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人喜辣,但辣並不是貴州美食的唯一代名詞。在這場味道與智慧碰撞的多彩貴州美食匯裡,酸甜鹹辣皆亮相,品牌推介才是主場。走進去,主打「高端路線」的美食品牌與熱衷走入尋常百姓家的特色美食相融相匯,共同呈現了這場味蕾上的舌尖之旅。
多彩貴州美食匯美食街
9月20日下午,以「多彩貴州 醉美黔菜」為主題的多彩貴州美食匯活動在盤州山莊西商業街正式對外亮相。此次美食匯是貴州省第十五屆旅發大會文旅扶貧成果展暨特色旅遊商品博覽會下的子活動,也是第十五屆旅發大會中閃耀的一大亮點。5個展館,85家參展商參展,200餘種美食匯聚一堂,成就了這場名副其實的「美食匯」。
盤州美食館盤州火腿盤致體驗中心
「在這裡不吃,下次就要去興義找我了喲。」說這話的正是在特色美食館做展銷的「鄭記代紅灌椒刷把頭」的老闆鄭代紅。這家在興義有著上百年歷史的特色小吃放在幾百公裡外的金彩盤州一樣也很受歡迎。「灌椒刷把頭」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以麵粉、竹筍、雞蛋為原材料,因外表形似「刷把」而得名,味道細嫩鬆散、油而不膩,是老少皆宜的特產美食。「剛開始大家對我們的美食不感興趣,因為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在不斷試吃、觀摩過後,越來越多的人光顧我們店。」小眾美食能在大眾美食匯裡佔有「一席之地」,這對於鄭代紅來說是積極赴旅發大會之約的特別意義。
非遺美食館蒙氏雜醬面
與「灌椒刷把頭」不一樣的是,「亮歡寨酸湯」是許多貴州人耳熟能詳的「大眾美食」。從1984年街邊的無名小店,到1986年的快活林,再到如今的亮歡寨。三十多個春夏秋冬,亮歡寨把酸湯魚越做越好吃,名頭也越叫越響,這股酸鮮清香的滋味,引得省內外遊客紛至沓來。走進省內美食館,身著苗族服飾的潘連妹格外引人注目。「我們去過蘇州、上海等地展銷,我們主打的品牌紅酸湯非常受歡迎。這次來到第十五屆旅發大會真是滿心欣喜,不僅將我們的特色美食推廣出去,也藉此契機得到與其他美食品牌共交流的機會。」貴州亮歡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潘連妹笑言。
特色美食館鄭記代紅灌椒刷把頭
非遺美食館裡的「美食大咖」們都「自成一派」,或是由來已久,或是地域性強,從各個展位裡飄散出來的香氣總令人相見恨晚。周氏絲戀紅湯絲娃娃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絲娃娃的天堂」貴陽,這家加酸湯的「絲娃娃」格外受到當地人的喜愛,這看似簡單的工藝「裹住」了一個家族100年的傳承,味道背後是令人尋味的「煙火歲月」。黔南州苗族非遺蒙式雜醬面也是非遺美食館的一大亮點,「我們家的麵條亮點在雜醬上,這是我家的『獨家秘方』。雜醬澆在手擀麵條上爽滑彈口,特別美味。」 說起自家的面,老闆蒙仕菊臉上滿是驕傲,此外,讓蒙仕菊感到高興的是蒙氏雜醬面被即將上映的電影《我與我的家鄉》收錄,她每天都期待著自家的面在全國的熒幕上出現。
省內美食館亮歡寨酸湯
盤縣火腿作為盤州的特色美食之一,當然也不會缺席在本土舉辦的美食匯。走進盤州美食館,盤州火腿盤致體驗中心的銷售吳星星正滔滔不絕給遊客介紹產品,「六盤水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超過兩百年的製作歷史、中國三大名火腿之一……」從水城縣特別過來尋「火腿」的李明年先生對盤縣火腿味的月餅十分感興趣,「月餅柔軟適中,味道鹹甜有度,好吃。」
六盤水美食館春燕酸湯魚粉
李燕家的春燕酸湯魚粉是六盤水美食館的嘉賓之一。酸湯魚本是黔東南的特色美食,用水城的粉與黔東南的紅酸湯改良便成就了這一美食。李燕研究這碗酸湯魚粉已有數十年,味道鮮美,酸湯辣得開胃,魚肉嫩而不膩,魚肉在酸湯中升騰出的香鮮辣味與水城米粉相互包容,令人回味無窮…… 五個展館,美食各有千秋,這場以「美食」為主題的相遇,帶來了貴州風味,也讓遠道而來的客人與涼都的秋天撞了個滿懷。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向秋樾 吳楷林編輯 胡銳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