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lncRNA有道不盡的話題,特別是近幾年來國內各大單位都湧現出很多的大牛,在lncRNA研究方向上獨樹一幟。下面我們通過中科院生化細胞所陳玲玲的一篇綜述《Research Progress of Long Noncoding RNA in China》看看這些年在lncRNA這個方向出現的大神,看看有沒有你老闆呢?
先看整體趨勢,下圖是lncRNA研究領域全世界和中國的文章發表數量和分數統計結果:
我們看到從1989年到2000年,乃至2001-2005年這段時間裡面,對lncRNA的研究相對比較平靜;對lncRNA的研究從2006年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隨後不管是文章數量還是文章分數都大幅增長;到2015年,全世界一年文章有1302篇,我們就佔到了一半656篇;不過高分文章的比例就顯著減少了,4分以上的文章我們佔到了大約1/3,10分以上的文章我們只佔到大約1/6左右,這也基本反映了我們國家在lncRNA研究領域的現狀:追熱點所以文章多,但高分文章比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另外,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第一篇10分以上的文章出現在2011年,是二軍大孫樹漢教授發表在hepatology上的文章[Long non-coding RNA high expresse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ncRNA-HEIH) facilitates tumor growth through 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Hepatology, 2011],從此以後10分以上高質量文章的數量就開始以指數增長,2015年已經達到了18篇,增速顯著。
下面我們從這篇綜述的作者中科院生化細胞所陳玲玲開始說起,
我們知道在10月26日的Mol Cell刊登了陳玲玲組的一篇文章:「Unusual Processing Generates SPA LncRNAs that Sequester Multiple RNA Binding Proteins」,報導發現了一種新型的RNA轉錄加工產物:SPA及其分子機制。SPA是一種新型的lncRNA,它的5』端為snoRNA,3』端為Poly(A)。文中系統分析了SPA形成機制,分子細胞生物學作用機制並探討了PWS病人中SPA如何發揮作用的,文章的內容我們下次再介紹。
陳玲玲教授主要從事RNA編輯和長非編碼RNA對基因表達調控和幹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制研究。現任上海生命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組長。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這篇綜述中提到的國內lncRNA研究的專家,並根據文章提到的順序和領域進行簡單介紹,看看大牛研究的哪些內容、有什麼樣的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麼?不要眨眼哦,因為您今年寫關於lncRNA的國自然基金項目,很有可能明年就落在他們的手裡呢。
北京大學-湯富酬
湯富酬教授實驗室主要圍繞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研究多能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能性調控的分子機理,特別是表觀遺傳學調控機理,以及相關的原始生殖細胞發育過程中的表觀遺傳學重編程機理。
綜述中介紹了湯富酬教授文章「DNA methylation signatures of 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s in porcine adipose and muscle tissues」所做的工作,團隊通過單細胞測序分別分析了100多個人植入前胚胎和人胚胎幹細胞,共檢測到了8701個lncRNAs,該研究為後期對早期胚胎發育過程lncRNA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二軍大-劉厚奇
劉厚奇教授是第二軍醫大學發育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組織胚胎學教研室主任,開展人幹細胞的分化機制與臨床疾病治療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綜述中介紹了劉厚奇教授文章「Endogenous miRNA sponge lincRNA-RoR regulates Oct4, Nanog, and Sox2 i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 self-renewal. 」所做的工作,團隊發現了在人胚胎幹細胞中,lincRNA-ROR通過吸附miRNAs,保護核心轉錄因子Oct4, Sox2, Nanog避免被miRNAs所抑制,從而保持幹細胞的自我更新。
清華大學-沈曉驊
「973首席科學家」沈曉驊
「We mainly 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 as a cellculture model to characterize epigenetic networks centered on protein-DNA-RNA interactions during ESC differentiation towards different lineages and to understand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s mediated by transcription factors,epigenetic regulators, lncRNAs and RNA-binding proteins in cell-fatedetermination. 」
綜述中介紹了沈曉驊教授文章「Opposing roles for the lncRNA Haunt and its genomic locus in regulating HOXA gene activation during embryonic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所做的工作。團隊闡述了在老鼠胚胎幹細胞分化時,lncRNA-Haunt及其DNA序列調控HOXA基因活性。雖然幹擾Haunt能上調HOXA表達,但切除Haunt基因位點的大段序列則HOXA的表達也下降,且這個結果不能通過表達Haunt進行rescue。這表明Haunt、Haunt的DNA、其轉錄本都參與調控鄰近基因HOXA的表達。
昆明動物所-張亞平
張亞平院士主要從事基因組多樣性研究。近期研究重點是動物基因組進化與適應進化的遺傳機制,家養動物基因組及人工馴化遺傳機制,動物與人的遺傳多樣性等。
綜述中介紹了張亞平院士文章「DNA methylation signatures of long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s in porcine adipose and muscle tissues.」所做的工作。團隊通過分析MeDIP-seq資料庫,對豬脂肪、肌肉組織中的編碼lncRNA和蛋白的DNA甲基化程度進行分析,發現編碼lncRNA的DNA甲基化程度要高。
二軍大-孫樹漢
孫樹漢教授現任「遺傳學」國家重點學科主任、全軍醫學分子遺傳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第二軍醫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醫學遺傳學教研室主任,第二軍醫大學遺傳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方向有臨床遺傳學(出生缺陷發生機制及診治)、醫學遺傳學(複雜性疾病表觀遺傳學調控)、軍事生物工程(重組疫苗理論與應用研究)。
孫教授團隊發現了多條參與HCC發展的lncRNAs,綜述中介紹了孫教授多篇文章的研究成果。比如,文章「Long noncoding RNA high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acilitates tumor growth through 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in humans.」中,lncRNA-HEIH在肝癌中高表達,通過結合EZH2來調控細胞周期,並抑制EZH2調控的大量基因的表達。
二軍大-周偉平
綜述中介紹了周偉平教授文章「Long noncoding RNA associated with microvascular inva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motes angiogenesis and serves as a predicto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poor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after hepatectomy.」所做的工作,周偉平團隊發現了一條lncRNA-MVIH,作為肝臟切除手術後無瘤生存期的標誌物。在HCC中, MVIH能結合PGK1抑制後者分泌,從而抑制腫瘤誘導的血管新生激活機制。
中科院-範祖森
範祖森課題組從事免疫細胞發育分化、腫瘤幹細胞、腫瘤靶標發現與腫瘤個體化治療等領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免疫細胞譜系建立的信號轉導、抗腫瘤免疫機制、腫瘤幹細胞鑑定及幹預機制、腫瘤新靶標的鑑定與腫瘤靶向藥物研發。
綜述中介紹了範祖森教授文章「The long noncoding RNA IncTCF7 promotes self-renewal of human liver cancer stem cells through activation of Wnt signaling. 」所做的工作,範祖森教授團隊發現lncRNA-TCF7能結合SWI/SNF複合物,並且能招募該複合物到TCF7基因的啟動子區,導致TCF7基因激活,增強Wnt信號通路,從而促進肝癌幹細胞自我更新、HCC增殖。
中山大學-宋爾衛
宋爾衛教授主要圍繞乳腺癌等惡性腫瘤轉移開展研究,在非編碼RNA(ncRNA)和腫瘤微環境調控癌細胞可塑性與腫瘤轉移領域取得了系統性的創新成果。
綜述中介紹了宋爾衛教授文章「A cytoplasmic NF-kappa B interacting long noncoding RNA blocks I kappa B phosphorylation and suppress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所做的工作,宋爾衛教授團隊報導了一條在乳腺癌中由NF-kB誘導的lncRNA-NKILA,能通過遮蔽IKB磷酸化修飾位點,阻遏由IKK誘導的IkB磷酸化作用,從而抑制乳腺癌轉移。
文章以前介紹過,點擊查看:
(文章篇)S3E9:lncRNA研究,做到什麼程度才能發Cancer Cell?
中國科技大學-吳緬
吳緬課題組,主要研究方向為p53與腫瘤代謝、 非編碼RNA與腫瘤、ips分子調控機制。
綜述中介紹了吳緬教授文章「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HIF-1 alpha and LincRNA-p21 modulates the Warburg effect.」所做的工作,吳緬教授團隊報導了一條由缺氧誘導的lncRNA-p21。p21能結合HIF-1a、VHL,從而抑制HIF-1a與VHL,使得HIF-1a免於被VHL泛素化降解,從而使得HIF-1a積累,促進腫瘤微環境中的糖酵解作用。
文章以前介紹過,點擊查看:
(文章篇)S3E4:一個LncRNA和基因互相激勵的故事
國科金寫作,lncRNA的機制該怎麼設計?
三軍大-曾春雨
曾春雨教授從事心血管專業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10餘年,主要從事「高血壓、冠心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工作。
綜述中介紹了曾春雨教授文章「LincRNA p21 regulates neointima formatio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atherosclerosis by enhancing p53 activity.」所做的工作,曾春雨團隊發現LincRNA p21通過保護p53蛋白避免受到泛素化連接酶MDM2降解,調節內膜增生、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凋亡和動脈粥樣硬化。
二軍大-王紅陽
綜述中介紹了王紅陽院士文章「Exosome-transmitted lncARSR promotes sunitinib resistance in renal cancer by acting as a competing endogenous RNA.」所做的工作,王院士團隊發現在蘇尼替尼耐藥RCC細胞中,lncARSR通過競爭性結合miR-34、miR-449促進蘇尼替尼耐藥,並能上調AXL、c-MET表達,激活STAT3、AKT、 ERK(存活)通路。另外,激活AKT能誘導FOXO1、FOXO3a磷酸化-降解,其結果導致lncARSR在轉錄上去抑制,從而形成了一個正向反饋迴路。另外,lncARSR可以被包進外泌體中,並且可以由蘇尼替尼耐藥的RCC細胞分泌,傳播耐藥性到受體細胞中。
文章以前介紹過,點擊查看:
(文章篇)S4E04:說了你們又覺得在tree new bee的外泌體
北京協和-林東昕
林東昕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致癌物代謝、DNA修復、細胞周期和凋亡控制、腫瘤免疫等系統的基因遺傳變異與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常見腫瘤發生和發展的關係。
綜述中介紹了林東昕教授文章「Pancreatic cancer risk variant in LINC00673 creates a miR-1231 binding site and interferes with PTPN11 degradation.」所做的工作,林教授團隊發現LNCR00673能增強PTPN11與PPF19結合,從而促進PTPN11泛素化降解。低水平的PTPN11能抑制SRC/ERK促癌信號通路,激活胰腺癌中STAT1依賴的抗腫瘤應答機制。但LNCR00673第四號外顯子rs11655237位置鹼基由G突變為C,結果導致該lncRNA靶向miR-1231,最終lncRNA降解,從而促進胰腺癌腫瘤生長。
文章以前介紹過,點擊查看:
(策略篇)S4E20:一篇22分的NG教你如何設計課題
二軍大-曹雪濤
曹雪濤院士在免疫學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那麼結合從lncRNA角度來看他有哪些發現呢。
綜述中介紹了曹院士文章「The STAT3-binding long noncoding RNA lnc-DC controls human dendritic cell differentiation.」所做的工作,曹院士團隊報導了一條只在人DC細胞中表達的lncRNA-DC,該lncRNA通過直接結合轉錄因子STAT3,調控人DC細胞的分化。該結合作用,保護了STAT3免於被下遊分子結合,從而促進了STAT3第705位酪氨酸磷酸化。
中山大學-曾谷城
曾谷城教授的研究方向為感染性疾病免疫機理。綜述中介紹了曾谷城教授文章「
Long noncoding RNA derived from CD244 signaling epigenetically controls CD8(1) T-cell immune responses in tuberculosis infection. 」所做的工作,曾教授團隊發現在肺結核感染中,lncRNA-CD244作為T細胞免疫應答調控分子,富集EZH2介導infg/tnfa基因位點的H3K27me3,抑制CD8+T 細胞中IFN-c/TNF-a的表達。
中科院-陳吉龍
陳吉龍教授的研究方向為抗病毒免疫、腫瘤免疫與腫瘤生物學。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抗病毒免疫的信號轉導通路與抗病毒的細胞免疫機理;病毒與癌基因誘發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腫瘤發生的信號轉導通路。
綜述中介紹了陳吉龍教授文章「NRAV, a long noncoding RNA, modulates antiviral responses through suppression of 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transcription. 」所做的工作,陳教授團隊在感冒病毒感染的細胞中發現了一條lncRNA-NRAV,NRAV能表觀抑制由幹擾素刺激的基因,促進感冒病毒的複製與毒性。
由於篇幅有限,綜述中介紹的其他大神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綜述下載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hrPHiyK 密碼: kjrp
That's all. Thank you!
請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小張聊科研」。
關注後即可獲取《科研修煉手冊》1.0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