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名單。中國人民大學獲得立項59項,其中重點項目9項、一般項目34項、青年項目16項,立項率43.4%。立項數量和立項率均創歷史新高。
學校今年共申報142項,比去年增長7.6%;獲得立項59項,比去年增長37.2%;平均立項率為43.4%,比去年提高10.8個百分點,為全國平均立項率(15.2%)的近3倍,位居全國立項數前10高校首位。自2015年以來,立項率已經連續四年保持在30%以上的較高水平。
從學科方面分析,學校立項的59個項目涉及全部國家社科基金23個學科中的19個,多數學科立項數居全國前列。其中,理論經濟、國際問題研究、社會學、人口學、外國文學立項數居全國高校第一(含並列情況),哲學、新聞學與傳播學、黨史·黨建立項數居全國高校並列第二,統計學立項數並列第三。
從學院立項情況來看,文學院立項10項,排名第一;馬克思主義學院獲得7項,排名第二;經濟學院和社會與人口學院立項6項,並列第三。立項率排名前三位的單位分別是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統計學院和社會與人口學院。
多年來,學校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上不斷推陳出新,力求以高水平的項目管理工作服務保障高水平的項目申報與科學研究。特別是在2018年申報的組織工作中,積極採取學院深度動員、提前啟動預申報、組織學校初評等措施,進一步提高了項目申報規模和申報質量。
隨著哲學社會科學的日益繁榮發展,各科研機構和高校越來越重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競爭,年度項目立項榜也呈現出越來越多元的競爭局面,學校連續多年獨佔立項榜首的局面逐步轉變為高位增長與規律性波動並存。雖然學校國家社科項目(重大項目+年度項目+青年項目)仍居全國首位,但在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上的領先地位已經受到兄弟高校的強勁挑戰。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對學校科研發展、學科建設、團隊培育、成果轉化以及科研管理機制體制的創新都具有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在帶動和支撐學校整體發展方面具有強大的張力。學校將在繼續保持優勢的基礎上,更加關注項目執行效率和精品成果的產出,為雙一流建設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