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19-10-17 10:4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在中學語文招教筆試內容中,課程與教學論專題是重點內容之一,因此,為了能夠幫助每位學員更快更好的掌握相關內容,特此整理語文學科相關教法學法,幫助學員系統的學習和掌握這部分內容。
(一)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無意注意和形象思維佔很大的優勢,因此本課教學時充分運用了多媒體的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體驗課文內容,感受課文中的情感,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消除了學生觀察體驗、抽象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
2、情境教學法: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地為學生創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並通過適當的方式把學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才能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在教學本課時,我就通過生動優美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圖片、新奇有趣的動畫演示及多次的角色轉化,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鬆的教學情境,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新知。
3、賞析教學法: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在朗讀中訓練語言文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在朗讀中發展思維,在朗讀中陶冶情感。本課教學就採用了以讀代講法,品詞析句法,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逐漸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處,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4、扣題法。本課課題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說說「她」是誰?「我」是誰?為什麼要用人物的語言作課題?再簡單介紹小女孩、阮恆的情況,用二三句話說清楚這對朋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訓練學生審題和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5、談話法。本課教學,多處採用談話法,導入新課時,為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通過談話營造緊張、危急的氣氛。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自學、討論後,以自由談話的方式匯報自己的學習收穫。使學生對所理解的內容得到及時反饋,在談話中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活躍思維,發揮主動性。
6、合作探究法:在探究中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的開展,展現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培養了學生質疑的能力。
7、朗讀體會法。簡化閱讀教學中的講讀環節,要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在朗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從而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8、閱讀拓展法。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在閱讀文本的同時,補充課外資料,以幫助學生挖掘教材豐富的人文內涵,對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學生受到心靈
的震撼。
9、讀寫結合法。在閱讀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創設情境進行寫話,強化表達能力,升華對買木雕少年的喜愛之情。
10、設境想像法:運用畫面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語言描述情境。學生在心境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受到了美的薰陶。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了發展,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詩人所表達了情感。
11、重點字詞剖析法:這樣設計,意在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紮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在詩中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同進,抓住重點詞句進行挖掘,加大了「學
詩」的密度,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
12、表演法: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鞏固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天真無邪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可謂一舉兩得
(二)學習方法
1、讀書指導法:運用「邊讀邊想」的方法來學習課文。初讀課文,嘗試理解不懂的詞語,提出問題;細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思考理解,體會感情;最後想想學了這篇
課文,在讀書方法上有什麼收穫。
2、思維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句段,由表及裡地深入領會語言文字的內在意蘊。如結合具體詞句體會阮恆獻血時的感情變化時,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詞,再辨析這些詞語的細微差別,討論:阮恆當時的心態怎樣?使學生明白:阮恆從啜泣到嗚咽再哭泣,可以看出阮恆在輸血過程中痛苦、緊張、恐懼的心態,可他沒有中斷輸血,而是在不斷地掩蓋自己,這正是他捨己為人,無私奉獻高尚品格的真實寫照。
3、遷移方法的指導:在指導學習第五自然段後,引導學生結合思考練習2的要求小結出學習方法,再讓學生用這種辦法學習第九、十自然段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頁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