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旅人離開一座城市的時候,選一份花錢不多卻用心良苦的伴手禮,不啻為一種好的選擇。為了找到能代表寧波城市形象的伴手禮,市商務局上月發起首屆寧波伴手禮推選活動。昨日,記者從活動組委會獲悉,延長原本上周日到期的作品徵集時間,到9月25日截止。
    「到17日,我們已經收到81家企業的127件作品,雖然在數量、種類上遠超預期,但伴手禮是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所以我們希望再等一等,徵集到更多能代表寧波的精品。」活動承辦單位——寧波市老字號企業協會會長張空告訴記者。
    伴手禮是出門到外地時,為親友買的禮物,一般是當地的特產、紀念品等,它不需要多麼貴重,但一定是「顏值」爆表,極具城市印記,同時能隨手禮贈。
    鄞州雪菜用白色的封皮包著,「鹹齏」二字瞬間變得高大上;以越窯青瓷瓶盛裝的500毫升楊梅酒;琉璃仿製的天封塔藺草香氛禮盒,點燃古味香薰,仿佛穿越千年……昨日下午,記者在寧波市老字號企業協會目睹了部分參選作品,從這些作品上,可以看到來自市食品工業協會、市老字號企業協會和各區縣(市)推薦的企業花了不少心思,想方設法把寧波傳統文化與現代理念相結合,但在獨特性、實用性、便攜性上有所欠缺。此外,此次推選的作品多為食品類,有些企業甚至將日常售賣的產品拿來參選,從外包裝上也看不出明顯的寧波元素。
    「伴手禮的設計、製作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大部分企業是首次參加,在經驗和技術上尚有不足,導致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製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伴手禮,只是從現有的設計產品中挑選了幾款相對適合的參選。」張空說。
    資金也是困擾部分企業再創作的阻礙之一。鼓樓沿街區企劃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很早就想設計、推出一款集合鼓樓元素的伴手禮,但奈何「囊中羞澀」,這一步至今仍未落實,更別提生產了。
    而更多的企業還沒有認識到伴手禮設計的價值與意義,據相關業內人士介紹,在此次活動動員發動過程中,一些傳統企業故步自封,主動性不強。同時參與面也不夠廣泛,在設計、製作方面具有優勢的本地知名製造業企業沒有參與。(記者孫佳麗張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