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吏即是爪牙

2021-02-13 張鳴

酷吏即是爪牙

張鳴

那個朝代,都有酷吏。西漢酷吏裡,最有名的是張湯和杜周。張湯小時候,父親外出,讓他看家。結果回來時發現家裡的肉被老鼠拖走,小張湯由此挨了一頓胖揍。一怒之下,張湯將老鼠用煙燻出活捉,挖開老鼠洞,找到剩餘的肉。然後將「贓物」(餘肉)和老鼠放在一起,開庭審理,並加刑訊。寫了判決書,把老鼠判處死刑,凌遲處死。他老爹見了他的判決書,文辭如老吏斷獄,大驚。由此,自家斷獄的公文就不勞動別個了。

打小就展示出斷獄強烈愛好的張湯,長大之後,自然從這條路上走了上去。從廷尉吏,廷尉,一直爬到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爬了上去的張湯,讓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很是受用。皇帝喜歡點綴點儒學,他決獄就徵求博士的意見。董仲舒以春秋斷獄,就是張湯屢屢求教弄出來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不是尊重董博士,而是討好皇帝。一般來說,皇帝所是,他必是之,所非,必非之。但如果碰到危及皇帝核心利益的案子,即使皇帝有意寬宥,他也不饒。偏偏這樣的廷爭,後來都會得到皇帝的認可。

漢武帝對匈奴大動幹戈,導致海內空虛,貧民流離。宰相束手,但張湯有辦法,鐵鹽官營,國家壟斷,出告緡令,對商人額外徵稅。殺富濟國,無非殺雞取卵,但一時之效,還是有的。但民怨沸騰,張湯千夫所指,人人痛恨。張湯病了,人人拍手稱快,恨其不死,但皇帝卻親自到他家探病,寵信無比。匈奴要求和親,博士狄山認為可以答應。連年用兵已經導致海內空虛,不如和親。但張湯卻罵狄山迂腐無知。狄山反唇相譏,說我固愚忠,但你張湯是詐忠,名曰愛皇帝,實則害皇帝。漢武帝對狄山說,讓你主掌一個邊郡,你能否擋住匈奴?狄山說,不能。一個縣呢?也不能。那一個關隘呢?狄山一想,若再說不能,命該沒了。於是答應說,能。結果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博士,就被派去守關。未幾,腦袋就被匈奴人砍了。

張湯雖然過分,但比起杜周來,還要遜色一點。杜周是張湯的徒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做廷尉,整個按皇帝的意圖辦案,皇帝要怎樣,他就肯定怎樣,絕不走樣。有人質問他,你作為執法者,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皇帝)的意思辦,這是應該的嗎?杜周反問道,三尺法又是從哪兒出來的呢?不就是皇帝的意思嗎?於是杜周辦的詔獄一年達上千起,逮人六七萬。抓人抓多了,抓人的人,就不夠用了。於是,廷尉之吏,增加到十萬餘人。皇帝的直系警察部隊,猛烈擴張,比皇家禁衛軍的人數還多。

酷吏張湯,也是個廉吏,即後世所謂的清官。死的時候,家產不過五百金。安葬時,有棺無槨,跟明朝的海瑞海大人類似。但杜周卻家產豐饒,抓人的時候,看來沒忘了抓錢。不過,所謂的酷吏,無論貪還是廉,都是皇帝的鷹犬,而且是特別兇悍的那種。一個在效忠皇帝時,公而忘私,一個則順便撈點好處。但他們的存在,都是替皇帝咬人的。只要皇帝樂意,哪怕冤獄遍地。像漢武帝這樣的人,外尊儒術,內寵法家,一門心思好大喜功。為了推行他的意志,不能不對嚴刑峻法情有獨鍾,自然,酷吏也就應運而生了。

杜周說的其實不對,帝制時代的法律,固然會體現皇帝的意思,但絕非皇帝說什麼都是法律。法律制定的過程,更多的時候,是法律專家在起作用。而皇帝幹預司法太多,勢必亂法。稍微明白點的皇帝,都知道如果法亂了,離天下亂也就不遠了。所以,一般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直接幹預司法過程。西漢實行的是地方官主掌司法的制度,多數的案件,地方郡太守有終審之權。交給廷尉或者御史臺審理的,只是特殊案件,所謂的詔獄,往往限於謀反等大案。詔獄橫行,不僅中央侵犯了地方的司法權,而且是皇帝加諸地方官之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誰也不知道,這把劍什麼時候落到自己的頭上。

不過,如果人得罪多了,官怨極大之時,皇帝也會拿酷吏的頭來安慰一下眾怒。所以,酷吏,一般都沒什麼好下場。沒好下場的酷吏,卻每個朝代都缺不了。

相關焦點

  • 讀《酷吏列傳》有感
    關於酷吏,最有名的是「請君入甕」這個成語故事。那就閒扯下背後的故事,來段技術分析和邏輯推理。        武媚娘要從中己出,勢必要打破原有利益格局,當然要遭到李唐和遺老的強烈反對,放出酷吏這把刀,打壓反對派,嚇唬騎牆派。總有投機者要賭大,等到東風壓西風、新人勝舊人,那些看形勢、觀風向的一追加,水漲船高,海內一宇,莫敢不從,成為武則天,也就不需要酷吏了。
  • 武則天手下四大酷吏,手段可怕,下場都很悲慘
    武則天在位前後,使用酷吏排除異己,大肆殺害朝臣,興起「酷吏政治」。武則天之所以重用酷吏,其實都是因為政治原因,為的是打擊政敵,鞏固自己的政權。政敵被殺、政局穩定之後,由武則天對酷吏的態度便由重用變成了抑制,酷吏也很快走上了衰亡的道路。我們來看看是哪四大酷吏。一、索元禮(?—691年),唐朝時期的胡人,籍貫不詳,為武則天時酷吏。
  • 兩漢的酷吏到底有多「酷」?
    漢朝酷吏數量眾多,除了著名的張湯、郅都、董宣等,司馬遷在《酷吏列傳》中還提到:「蜀守馮當暴挫,廣漢李貞擅磔人,東郡彌僕鋸項……何足數哉!何足數哉!」漢朝的酷吏形成於西漢初年,發展於文景之時,在武帝時達到頂盛。東漢時又承襲了這一吏治,但數量上卻遠不如西漢,其酷烈程度也有不及。綜觀幾部漢朝史書,史家們對於酷吏的感情可謂既愛又恨。太史公認為,其中廉潔者可作為儀表,汙濁者也可引以為戒,雖行事酷烈但卻與其職守相稱。酷吏雖行事酷烈,但在「太上失德」與「禁暴不止」的年代卻是切合時弊的。
  • 名聲極差、但卻協助西漢走向強盛的酷吏群體
    這個「侍衛」的身份可不一般,他名為郅都,不救妃子算小意思,後來他成了西漢知名酷吏,屠殺豪族、收拾皇親國戚毫不手軟,眾人聞風喪膽,送給他「蒼鷹」的外號;在《史記·酷吏列傳》中,司馬遷也毫不吝嗇的對他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
  • 《原來是這樣》"爪牙"是褒義詞 "作家"是貶義詞
    本周精彩搶先看: 「爪牙」在古代原來是得力助手的意思!當下,我們說「某某的爪牙」那一定是帶著貶義的。人們常用「爪牙」一詞來形容壞人的幫兇、黨羽。然而在古代,「爪牙」卻是一個誇讚人的褒義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在本周的節目裡,華少就要介紹這樣一個典故。韓愈曾在自己的文章《與鳳翔邢尚書書》中寫道:「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
  • 古代的酷吏是什麼樣,他們都是兇惡殘暴之徒嗎?
    要是碰著個兇狠的酷吏,恐怕性命難保。 晚清劉鶚的官場譴責小說《老殘遊記》就妙筆描繪了兩個清如水卻狠如狼的酷吏,只說這個叫玉賢的。他名聲很好,不貪錢,任內還狠狠辦過幾夥盜賊。但玉賢對強盜殘酷,對治下的良民百姓也很殘酷,稍有過錯,甚至是沒有過錯,只是他看不順眼,或者是一句話說得不入他的心,就立時撒籤子拿人。
  • 酷吏的領軍人物被一個新來的扳倒了,還創造了一個成語,請君入甕
    酷吏的領軍人物被一個前來的給扳倒了,還創造了一個成語,請君入甕在武曌想要成為女皇之前可以說是做了大量的事情,其中讓那個時代的人提起都會害怕的就是酷吏,在當年的時候酷吏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冤假錯案,讓整個朝廷都十分的恐慌,他們都害怕有一天酷吏會走到自己的面前
  • 「爪牙」竟是褒義詞?「作家」曾用於諷刺文人
    [摘要]人們常用「爪牙」一詞來形容壞人的幫兇、黨羽。然而在古代,「爪牙」卻是一個誇讚人的褒義詞。當下,我們說「某某的爪牙」那一定是帶著貶義的。人們常用「爪牙」一詞來形容壞人的幫兇、黨羽。然而在古代,「爪牙」卻是一個誇讚人的褒義詞。韓愈曾在自己的文章《與鳳翔邢尚書書》中寫道:「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這句話的含義,就是誇讚邢尚書現在是皇上的得力助手,是國家的城牆和壁壘。那後來「爪牙」又是如何變為貶義詞的呢?答案將在節目中揭曉。
  • 歷史上的酷吏張湯,為什麼有別於後世來俊臣等人,和小時候行為有關
    漢武帝的手下有很多知名的官員,有不少都知道武則天手下的酷吏來俊臣,同樣張湯他也是漢朝的一個知名酷吏。在一本關於酷吏的本書之中也相關於他的記錄。當許多人談及殘忍的酷吏時,他們想到到的是古代殘忍的各色各樣刑具,他們拷打被誣陷的人,以便將他們繩之以法。張湯雖然很嚴苛,但他不會這麼做。
  • 漢初著名酷吏為官公廉,抵禦外辱,卻逼死前太子,得罪當朝太后,最終...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在中國歷史上,酷吏是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角色。在《酷吏列傳》中司馬遷就對酷吏頗有微詞,對重用酷吏的漢武帝也表示不滿。酷吏的存在固然使漢朝政府穩固了局勢,增加了稅收,但是總的來說酷吏用法苛刻嚴酷,很多行徑是不可取的,「法令滋章,盜賊多有」。
  • 他被稱為酷吏的代表,看他辦理的這三場大案,何止是殺人如麻
    但是,有的時候,皇帝卻並不真正的倚重這些儒士們,而是任用一些並不信奉儒家觀念的酷吏來進行殘酷的統治,進而實現君權的樹立。 在古代歷史上,有一個人被稱為酷吏的代表人物,他就是漢武帝時期的廷尉、御史大夫張湯。 這個張湯做了些什麼殘忍的事,會被後世當成酷吏的代表呢?
  • 武則天將自己一手培養的酷吏全部除掉來安撫民心
    武則天將自己一手培養的酷吏全部除掉來安撫民心武則天掌權時期,周興被除掉之後,來俊臣已成為酷吏中的唯一領袖人物。他並不因此而滿足,他獲得權力的欲望在膨脹,甚至冒出了打倒武氏家族以盜國權的罪惡念頭。也許是因為來俊臣急於求成,他在四處收集武承嗣罪狀時不慎走露了風聲,他的手下一個酷吏的小頭目衛遂忠發現了他的陰謀,並立刻將這一消息通報給武承嗣。武氏諸王及太平公主聽到這一消息大吃一驚。來俊臣敢將魔爪伸向武氏家族,這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如果來俊臣先發制人,他們的命運便不容樂觀。重則處死,輕者流放。
  • 酷吏之母:兒子升官後前去探望,結果臨走時說要回家給兒子選墓地
    酷吏,本意為執法無情的官吏,後引申為用殘酷的方法進行審訊、統治的官吏,在奉行嚴刑逼供的中國古代,酷吏很多,其中漢朝和唐朝比較多出名的酷吏。從本質上說,酷吏都是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是因為統治者有對酷吏的需求,才導致酷吏的產生,但是漢朝和唐朝的酷吏有很大不同。
  • 三本時空穿梭文:天下大亂,酷吏當道,律法崩散,牝雞司晨!
    本期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是:三本時空穿梭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三本時空穿梭文:天下大亂,酷吏當道,律法崩散,牝雞司晨!第一本:唐梟內容簡介:梟者,勇而強也!梟者,首領也!武唐年間,天下大亂,酷吏當道,律法崩散,牝雞司晨!
  • 《親愛的客棧》首播差評一片,劉濤變酷吏,不低三下四不是她兄弟
    觀眾的不滿主要集中在劉濤變身酷吏老闆上。大量的「客棧」粉兒認為,前兩季的慢綜藝溫馨風格,讓這一季給毀掉了,一下子變成職場廝殺大戰了——忙了一周,夠累了,想看個溫馨的節目,竟然等來了這個。隨著《親愛的·客棧》第三季的首播,估計黃曉明方面可以長舒一口氣了。早前,黃曉明也因為在《中餐廳》當中作為老闆,過分嚴厲,而遭遇網絡負面差評一片。
  • 錦衣衛:大明皇帝的耳目和爪牙,為何在明亡時不見蹤影
    皇帝的耳目和爪牙——錦衣衛除了檢查百官,錦衣衛還負責收集朝野內外的各種情報,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其成員星羅棋布,散布在民間各處,猶如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四處收集各種情報,供朝廷決策。錦衣衛從不屬於任何組織和個人,只對皇帝一人負責,說白了,錦衣衛就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 民之爪牙,國之鷹犬.你,奈我何?
    予王之爪牙。」《漢書·李廣傳》:「將軍者,國之爪牙也。」《漢書·陳湯傳》:「戰克之將,國之爪牙,不可不重。」]擺事實,講道理。前兩天中國政法大學王湧教授在畢業典禮上用詩歌一般的語言進行了一次充滿激情的戰前思想動員演講。從演講的技巧、內容和水平上來講,這是一次成功的畢業演講——每個世紀的初期,我們都可以聽見這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