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放管服改革丨遷戶口不等指標、跨省補辦身份證、辦居住證享...

2020-12-20 南寧網警巡查執法

南寧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的攻堅工作,通過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應用,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一批便民利企舉措,切實提高公安機關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7月2日上午10時許,在南寧市公安局興寧分局邕武派出所戶證辦理大廳裡,戶籍民警正在忙著給群眾辦理戶籍業務。大廳裡,來辦理戶籍業務的群眾,坐在凳子上喝水吹空調,有序等待著叫號。

「這樣的工作場景,在20年前是不敢想像的。」南寧老戶籍民警彭嘉玲告訴記者,以前戶籍室是櫃檯式辦公,只有一個小窗口,戶籍民警坐在裡面工作。

現在,全部是低臺開放式辦公,戶籍業務也從手寫辦理到現今網上「一站式」辦理。戶政業務的變革,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公共服務帶來的方便。

△《南寧晚報》報導截圖

關鍵詞:遷移戶口

以前:等七八年不一定能拿到遷入指標現在:網上申請只需跑一次即可辦理入戶

在邕武派出所,市民雷先生拿著戶口簿從戶證辦理大廳走出來。「從排隊到辦妥業務,不到半小時。」雷先生說,他來給兒媳婦和孫子辦理入戶手續,兒媳婦把戶口從柳州轉來南寧。

「以前,夫妻投靠需要遷入戶口,程序非常煩瑣。」彭嘉玲說。退休前,彭嘉玲是西鄉塘公安分局一名戶籍民警。1981年,彭嘉玲加入警察隊伍,被安排到賓陽縣黎塘派出所任戶籍民警。

剛接觸工作時,多是給群眾辦理新生兒的入戶登記和老人的死亡註銷業務,來辦理「戶口遷出遷入」業務的群眾並不多。主要是當時遷戶口不像現在這麼自由,而是要等指標。

「等指標也要按結婚時間來排順序。」興寧公安分局人口大隊民警吳婉芳,從1993年至2014年,先後在邕武、腰塘和解放派出所任戶籍民警。據她回憶,有些人等了七八年都拿不到遷入指標,小孩沒有南寧戶口,只能回原籍讀書。

直到2000年前後,政策寬鬆了,群眾只要在南寧買房子,就可以遷入戶口,但必須先到屬地派出所申請,接到派出所通知之後,當事人才能拿材料去辦理入戶手續。因為帶材料不齊,多跑幾趟在當時是常有的事。

如今,只要在南寧有合法穩定就業或合法穩定住所就可以申請落戶南寧,入戶材料逐步減少。

如,夫妻投靠要從市外遷入南寧,可以自主登陸南寧市公安局智能戶政服務大廳進行網上申報,派出所審批通過之後,就會通過手機簡訊通知,當事人即可前往擬入戶地派出所辦理入戶手續,跑一趟就能辦完入戶業務。

關鍵詞:居民戶口簿

以前:戶口簿上的信息全部用手寫來完成現在:全國聯網管理戶籍證件用電腦列印

在雷先生的戶口簿裡,表格上的家庭成員等信息,全部是用電腦列印上去。「以前,戶口簿表格裡的個人姓名等信息,都是手寫。」彭嘉玲說,上世紀80年代的戶口簿,跟現在的戶口簿一樣。當時戶口簿上的信息,是抄寫政府人口普查的底冊(檔案),戶口簿表格上就沒有「身高」「公民身份證件編號」和「血型」這幾項信息。

由於沒有電腦,街道辦或村委裡,一些寫字好看的人,經常被請去幫忙填寫。另外,上世紀90年代以前,小孩出生是沒有出生證明的,平時靠社區民警、社區(村委)、單位證明或接生婆、鄰居幫作證明,戶籍民警通過這些途徑來收集小孩信息。由於工作煩瑣,工作人員在收集填寫戶口簿過程中,難免出現差錯。

從1999年10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和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新生兒出生後,醫院就會出具一份《出生醫學證明》,上面標註有新生兒的出生日期。戶口簿上,也相應填寫有「公民身份證件編號」等信息。「個人的『身高』和『血型』,就是在這一時間段通過核實之後陸續填補上去的。」彭嘉玲說,填寫「身高」和「血型」信息,出發點是為了公共救助的需要。戶籍信息,在這個時間段逐步完善。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電腦的逐步普及、公安網絡的逐步完善、戶籍管理軟體的逐步使用,聯網管理戶籍逐步實現。如今,戶口簿表格上的信息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上的信息,已經全部實現電腦列印,實現全國聯網管理戶籍業務。

關鍵詞:居民身份證

以前:當事人回原籍辦理3個月才能拿到現在:全國各地的居民都可以在南寧補辦

從1984年起,全國開始辦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據彭嘉玲介紹,當時當事人只需將3張一寸免冠黑白照片送到派出所,由民警把照片貼到身份證卡上,並人工對居民身份證進行編號填好,隨後送公安廳翻拍製作成居民身份證。

「當時,不管是第一次申辦還是補辦居民身份證,必須由當事人持戶口簿及黑白照片到原籍(即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辦理。」吳婉芳說,由於受當時交通條件等原因限制,有些邊遠地區3個月才能拿到身份證。

從2005年1月起,我國正式全面開展居民換發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工作。第一代身份證,僅限於16歲以上的公民才能辦理;第二代身份證允許公民一出生就可以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辦理身份證的時候,當事人可以對居民身份證相片進行多拍優選,選用自己滿意的照片來製作身份證。

如今,轄區居民在轄區派出所補辦或新辦身份證,20天內收到手機簡訊通知後,可直接到派出所居民身份證自助領證機領取身份證。

從2017年起,南寧市所有戶籍派出所全部開通全國居民身份證跨省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業務權限,實現所有戶籍派出所均可以辦理全國跨省異地居民身份證到期換領、掛失申報、丟失招領業務。

外地在南寧就業、就學、居住的人,除了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或因戶籍信息變更後、需要重新辦理居民身份證的,或者需要辦臨時身份證的,必須回原籍辦理,其他如身份證丟失、到期換領等,再也不用跑回原籍申辦了。

跨省異地辦理身份證業務的群眾,需持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居住證或機動車駕駛證、護照等公安機關籤發的其中一份有效身份證件,到所有戶籍派出所就可辦理上述業務了。

關鍵詞:辦居住證

以前:暫住證只是證明外來人的身份信息 現在:辦居住證與同城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在邕武派出所的戶證辦理大廳裡,懸掛有一塊「辦理居住證」的牌子。1994年,南寧市政府出臺《南寧市暫住戶口管理條例》,規定暫住人年滿十六周歲,擬暫住南寧一個月以上的,發給「暫住證」;外來人員在申請辦理「暫住證」時,須交驗本人居民身份證,近期一寸半身免冠照片兩張,並填寫暫住人口登記表,一次籤證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一年,超過有效期限需繼續暫住的,須重新申領新證。

「當時的暫住證,只是證明外來人員的身份信息,作用不大,主動辦理的人不多。」吳婉芳在派出所工作中深有感觸。2013年,國務院推行《居住證暫行條例》,南寧市也取消了暫住證,全面實施居住證管理。

外來人員辦理居住證,可以跟同城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即辦理電動車上牌、考駕照、買車、買房、孩子報名讀書、參加民政部門的勞動培訓、參加社會保險、存取住房公積金、身份證丟失異地補辦,異地辦理出入境證件和手續,辦理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及籤注等。

如今,流動人口依據合法穩定就業、連續就讀證明材料,到派出所進行流動人口登記後可立即辦理居住證。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微信平臺「南寧警方」、手機APP等網際網路自助申報平臺,流動人口和房東不再需要前往派出所申報,坐在家裡就能申報居住登記。

(來源:南寧晚報 潘國武 祁瑋 馬俊)

(審核:張軍 責編:蘇伊玲 編輯:楊嵐晶 校對:李燕萍)

如果您覺得首府公安民警的辛勤付出值得肯定,敬請大家在接到自治區民調中心(0771-12340)電話對南寧社會公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隨機調查時,耐心配合,並給予民警們公正的評價,謝謝!

相關焦點

  • 民樂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動網上辦、指尖辦
    民樂縣公安局政務中心公安窗口民警牢固樹立「網際網路+」工作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深化「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力推進「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異地辦」,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使窗口服務即有速度又有溫度
  • 遷戶口、辦社保卡……14天,「川渝通辦」50餘萬件
    2020年7月2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籤訂了《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合作協議》。今(1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成都舉行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合作成果媒體通氣會,發布了最新成果。
  • 10個合作項目籤署,區域警務一體化再推進-長三角跨省遷戶口網上可辦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籤訂了戶籍事項證明開具「一網通辦」、跨省戶口網上遷移、公安可信身份認證互認等項目,推動更多群眾辦事事項在長三角地區「全域通辦」「一網通辦」「掌上可辦」。特別是跨省戶口網上遷移的推出,長三角地區群眾只需到遷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即可,無需再到遷出地辦理遷出手續,有效解決了以往群眾「兩地跑、多次跑」的困局。據估算,長三角地區將有數十萬群眾受益。新湖州人汪雨天就成為了直接受益者,昨天原籍安徽安慶、現籍浙江湖州的汪雨天領到了長三角首本跨省網上遷移的居民戶口簿。
  • 丟了身份證怎麼辦?在江蘇補辦超方便,收好這份指南
    遷入條件已放寬江蘇省公安廳二級巡視員 趙忠俊:我們在《江蘇公安機關深化人口服務管理「放管服」十項措施》中,進一步放寬了父母投靠子女市外遷入條件,父親年齡超過60周歲或者母親年齡超過55周歲的,以及已退休人員,可以投靠城鎮地區成年子女家庭戶口。
  • 丟了身份證怎麼辦?在江蘇補辦超方便,收好這份指南|黃金時間
    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部署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以來,我省戶籍制度改革加速推進。省公安廳、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有關部門提請省政府先後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貫徹落實國家〈推進「三個1億人」城鎮化實施方案〉的意見》和《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等文件,形成了既符合國家制度要求,又具有江蘇特色的政策體系。
  • 長三角跨省遷戶口可以網上辦了
    長三角跨省遷戶口可以網上辦了 2020-06-14 14: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遷戶口、辦社保卡……首批95項事項全部實現川渝通辦 成渝地區雙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5日12時訊(董進)今(15)日上午,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舉辦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放管服」改革合作成果媒體通氣會在成都舉行,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會上獲悉,5個月以來,兩地政府辦公廳協同推進包括機制聯建、服務聯辦、監管聯合、數據聯享、人員聯訓在內的5個方面,以及24項具體合作事項
  • 深圳交警交出"放管服"改革時間表 年內推55項便民服務
    深圳新聞網7月19日訊(記者 塗勝 通訊員 張藝)為了提高市民辦理車輛業務的效率,降低經濟和時間成本,深圳交警7月19日發布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將在落實公安部提出的20項「放管服」交管服務便利措施的基礎上,對交警涉及市民群眾服務的違例、事故、道管、執法等窗口崗位進行梳理改革,至2018
  • 2019年6月1日起公安部10項放管服改革明細
    公安部推出10項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舉措面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公安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先後推出車檢、駕考、號牌管理、事故處理以及網際網路服務等一系列交管改革舉措。去年,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要求,公安部推出20項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減證便民,通過「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讓群眾、讓企業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
  • 長沙:補辦身份證網上就能辦
    目前,網上公安局已上線車管、駕管、交通違法處罰、身份證、居住證、出入境、戶籍、報警、投訴、信訪等179項辦事服務。   事項:涉及車管、身份證、戶籍等多方面   網上公安局是公安機關網上辦事窗口和服務平臺,該項目建設之初,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唐向陽要求:「大力推進警務流程再造,變『面對面』為『鍵對鍵』,變『群眾跑』為『數據跑』, 讓群眾在實體公安機關需要的服務,在網上公安局大多能夠實現。」
  • 關於上戶口、補辦身份證 公安部有這些新舉措
    公安部日前召開全國戶籍制度改革專題視頻培訓會,會議提出,要放寬落戶通道,實現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能落盡落。公安部黨委副書記、副部長黃明表示,貫徹落實好「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首要任務就是要在「落戶」上下功夫、做文章。
  • 廣州公安戶政部門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 營造「快辦」「好辦...
    近年來,廣州公安戶政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網際網路+」等科技力量,從優化辦事程序、拓展科技應用、創新服務舉措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深化戶政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務服務便民利民措施,著力改善市民辦理日常戶政業務的體驗感。
  • 湖北省內異地戶口遷移最快10分鐘辦結
    11月30日起,在湖北省內辦理戶口遷移,再不必在遷入地和戶籍地間兩頭跑。不僅是戶口遷移,越來越多的政務服務已加入湖北公安便民利民「套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全省戶籍、居民身份證、居住證等15類148項業務已全部搬上網,其中全程網辦82項、在線預審22項、事項公開40項,項目覆蓋率、全程網辦率、限時辦結率均位居全國第一。
  • 長三角跨省遷戶口只需「跑一次」 數十萬群眾受益
    會議籤署了10 個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合作項目,其中包括跨省戶口網上遷移等便民舉措。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籤訂了戶籍事項證明開具「一網通辦」、跨省戶口網上遷移、公安可信身份認證互認等項目,推動相關事項在長三角地區「全域通辦」「一網通辦」「掌上可辦」。
  • 長三角跨省遷戶口可在遷入地辦理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籤訂了戶籍事項證明開具「一網通辦」、跨省戶口網上遷移、公安可信身份認證互認等項目,推動更多群眾辦事事項在長三角地區「全域通辦」、「一網通辦」、「掌上可辦」。特別是跨省戶口網上遷移的推出,長三角地區群眾只需到遷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即可,無需再到遷出地辦理遷出手續。
  • 遷戶口、補辦身份證……長沙這29項業務可微信辦理啦!
    今日,長沙市公安局「放管服」改革工作新聞發布會,長沙市公安局「網際網路+公安政務平臺」和「96111便民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群眾可足不出戶直接在「便民服務橋」上預約220項公安業務,辦理包含交警、居住證、戶口、身份證等29項群眾高頻需求的業務,真正實現了「零跑腿」。
  • 湖北公安機關持續推出便民措施:省內異地戶口遷移最快10分鐘辦結
    11月30日起,在湖北省內辦理戶口遷移,再不必在遷入地和戶籍地間兩頭跑。不僅是戶口遷移,越來越多的政務服務已加入湖北公安便民利民「套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全省戶籍、居民身份證、居住證等15類148項業務已全部搬上網,其中全程網辦82項、在線預審22項、事項公開40項,項目覆蓋率、全程網辦率、限時辦結率均位居全國第一。
  • 湖北公安推出便民措施:省內異地戶口遷移最快十分鐘辦結
    11月30日起,在湖北省內辦理戶口遷移,再不必在遷入地和戶籍地間兩頭跑。不僅是戶口遷移,越來越多的政務服務已加入湖北公安便民利民「套餐」。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省公安廳獲悉,全省戶籍、居民身份證、居住證等15類148項業務已全部搬上網,其中全程網辦82項、在線預審22項、事項公開40項,項目覆蓋率、全程網辦率、限時辦結率均位居全國第一。
  • 補辦身份證先辦居住證,如此「方便」民眾? |新京報快評
    ▲三亞12345熱線答覆稱需要先辦理暫住登記憑證,然後才能申請異地補辦身份證。圖片來源南海網  「公安部要求異地補辦身份證需要提供戶口簿或居住證,三亞卻要求必須提供戶口簿及居住證。」1月15日,在海南三亞市工作的一名四川網友不慎將身份證丟失,查知三亞市已開通異地補辦身份證業務,原以為很簡單的事,卻因這「或」與「及」的一字之差,身份證沒補辦成。  「或」和「及」的區別,很多人都清楚。三亞市公安局卻「或」「及」不分,把出具居住證也作為異地補辦身份證的必要前置條件,這顯然跟上面的要求相違。
  • 「放管服」改革讓駕考更便民 - 部門動態 - 廣西南寧市人民政府...
    科目二考試用車均由電腦系統隨機分配,不存在人為因素和對考生有偏見或區別對待;在考試過程中,考生對車況存在質疑時,可申請更換考試用車;對離家較遠的考生,考場免費提供住宿……8月28日,南寧交警支隊在三塘桂駿機動車駕駛人考試蓋達組織開展駕考場地開放日活動,社會義務監督員、媒體記者、考生學員代表參觀了解全過程後,真切感受到了交警部門深化「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後,南寧駕考工作的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