲曲進校園『一十百千萬』工程」展演活動在北京大興劇院成功舉辦。北京市教委、市文旅局、市學生活動管理中心、北京京劇院、區人大、區政協、區委宣傳部、區直機關工委、區總工會、團區委、區婦聯、區衛生健康委、區文明辦、區網信辦、興豐街道工委、區教育工委、區財政局、區文聯、區體育局、區文化和旅遊局的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
本次展演活動由區委宣傳部、區財政局、區教育委員會、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區教委校外辦公室、區文化活動服務中心承辦,戲曲進校園12所試點學校共同協辦。戲曲進校園12所試點校近500餘師生參加了本次展演活動。
本次活動以大興區整個戲曲進校園工作開展的時間為主線,充分展示我區戲曲進校園工作優秀成果,由新苗序曲、手眼身法步、生旦淨末醜、教師群英會、國劇創未來等篇章組成,分別從戲曲基本功、經典折子戲唱段、原創校園國劇等幾方面進行了綜合展示;並對「戲曲進校園」一十百千萬活動中的優秀組織獎、優秀創作獎、教師培訓優秀學員以及本次大賽的一等獎獲得者進行了現場頒獎。
活動在現代京劇《紅燈記》《奇襲白虎團》選段中拉開序幕,由156名小學生統一身穿戲曲練功服震撼亮相,字正腔圓的唱腔,一招一式的表演,引得臺下觀眾掌聲陣陣。
第一篇章手眼身法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大興七中、人大附經開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大興附中等學校京劇社團近80名學生帶來的戲曲基本功展示,紮實的京劇功底、整齊化一的動作、飽滿的精神狀態,給觀眾帶來震撼走心的藝術享受。
京劇是中國影響最大的劇種,第二篇章生旦淨末醜,《報燈名》《打城隍》《紅娘》《魚腸劍》《包龍圖》《楊門女將探谷》等一系列傳統劇目展示京劇生、旦、淨、醜四大行當行當特色,展現了京劇國粹的藝術魅力。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傳統京劇傳承,離不開教師的悉心教導。第三篇章教師群英匯,由戲曲進校園百名教師帶來精彩的《定軍山》、《穆桂英掛帥·捧印》等經典唱段以及《小快槍》、《戰馬超》等武戲展示,展示了大興區教師隊伍的精神風貌。
鼓勵試點學校開發京劇校本教材和進行戲曲創編,依託專業力量實施校園國劇項目,第四篇章國劇創未來,由大興區第二小學帶來的原創校園國劇《寒號鳥》以及北京小學翡翠城分校帶來的《精忠報國》將整場活動推向高潮。展演活動在《我是中國人》的京劇表演中落下帷幕。
今後,我們仍將以「戲曲進校園『一十百千萬』工程」為主線,以全區中小學在校學生為對象,以十二所試點校為核心,以農村地區學校為重點,進一步推動戲曲進校園工作常態化、機制化、普及化。為全區營造濃厚的戲曲文化氛圍,堅定文化自信,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