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提起飲食,每個國人都非常興奮,因為我們國家具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從古至今,我們對飲食都追求色香味俱全,所以我們做菜的時候常常會用味精或者雞精來進行提鮮,烹飪好的菜餚加入雞精或者味精之後,味道會更好。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區分雞精和味精到底哪裡不一樣,那麼現在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一看這兩種調味品的具體區別吧。
在生活中,很多家庭主婦在煮菜的時候都會放雞精或者是味精,但是很少有人能夠說出雞精和味精有什麼不同,還有很多人認為雞精和味精中的有些成分,如果在過高的溫度下會變成致癌物。
雞精和味精哪一個危害更大?很多人都弄錯了,有一樣是天然調味品
1、味精
味精其實是穀物通過微生物的作用發酵而成的一種調味品,味精中起到主要調味作用的是一種名叫穀氨酸鈉的物質,有很多人認為味精是一種化學品,其實這種說法是大錯特錯的。因為味精是大米、玉米等天然穀物通過微生物發酵而製成的天然調味品,並非是由化學物質合成的,所以說在炒菜的時候適當加入一點味精,對身體是沒有損害的。
2、雞精
其實雞精中的主要成分也是穀氨酸鈉,但是並不是像味精那樣由穀物發酵製成的。一般來說,我們在購買雞精的時候,都會看到雞精的包裝袋上面有一隻雞,廠家想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雞精與雞肉有聯繫。但是研究表明雞精和雞肉除了都有一個「雞」字以外,沒有任何相關之處。雞精中除了含有穀氨酸鈉以外,還添加了食鹽和一些其他調味品,也就是說,雞精的組成成分是比較複雜的,與味精這個天然調味品相比,雞精才是合成的調味品。但是雞精中添加的調味品種類很多,所以雞精的味道常常也會比味精更好。
雞精和味精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嗎?
為什麼常有人說雞精和味精會導致癌症呢?這是因為雞精和味精中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這種物質在120攝氏度下會變成焦穀氨酸鈉。很多人認為焦穀氨酸鈉是一種致癌物,攝入過多會誘使細胞出現癌變。然而,科學研究表明,焦穀氨酸鈉其實並不能導致細胞癌變,所以味精是一種比較安全的調味品。
而且在我們做菜的時候,鍋的溫度並不能達到120攝氏度,加入的雞精和味精也並不能轉變成焦穀氨酸鈉。所以在炒菜的時候,適量的放入雞精或者味精,並不會對我們身體造成損傷。
雖然雞精和味精對人體並沒有什麼損害,但是如果我們有高血壓、高血脂或者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儘量減少雞精和味精這兩種調味品的攝入,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儘快恢復。
結語:即使雞精和味精都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但是在做菜的時候也要適量加入,因為無論什麼調味品加入過多,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只有適量,才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